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如花岁月女孩上吊身亡,怎么才能抵挡住悲剧的脚步?

据《成都商报》报道,7月8日早上,失踪了大约12个小时的富顺县代寺镇12岁女孩小兰(化名),在住家附近一邻居家屋外的大树上被发现上吊身亡,警方排除了他杀的可能。

又一个如花岁月女孩上吊身亡,怎么才能抵挡住悲剧的脚步?

看了这则消息,小编心里很痛,不禁回想起亲身见证的三个学生自杀的情景:

2014年,小编所在所在的初级中学,一名家境不错、成绩优异的初二学生,星期日半夜离家,在距家不远的桥上跳下身亡。事后发现,在其几篇日记里都反复重复着一句话:妈妈,您对我的期望值太高了!

2016年,小编所在县一所中心小学,一名五年级学生(男)放学后从教学楼三楼跳下,抢救无效死亡。该学生早已萌生轻生念头,并曾相邀其他学生共同自杀。

2017年,小编所在县的一所初中,一名初二学生(男)下晚自习后在校园里喝敌敌畏自杀身亡。事后家长说,全家人都很爱他,把他看做是家里唯一的希望!

又一个如花岁月女孩上吊身亡,怎么才能抵挡住悲剧的脚步?

四年时间不到,亲眼见证3名如花岁月的中小学学生自杀而死,如烟而逝,觉得十分揪心。我无法去探问那已在黑暗之门内的孩子们,也不敢触碰家长们心中永远的痛。只能默默思考,从学校、家庭、社会等角度,来探寻日益增加的中小学生自杀原因。

这里,小编想通过媒体报道的其他案例,结合专家的分析,归纳出中小学生的自杀成因,奉上专家的建议,盼望能抵挡住悲剧的脚步。

一、中小学生自杀的成因

1.学校因素:

在分数指挥棒下,老师被“成绩指标”压迫,导致教师的压力焦虑症,这种压力最终传导至学生,使他们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师生关系由此被扭曲,不再是教育与被教育,呵护与敬重的关系。师生冲突暴露了中国应试教育中教师爱的严重缺乏,学生成为被辱骂和羞辱的对象。

又一个如花岁月女孩上吊身亡,怎么才能抵挡住悲剧的脚步?

2.家庭因素:

在分数指挥棒下,家长同样作为被压迫者在压迫着学生,在高度压力的应试教育之下,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自身已经充满了压力,在这之上来自家庭的加压稍有不慎就会压垮他们。这种脆弱不是他们先天具有的,而是意志力被外在压力不断消弱而导致的。

家长对孩子成绩的刻意关注会点爆孩子内心的压力。但家庭冲突的面很广,有些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批评触犯到的可能是孩子的自尊、这时孩子的心理状态有可能处于逆反期或厌学状态,为了反抗家长的批评指责,孩子选择自杀更多的是负气而死。

负气之死的逻辑在于:“你不理解我,我很伤心,我现在就死给你看,让你后悔。负气之死打破了爱的平衡,爱是在冲突和矛盾中成长和维持的,爱一旦在亲子之间打破平衡,就会走向反面。负气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可能什么都不顾了。学生负气之死往往是在家庭中家长表达爱的一个环节没有把握好,学生就会因“委屈”或“冤枉”而自杀。

又一个如花岁月女孩上吊身亡,怎么才能抵挡住悲剧的脚步?

