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你揭祕一場歷時八年的「手」術

“假使熱鐵輪,於我頂上旋。

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以佛教造像為主,儒、道教造像並陳的大足石刻成於一千多年前,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範,被稱為世界石窟藝術史上的巔峰之作和最後豐碑。它是世界文化遺產,更是重慶大足一張最具代表性的魅力名片。

然而與重慶地區高溫高溼天氣對抗一千多年後,這些石刻已經進入高速風化期,多數造像都“病害纏身”,急需修復。

為你揭秘一場歷時八年的“手”術

(千手觀音修復前)

2008年,國家文物局將大足石刻中的代表——千手觀音列為全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作為大足石刻研究院文物保護工程中心主任的陳卉麗,便帶領著她的團隊挑起了修復重任。2015年6月13日,千手觀音修復工作得以完成,八年時間,這尊石刻重煥光彩,而這背後,則書寫下一部關於匠人匠心的故事。

為你揭秘一場歷時八年的“手”術

(千手觀音修復後 羅國家 攝)

修復石刻,是穿越古今,與千年之前的古人進行對話的一份特殊生命體驗,亦是跟自己的人生對話的過程。但是於陳卉麗和她的團隊而言,是一段對文物的敬畏之心與八年漫漫長夜、嚴苛環境的博弈。

這八年裡,陳卉麗和她的團隊幾乎每天都穿著工作服,站在高高的腳手架上。在本週日即將播出的《魅力中國城》第二季第五期節目中,陳卉麗回憶道:“為了適應這個修復工作,我們有的時候是站著,有的時候半蹲著,有的時候還是躺著,一個姿勢就是一整天,由於文物保護環境的限制,我們不能用空調,也不能用烤爐。”

為你揭秘一場歷時八年的“手”術

每一年,他們的手上都會長滿凍瘡,再被蚊蟲叮咬,還要遭受化學試劑對身體的傷害,如此循環往復,但即使條件如何惡劣,他們始終保持著文物修復師應有的安靜與專注。

為你揭秘一場歷時八年的“手”術

大足千手觀音,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最完整的集石質、彩繪、貼金為一體的摩崖石刻造像,由於它的病害十分複雜,這無疑給文物修復師拋出一個巨大的難題。

為你揭秘一場歷時八年的“手”術

千手觀音共有830隻手,殘缺440處,許多手指都需要技術人員加固補型10次以上,830隻手,“病症”各不相同。為了“對症下藥”,陳卉麗和同事們填寫調查表1032張、約35000個數據,手繪病害圖297張,病害矢量圖

335幅,拍攝現狀照片1300餘張,僅她個人就獨立完成了千手觀音造像80隻手、20件法器的修復方案編制、本體修復和修復技術報告編寫。

為你揭秘一場歷時八年的“手”術

狹小的石刻空間裡,他們目光如炬,手握工具,用手術刀和鉗子一點一點地打磨,小心翼翼地呵護著這一塊塊文化瑰寶,清脆的聲音在山間迴盪,歲月如歌,不絕迴響。

為你揭秘一場歷時八年的“手”術

大足千手觀音修復完成,開創了我國大型不可移動文物修復的先河,也成為我國文物保護史中最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為你揭秘一場歷時八年的“手”術

在《魅力中國城》第二季第五期節目中,陳卉麗對文物來了一番深情的表白:“在我心中,它們不是冷冰冰的石頭,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我覺得一個文物修復師,是可以和它們交朋友,用內心和它們對話的,去感知他們的病痛,並且有能力為它們治病,讓它們延年益壽,文物是過去的承載,但是文物修復永遠在路上,我也願為文物修復堅守一生。”

這些大足石刻的修復師們,經歷著日復一日的堅守,忍受著寂寞的滋味,奉獻著無數的時光,只為讓文物曾經的歲月在心中再活一遍。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場修行,每個人都是這場修行中的苦行僧,願我們都能找到值得用一生去堅持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