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运动员是否用药,真的可以看出来吗?

现在网络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健美就一定要用药”,以至于很多人在看到健美运动员的照片时,都会嗤之以鼻的评判“都是药罐子”。但是,凭空猜测是一件带有恶意伤害的事情,所以很多人宁愿默默的看着不语。

在另一方面,想要从事健美或者是健体比赛从而获取一定收入的人来说,把身体练的越大块精瘦越好。于是,他们会冒非常大的险去做一些非常规的事情,比如服用PEDs(performance-enhancing drugs,提高成绩的药物)。很多内部人士称,PEDs已经成为了健身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健美运动员是否用药,真的可以看出来吗?

在国外,有一个专门用来称呼那些表面上声称自己没有用药但实际上却是药罐子的人为“Fake natty”。有关于Fake natty的讨论,从来都是火药味最浓的一个板块。为了辨别出谁是药健谁是自然训练者,下了一番苦功夫。人们会说,这很简单呀,在他们上台之前弄个尿检一下就ok啦…其实,那些Fake natty已经“学会”了为达到目的而刻意训练“用药”的技巧(或者“做C”),以至于他们在比赛前用常规手段是检测不到的。

而我们常见的一些直观判断模式,比如看肚子看肩膀,而且也引进的比较多的模型,比如“肌肉/骨骼比例”模型、最大肌肉量模型等,虽然看起来可以很好的得知一二,但它们都经不起推敲。

健美运动员是否用药,真的可以看出来吗?

一直以来,FFMI被认为是一个最佳的检测方式。那些口口声声声称自己是自然健美者,一遇到FFMI检测时就慌张,一些质疑者也会拿它作为武器。

FFMI(fat-free mass index),无脂肪质量指数或去脂体重指数,第一次被重视来源于1995年的一个研究:Fat-free mass index in users and nonusers of anabolic-androgenic steroids 合成雄激素使用者和非合成雄激素使用者的无脂肪质量指数(Kouri,1995)。在这个研究中得出了“对大多数自然训练者而言,FFMI指数一般在19,而极限是25”的结论。

FFMI的计算方式是这样的:

根据瘦体重、身高,以及体脂率,计算出 FFMI 的数值:FFMI(身高 1.8 m 以上) = 去脂体重(kg) x 身高(m)的平方FFMI(身高 1.8 m以下) = 上一个公式计算出的 FFMI + 6.1 x (1.8 - 身高)

不过,像BMI一样,FFMI也不能很精确的得出一个人的具体情况,只能作为一项参考。

健美运动员是否用药,真的可以看出来吗?

很多痴迷于FFMI的人,都会把它作为测量一个人是否是自然训练的黄金标准。但它的局限性和逻辑漏洞也很多:

1,个人的训练年龄导致结果有很大的出入。

2,样本数量太少,不适用于现实世界。

3,受试者生物年龄的巨大差异。

4,在研究过程中,没有考虑个体的训练史或训练计划。

5,使用自我报告的方式得出数据的可信度不高

尤其是:绝大部分超过FFMI大于25的人都使用的药物,但FFMI小于25(甚至20)的,并不能说明没有用药。

由于上面的这些原因,FFMI并不能很果断的看出一个人是否用药。如果你基因足够好,可以突破自然训练者的25极限。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FFMI只适用于那些精英健美训练者,对普通人来讲,十分不适用。一般来说,除非体脂率低于12%,否则使用FFMI的方法只会得到一个滑稽和无效的结论。

健美运动员是否用药,真的可以看出来吗?

有些事情,你所见的并不一定为真。但坚持下去的人,也不会太差。但是,如果一个FFMI远超过25的人把十多种无用的补剂塞到你嘴里的时候,还是抱怀疑态度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