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琴童是喜还是优?

家有琴童是喜还是优?

小喇叭:刘鸿雁工作室公益一对一微信咨询进行中(首次免费),需要的家长朋友请留意文末的预约二维码。

家有琴童是喜还是优?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逐渐意识艺术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音乐启蒙和学习。孩子看到同学或邻居家小朋友学钢琴,尤其是双手在琴键上弹跳多么欢乐,这个时候孩子和家长都没有看到学钢琴背后的“玄机”。

学习钢琴是一个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过程,当中满布荆棘,但也充满惊喜。学钢琴,考验的不仅是琴童,还有家长的耐心与热情。在开始学钢琴前,大多数父母没有想到,孩子面对每天的练琴的枯燥无力感,甚至还会“拷问”父母,为什么我要学钢琴?为什么我要每天练钢琴?为什么我不能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去户外玩耍而要练琴?孩子似乎忘记当初是自己“头脑一热”,吵着要学钢琴的。这似乎也符合孩子的逻辑,考虑不了那么深远。

那么让孩子学习钢琴之前,家长要做到三思而后行,最好能和琴童家长进行交流取经,也要将学琴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讲给孩子听,而且是个漫长的枯燥的又充满喜悦的过程,需要有毅力的坚持。

那么孩子学钢琴,家长要做到这三件事

1.端正心态

不可以期望值过高,急于求成心,代替太多。如直接帮孩子识谱、标指法等,如此“帮忙”既忽略了孩子基本能力的培养,也形成了孩子懒惰的习惯。

不可以情绪急躁。孩子在学习中难免要遇到障碍,一旦出现一些问题,家长应避免急躁,更不能打骂、惩罚。只要孩子比先前的学习有进步就应当给予充分肯定、表扬。

不可完全撒手不管,听之任之。初学阶段的孩子对手形、识谱等名词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基本上完全靠感觉经验来学习,因此,家长的陪练虽不是最终目的,但家长引导孩子如何听懂老师的要求,领会乐曲的内容和弹奏要点,督促、检查孩子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十分必要。

2.培养孩子独立的学习能力

钢琴是一门技艺性的乐器,要想掌握它,不可能立竿见影,而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劳动要靠极大的耐力、毅力完成。所以,从一开始,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固定每天的练琴时间,实质性成制度化,切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此外,还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识谱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孩子自己突破难点,找出重点,正确分析趋势结构化繁为简,化多为少地有效练琴。

3.帮助孩子建立科学的练琴方法

首先要帮助孩子养成会用脑练琴的习惯,方法老师教,但监督得靠家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找出解决的方法。

另外,培养孩子学会运用听觉练琴。这是提高练琴效的好办法。做到会听,才能找到好与差的区别,找到问题的症结,同时,注意听是提高演奏水平的关键。

再者,引导孩子会举一反三练琴,

始其在练琴过程中,避免出现同样的技术性问题,节约练琴的精力与时间,提高学琴的新鲜感。

这种练琴方法,不但可以渗透到其它的学科学习中,也培养了孩子的坚韧的毅力和品格。“陪练”不仅仅是形而上学的“陪上课、陪练琴”,而是一种综合的能力的引导和培养。

“陪练”的作用发挥的好,不但可以激发孩子学琴的兴趣和能力,还可以对孩子其他学科的课程学习起到有益的辅助作用,相反,若“陪练”不好,则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厌倦练习,其损失恐怕不仅仅是学习本身,而是对学习音乐的兴趣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总之,通过家长一段时间的陪练,孩子形成了良好的习惯,掌握科学的练琴方法,自然就会具备独立学习能力。

孩子不能坚持时应该怎么引导?

