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個民族,爲何只有漢族沒有穿民族服裝?

56個民族,為何只有漢族沒有穿民族服裝?

我們中國民族是由56個民族組成,其中有55個少數民族,一個漢族。每個少數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帶有民族風情的服飾。但是,你發現了嗎?56個民族中只有我們漢族沒有屬於自己的民族服飾呢!你可能要說小編胡扯了,那不是有漢服嗎?但是,我就想問一句:“你穿過嗎?”

56個民族,為何只有漢族沒有穿民族服裝?

是的,也許你會偶爾看到路上有一兩個很萌的女生穿著漢服,但是畢竟很少吧,而且說句大實話,偶爾你看到穿漢服的小姐姐還會多看幾眼,也許是為看美貌,但不可否認的是也有人是帶著異樣眼光。

所以,為何56個民族,只有我們漢族沒有穿民族服裝呢?

其實漢族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定型了漢服,那個時候的漢服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不用衣釦;而是袖口異常肥大。

56個民族,為何只有漢族沒有穿民族服裝?

關於袖口肥大還曾有過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古時候有一個窮書生,他到當地的一個財主家做客,財主拿出了當時很美味的橘子來招待他。這名書生因為是第一次品嚐到這麼美味的橘子,所以在吃完之後還偷拿了幾個藏在了衣袖裡。當書生要離開向財主作揖的時候,因為忘記藏在袖口裡的袖子,所以在作揖的時候橘子全部滾落在地,一旁的下人都紛紛嘲笑他。面對所有人的嘲笑,書生面不改色的說:“我家老母親從來沒有品嚐過如此美味的橘子,我一個人是在是不敢獨享美味,想要拿幾個回去給我老母嚐嚐。”眾人聽後立馬收起嘲笑,並讚歎書生是十足的孝子。當然,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如今,相信這不會成為一件佳話來讚歎他為“孝子”,相反應該是被當做 “笑子”吧。

56個民族,為何只有漢族沒有穿民族服裝?

漢服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不需要衣釦,所以我們看到的影視劇中人物都是用一根腰帶把衣服給束緊,這樣才能避免袒露胸懷的尷尬局面。穿大袖口的漢族服裝,反應了當時漢人們當時追求悠閒清淨的生活觀。古時候人們還很喜歡觀月賞花、吟詩作對,所以這種寬鬆的衣服看起來也更有文藝氣息了。

56個民族,為何只有漢族沒有穿民族服裝?

革命成功後,孫中山根據日本大學的學生服改造了後來新民族的中山裝,中山裝一經推廣之後便得到了革命黨的喜愛,但是在普通民眾裡面似乎沒有掀起太大的浪花,後來中山裝也並沒有成為我們如今的漢服。

56個民族,為何只有漢族沒有穿民族服裝?

看完以上內容,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評論區給我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