3.不堪学习重压:

有专家从对中国中小学生自杀案例的分析后指出,最典型的自杀是长期学习压力导致的瞬间崩溃,自杀的诱因不过是最后一根压死人的稻草。很多时候,一个孩子突然去了,没有人能猜透为什么,没有前兆、没有导火线,突然之间,孩子选择了离开。

繁重的作业要求中小学生集中能量,既要速度又要准确,还不能想放弃就放弃。这是消耗意志力的工作。当中小学生将意志力耗尽在“控制表现、绩效、成绩”时,就难以控制情绪和冲动,因为意志力是有限的。中国孩子的学习任务是超负荷的,这必然引发思维短路、冲动、脆弱。这三者是“自杀”的向导,将中小学生带入死亡。

大多数的中小学生自杀类型都指向教育制度的缺陷,自杀人数最多的“压力主导型”自杀揭示的真相是:不是学生脆弱自杀,而是高度的应试教育催生了学生的脆弱。

当我们查看中小学生自杀案例的时候,我们发现因为“成绩不好”“成绩下滑”导致的自杀不在少数。

在应试教育下只有好的分数才被接纳,分数带来的紧张迷漫在中小学里。分数,只有它才掌握着评判的尺度。在这唯一标尺的压迫下,很多成绩下降的孩子会产生无意义感,以致丧失生存意志。

又一个如花岁月女孩上吊身亡,怎么才能抵挡住悲剧的脚步?

这种教育不看努力的“过程”,只看最后的“结果”。虽然考试并不意味着只要努力就一定取得成绩,然而父母和老师的逻辑是斩钉截铁的:成绩不好就是没有努力……这对许多中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压力,一种绝望,而更绝望的是父母和老师通常所说的逻辑:成绩不好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没有好前途,考不上大学就没有未来。

高考作为中国青年前途的分水岭正在葬送很多人的未来,乃至生命。以高考为唯一和最高学习目标的应试教育到了革新自身的时候了。

4.社会环境因素:

对死亡的无知、生死界限的模糊是中国中小学生自杀的另一种类型。有些孩子的相约自杀不能不引起重视。

死亡对于他们而言,是去到另外一个世界:

虚拟的网络世界营造了一个生死可以来回转换,人死后可以实现时间穿越的神话,仿佛死亡是一个通道,通到一个没有烦恼的世界,只有在那个世界里才能实现自己的心愿。既然生死是相通的,于是对一些中小学生而言,死也就并不可怕,甚至是逃避困难和压力的最好去处。

又一个如花岁月女孩上吊身亡,怎么才能抵挡住悲剧的脚步?

二、专家的建议

既然中小学生的自杀并不是个体单纯的心理脆弱,而是高度的学习压力导致的普遍心理崩溃,根本原因在于高度应试的教育制度,那么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这种因为学业压力而导致的中小学生越来越严重的自杀问题,就需要从制度上做一些根本改变。

首先,将高度单一的唯分数至上的评价体系改革为以个体的能力为核心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的评价。

单一的分数评价只能导致教学注重题海战术、重复训练,不仅普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带来的恶劣后果就是高度的学习压力以及这种压力导致的学生崩溃性自杀。

西方教育制度和教学体系普遍重视对学生个性化和多样性能力的测试,不仅促进了个体的创造力,也带来了普遍的社会和谐,尊重和发展每个个体的个性和多样性丰富了社会整体的知识水平。

其次,回归教育的本质目标。

近三十年来随着中国教育的市场化改革,全社会的教育目标已经异化为一个学生谋生或找到好工作的工具。在这种异化的教育目标下重复训练带来的繁重学习任务已经在戕害中小学生的生命。实际上,无论中西教育自古以来首先是对崇高人性、完满幸福生活的追求,各门学科也是因此而设立。只是为职业作准备而失去了科学精神的知识积累,无助于未来的创造性生活。如果在中小学阶段不能在知识的学习中教会一个人追求广阔的精神生活和终极价值,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我们的教育只能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现代工业的劳动力。

最后,营造爱的教育,在师生关系中杜绝一切语言、身体和精神暴力的发生。

因为应试教育的分数评价体系,导致了对教师以升学率为主的考核指标,反过来教师又成为对学生考核和评价的实施者,压力最终导向学生,既扭曲了师生关系,又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这样一来,教师教书育人的教育功能就蜕化为单一的训练学生提高分数的工具,从而失去了崇高的教育使命。恢复师生之间爱的关系,就是恢复教育的本质目标,培养一个身心灵全面发展的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