1.保持孩子对钢琴的兴趣

开始学习了,也要保持兴趣

。这也是孩子学钢琴的正确步骤,不能忽略的。兴趣是保持学习的最佳动力源泉。练习每一首钢琴曲都需要重复每个句子若干次,甚至需要练习千百次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一天练下来“成果”往往并不显著。这时,孩子们往往“知难而退”。作为家长一定要想办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家长应鼓励孩子们参加各种演出、比赛,如经常在家人面前表演、举行小小家庭音乐会,并适当鼓励甚至小小的奖励,都能够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1.被强制学习不可取

被强制学习的兴趣爱好,会随着孩子的成长开始有了抵抗。就好像很多考出十级钢琴的孩子在拿到证书的那一刻,当着欣喜若狂的父母面,发出来的感慨却是:“我这辈子再也不想碰钢琴!” 试问,我们练琴的初衷又是什么呢?是徜徉音乐美妙的河流里,静静品味生活的乐趣,还是一项令人讨厌和厌恶的一项苦差事?

在为孩子选择兴趣爱好的道路上,作为家长的我们却时时忘记了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转而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2.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学琴

学琴和学习一样,难在动脑思考。丹尼尔 · T· 威林厄姆是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他在《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豆瓣评分9.3)中说到:孩子不喜欢学习,最大的原因是大脑本身很懒惰,它并不擅长思考。

威林厄姆说,大脑不擅长思考,但却非常喜欢挑战,有过程、有反馈的思考,会给它带来愉悦感。

如果把学琴看作一个挑战,那孩子一开始其实是兴奋的。但错音、节奏不稳让枯燥的练习毫无成效,这或许才是琴童没兴趣练琴的根本原因。

孩子天生就是爱学习的,就像呼吸、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然。从发展心理学来说,4-16岁的孩子正是积累大量知识、对学习充满无限兴趣的时候。他们需要大量接触外界,调动所有感官体验,在玩中学习并获得提高。

3.孩子厌烦练琴怎么办?

建议:

1、给孩子安排练琴时间时,家长要巧妙的设计。最好和孩子一起来制定练琴时间表,什么时间练,练多久,征得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在练琴时,就有一种责任感,因为越小的孩子越重视“说话算话”的承诺。

家长也可以利用这个对孩子提出要的求进行教育。千万不要一意孤行,以命令的口吻强求孩子练琴。太过于强求孩子,他当然会产生逆反心理,使孩子产生学琴的恐惧心理。

2、要多表扬孩子的进步。尤其是孩子自觉练琴时,更要大加赞赏,让孩子充满信心和荣耀。

4.孩子学钢琴,家长“图”什么?

最初,父母决定让孩子学钢琴,都是希望孩子多一些对美好事物的体验。但是时间一长,不少家长就会忘了自己的初衷,而是觉得孩子应该要参加一些比赛。那些急于把孩子推上顶峰的家长,如果有机会冷静地重新思考一下,回头看看学琴路上孩子是怎样走过来的,就很容易了解由于错误的引导,导致孩子失去了人生真正应该习得的宝贵经验。

如果孩子在练习中弹错了音,明智的家长不应该当场训斥孩子,而要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讲。父母要不断地激励孩子练习的欲望。假设孩子一弹错就被大人打断,他们的注意力就会从乐曲转移到父母的斥责上。由于生怕弹错,他们就会更小心翼翼地弹琴,这样就会影响音乐感受。

乐桃桃有话说:

在嘈杂的环境中,绝对产生不了安静的孩子。音乐原本是带给人们宁静清澈的心灵,所以孩子在弹奏钢琴时,声量不宜太大,也不要没有节奏地乱弹琴。要让孩子知道,坐在钢琴前要安静,钢琴是优美的乐器。而且,在弹奏钢琴时也要注意,并不是声音越大越好,而是有一定控制的,自然而放松地弹奏。

学习乐器,本身就是一件有乐趣的事。每个音符跳动的节奏,发出的声音,都会激发孩子内心探索的欲望,学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温馨提示:头条号上现有不少家长咨询儿童心理问题,因三言两语无法获取全面信息,也无法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议。刘鸿雁工作室有免费一对一咨询服务,预约请加微信号“lhyxinli”,注明“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