沂源风云:沂源县无偿献血第一人——胡以山

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也是一位不平凡的人。他以20年无偿献血504次、累计达100800毫升的事迹,成就了名副其实的好人称谓,也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他大爱无疆的好人情怀。

他就是沂源县燕崖镇胡围村普通农民——胡以山。

沂源风云:沂源县无偿献血第一人——胡以山

胡以山第一次接触无偿献血是在1997年,当时35岁的他在南方出差,遇到当地正在大张旗鼓的进行无偿献血的宣传活动,那时候胡以山看到献血二字,心里也暗暗打怵会不会伤身体,但是献血车外排着长长队伍的人群震撼了他,也引发了他的思考,他主动上前询问、了解了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心里随之燃起了一种强烈的愿望,想用自己健康的血液去帮助那些需要的人,在异地他乡,他毫不犹豫的第一次进行了无偿献血。

1998年5月8日,沂源县首次组织无偿献血活动,胡以山得知后当天就到县中心血库献血200毫升,成为全县第一个无偿献血的农民。自此,他一发而不可收,从最初的献“全血”到后来献“成分血”(捐献血小板),从最初的每年献血1至2次到后来的不定时的每年数次,他在无偿献血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沂源风云:沂源县无偿献血第一人——胡以山

为保证献健康血,胡以山戒了烟,每天坚持步行锻炼。他的生活并不富裕,现在和妻子租住在城郊的一所民房里,全家人的生活、赡养父母、儿子上学全靠他做些小生意来支撑,但他却从来没计算过,他每月捐出的价值1700元的血小板合计起来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他已经把献血当成了一种责任,不计付出、无怨无悔。胡以山说:国家的法律规定是六十周岁,我还有五年的献血路,在这五年当中,只要我身体健康允许,我要继续坚持做下去。

在自己无偿献血的同时,胡以山还积极向亲朋好友宣传无偿献血的好处,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他的家人和亲友都先后做了他的坚定支持者,已有20多人进行过无偿献血。

沂源风云:沂源县无偿献血第一人——胡以山

胡以山的博爱之心和义举,不仅仅表现在无偿献血上,从举国赈灾的98年特大洪水、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到四邻友朋长病摊灾、临时急用,他都尽力解囊相助。98年长江大水灾时,他将结婚时做的四件棉衣和妻子连夜赶制的两床崭新被褥及30元钱一起捐给了灾区。四川雅安地震后,他又第一时间到沂源县红十字会捐了200元钱。有一次,当时正在山西做生意的胡以山不走运的遭遇了窃贼,随身的提包被偷走,里面有现金、身份证、账本合同和五本他在不同地区献血的献血证。让人没想到的是,就是那五本献血证让偷包的人也感动了,良心发现的偷窃者第二天一早把包挂在了当地血站的大门上。胡以山说:“第二天早晨,血站通知我去取包。打开一看哎——,什么东西都没少,当时也开玩笑嘛,说还是献血有好处,如果不献血的话这个包永远找不到了。”

沂源风云:沂源县无偿献血第一人——胡以山

如果说无偿献血和乐善好施成就了胡以山好人、善人之举,而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和遗体志愿捐献者,则将胡以山的人生境界推到了极致。2002年,胡以山得知淄博市开展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招募活动后,主动到淄博市中心血站进行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成为沂源县第一个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2012年12月4日,在沂源县红十字会,胡以山和妻子孟凡霞又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上摁下手印,成为了沂源县第一个、也是第一对夫妻遗体(器官)志愿捐献者。

沂源风云:沂源县无偿献血第一人——胡以山

胡以山的爱心和善举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先后被授予“沂源县十大好人”、“沂源县无偿献血奉献奖”、“淄博市无偿献血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荣誉称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