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以房養老」受冷遇,那「存房+養老」可不可以?

關注|“以房養老”受冷遇,那“存房+養老”可不可以?


關注|“以房養老”受冷遇,那“存房+養老”可不可以?


老人將手頭的房子“暫存”銀行,換取長租收益來增加自己的養老錢,他們也可用這筆錢來入住與銀行合作的知名養老機構。

上海申養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與建信養老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建設銀行集團聯手探索“存房+養老”模式,引發眾多市民熱議。

記者走訪獲悉,和“以房養老”模式相比,老人和專家對“存房養老”模式的認可度較高。

用房子“利息”,或對接養老機構

幾天前,“存房+養老”模式對接的首個“安心養老基地”在“濱江瀾悅”長者公寓掛牌,該機構將提供“存房+養老”一站式綜合服務,入住老人可享受高品質的健康管理和智慧社區等多項服務。首位老年客戶當天簽下服務合同。

據瞭解,這位老人先是委託建行集團旗下的上海建信住房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將房子出租 ,並一次性獲得這套房子未來的長租收益,這便是該模式中的“存房”服務。

此後,她再通過“建信養老金”提供的平臺,選擇申養等知名養老運營服務公司旗下的養老機構,並用此前獲得的租金來抵扣相關費用,這便是該模式中的“養老”服務。


關注|“以房養老”受冷遇,那“存房+養老”可不可以?


建信養老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鮑淡如表示 ,“存房”之前,建信住房的專業人員會對房子作現場勘查,並結合地段、房齡、配套設施等因素來評估定價,再簽訂合同和驗收房屋。

“‘存房’租期分1年、3年和5年不等,根據意向,老人可一次性或分期拿到房屋未來的長租收益。拿到這筆錢後,老人既能用這筆錢來改善生活品質,也可選擇入住我們的合作機構。”

不動“產權”,盼解“以房養老”困局 

上述消息一出,與“存房+養老”只有一字之差的“以房養老”也再次被坊間拿來作對比。

對此,鮑淡如表示,與以往由保險機構推出的“以房養老”模式不同。

他分析道:“存房+養老”業務無需作產權轉移和房產抵押,老人只需將房產階段性租賃給金融機構即可,其租期也以中短期為主,未來由房價和房租波動帶來的市場風險也能得到有效控制,國外流行反向抵押養老保險,也就是有房屋完全產權的老年人將其房產抵押給保險公司,並按照約定條件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但中國老百姓還是喜歡作這方面的資產傳承的,這也是我們這個新服務模式的優勢。”


關注|“以房養老”受冷遇,那“存房+養老”可不可以?


與傳統的出租房屋的方式相比,在“存房+養老”模式下,出租後的一系列事項都將由專人負責,領取租金的老人也不必再像房東那樣事事操心。

接受度較高,嚴格監管是關鍵

那麼,普通老人對此模式的接受度如何?

記者在浦東峨山路、花園路和清河路的6個多層住宅或商品房小區隨機採訪了近50位老年居民,他們中絕大多數人對此服務模式表示認同 ,並表示其中“房屋評估值是否理想”是做決定的關鍵。

一位老人說:“主要還是要看他們給的租金收益是高還是低,如果能與我自己出租獲取的收益接近,那還是不錯的。”

也有老人表示,雖然模式聽上去不錯,但也會有些擔心與“大企業”籤合同會遭遇“自己也搞不清楚的霸王條款,最終投訴無門”。


關注|“以房養老”受冷遇,那“存房+養老”可不可以?


上海市老科協財經委副主任樓文泉認為,該服務模式可視為銀行貸款服務的衍生產品,其優勢是能使房屋使用權證券化 ,以此來拓展銀行的服務功能,和時下一部分中介利用客戶房源亂裝修和亂出租的做法相比,相關服務也更易監管。

業內人士則表示,此模式目前仍是一種新生事物,市場的接受度與相關的監管力度仍待考察。

但考慮到提供服務方的國資背景,這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有推行的可能,而其中流程化的監管、相匹配的法規條款以及老人簽約後的後續服務水準與規範化,決定著這一新模式是否具備可持續性。

關注|“以房養老”受冷遇,那“存房+養老”可不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