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流詩人二十字小詩,何以被人如此推崇,流傳千年而不衰

唐代詩人賈島,因為他的“推敲”典故,而為世人皆知。人們在熟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兩句詩的基礎上,也使《題李凝幽居》一詩廣為流傳。其實,《題李凝幽居》一詩的影響力,遠不如他的另一首五律《憶江上吳處士》。而這兩首詩又比不上他的一首二十字的小詩《尋隱者不遇》影響深遠。《尋隱者不遇》一詩被歷代詩評者高度評價,清代黃叔燦更說它“語意真率,無復人間煙火氣。(《唐詩箋註》)”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此二流詩人二十字小詩,何以被人如此推崇,流傳千年而不衰

松下問童子

此詩首句寫尋者問童子,後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話,詩人採用了寓問於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繪得淋漓盡致。詩中以白雲比隱者的高潔,以蒼松喻隱者的風骨,寫尋訪不遇,愈襯出尋者對隱者的欽慕高仰之情。全詩遣詞通俗清麗,言繁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是一篇難得的言簡意豐之作。

明末清初徐增《而庵說唐詩》中寫道:夫尋隱者不遇,則不遇而已矣,卻把一童子來作波折,妙極!有心尋隱者,何意遇童子,而此童子又恰是所尋隱者之弟子,則隱者可以遇矣。問之,“言師採藥去”,則又可以遇矣……曰“只在此山中”,“此山中”見甚近,“只在”見不往別處,則又可以遇矣。島方喜形於色,童子卻又云:“是便是,但此山中雲深,卒不知其所在,卻往何處去尋?”是隱者終不可遇矣。此詩一遇一不遇,可遇而終不遇,作多少層折!今人每每趁筆直下。古人有云:“筆掃千軍,詞流三峽”,誤盡後賢,此唐已後所以無詩也。

此二流詩人二十字小詩,何以被人如此推崇,流傳千年而不衰

言師採藥去

這是一首抒情詩,卻做到了環境,人物,情節俱全,內容極為豐富,原因就在於詩人獨出心裁地運用了問答體,寓問於答。第一句寫“我”來到“松下”問“童子”,見得“松下”是“隱者”的住處,而“隱者”外出。“尋隱者不遇”的題目已經交待清楚。“隱者” 外出而問其“童子”,必有所問,而這裡把問話省略了,只寫出“童子”的答語:“師採藥去。”從這四個字而可想見問話是“師往何處去”。“我” 專程來“尋隱者”,“隱者”“採藥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來。因而又問童子:“採藥在何處?”這一問詩人也沒有明寫,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辭,把問句隱括在內。最後一句“雲深不知處”,又是童子答覆對方採藥究竟山中何處的問題。明明三番問答,至少須六句方能表達的,賈島採用了以答句包問句的手法,僅用二十字,就將這豐富的內容抒寫殆盡。這也無怪乎有人在此詩後又續寫四句:山前山後問,三番又五次。入山尋隱者,何以告世人?

此二流詩人二十字小詩,何以被人如此推崇,流傳千年而不衰

只在此山中

這首詩的妙處還在於平淡中見深沉,這也是此詩作為抒情詩所體現出來的特點。一般訪友不遇,也就掃興而返了。但這首詩中,一問之後並不罷休,又繼之以二問三問,其言甚繁,而其筆則簡,以簡筆寫繁情,益見其情深與情切。而且這三番答問,逐層深入,表達感情有起有伏。“松下問童子”時,心情輕快,滿懷希望;“言師採藥去”,答非所想,一墜而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線希望;及至最後一答:“雲深不知處”,就惘然若失,無可奈何了。

再者,這首詩從表面看,似乎不著一色,白描無華。但如果仔細體會,就會發現它的描繪非常自然,色彩鮮明,濃淡相宜。鬱郁青松,悠悠白雲,這青與白,這松與雲,它的形象與色調恰和雲山深處的隱者身份相符。詩人未見隱者而見其畫,青翠挺立中隱含無限生機;而後卻見茫茫白雲,深邃杳靄,捉摸無從,令人起秋水伊人無處可尋的浮想。

此二流詩人二十字小詩,何以被人如此推崇,流傳千年而不衰

雲深不知處

同時,作為一首抒情詩,詩中又飽含著詩人的感情。詩中隱者採藥為生,濟世活人,是一個真隱士。所以詩人對他有高山仰止的欽慕之情。詩中白雲顯其高潔,蒼松贊其風骨,寫景中也含有比興之義。惟其如此,欽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悵惘之情了。

由此可見,這短短二十字的一首小詩,言簡意深,含蘊無窮,令人咀嚼不盡,也充分體現了賈島善於“推敲”的特點。想來這應該是此詩備受推崇、流傳千年而不衰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