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當今中國社會階層固化現象

表面上看,中國的經濟迅速發展,近幾年走上了進中求穩的道路。但是經濟的流動性加快並不代表社會綜合流動性的加快。以社會階層為例,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們的社會階層固化現象愈發嚴重,“官二代”、“富二代”以及“壟二代”等一系列名詞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一嚴峻現象。瞭解社會階層固化的原因、危害,在此基礎上探討加強社會流動性的舉措,是本文的主旨。

淺論當今中國社會階層固化現象

階層固化、資源分配、體制改革

一個社會的健康發展需要提高社會流動性,減弱上一代人對下一代人的社會地位、經濟水平以及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影響。而當今中國面臨的重大阻礙就是社會階層固化,即社會各階層間的流動性受阻。以至於當今社會上廣為流傳著“讀書無用論”、“工作無用論”的說法。處於社會階層底端的人群,即便是再努力,也很少有能與生來攜帶豐富社會資源的上層人群相對抗。底層人群拼命讀大學之後,依舊會被大城市的一紙房價、一本戶籍嚇到。社會資源牢牢停留在上層群體手中。“富二代”之後會有“富三代”,“官二代”之後會有“官三代”,而“窮二代”們也會固守在自己的位置上,偶爾個別人可以衝破堅實的階層封鎖。但這對於促進社會健康發展來說,其力量微之又微。淺論當今中國社會階層固化現象

網上曾流傳過一段“北大才女劉媛媛4分44秒演講 讓整個世界都沉默”的視頻,視頻中的演講者劉媛媛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寒門貴子”這個話題,出身農村的她,無法從父母身上得到一些助力,僅僅是父母願意供她讀書,她就覺得很幸運了。與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她沒有捷徑、沒有所謂的資源,只能靠自己打拼。劉媛媛的經歷,可以說是當今社會階層固化的一個小縮影。相比於大多數人來說,劉媛媛還是幸運的,她有一無所有但砸鍋賣鐵也支持她上學的父母,她有足夠的努力和勇氣,願意走出“寒門”,與這個世界奮力一搏。而現實是,社會上大多出身寒門的人連這些基本的條件都沒有,他們在“讀書無用論”氛圍中成長、生活,連嘗試改變的慾望都喪失了。當資源牢牢掌握在一類人手中時,那麼這個社會也就失去的發展的動力。我們強調社會流動,那是因為只有在資源流轉中,人人具有危機感,人人擁有前進的方向和希望。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如何能強大發展?淺論當今中國社會階層固化現象

社會階層的存在是合理的社會現象,但像今天這般固化則是畸形的、不合理的。筆者認為,社會階層固化有兩大原因。首先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公,自古代科舉制到今天的高考,變得是形式,不變的是內核。通過考試選拔人才,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相對公平。但是就現代中國來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使得高考的公平性減弱,促進社會流動的功能弱化。2017年高考剛剛落下帷幕,高考話題中引入了不少新鮮事物——共享單車、高鐵等等。這些新鮮事物對城市裡的孩子來說並不陌生,可對農村的孩子來說,這些都是他們從未見過的新鮮事物,他們寒窗苦讀,學習知識,但還是敗在了這些新鮮事物面前。這從側面反映出教育資源分配但不均,大量的農村孩子享有少量的教育資源,這樣不對等的現狀直接導致了他們在社會階層流動中的受阻。再次,戶籍制度影響社會流動。最近熱播的影視劇《歡樂頌》中的安迪和樊勝美就是很好的例子。安迪雖是孤兒,但得到養父母資助,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從美國華爾街歸來的金融人才。本來就吃穿不愁,再加上其親身父親贈予的遺產,自然是處於社會食物鏈的上端。但樊勝美呢?雖然有貌有才,但她受到原生家庭的拖累,不僅得不到家裡的助力,反而深受其害。她一心想在上海擁有自己的一套房子,過自己的生活。但上海的房價又何其高昂?僅僅是想留在上海,紮根立業就是難事,更別提獲得長足發展。

淺論當今中國社會階層固化現象

“治病要除根”,解決當今社會階層固化現狀,理應從根源入手,從制度入手。政府要保證制度公平,加強戶籍制度改革。當前,城市化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最強大的引擎,緊緊抓住這一機遇,就必須把解決好“人”的問題擺在首要位置,從而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以“人”為核心,關鍵在於破除二元戶籍制度的藩籬,讓自由流動成為常態。建立公平的市場機制,將社會資源從社會少數人手中分化出來,保證公平合理。最後,筆者認為,教育資源的分配是重中之重,因為教育直接影響了各階層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保證教育資源的相對公平,讓知識稱為改變人生的力量和社會階層流動的途徑。階層固化是一種顯而易見的發展趨勢,在這種趨勢惡化之前,我們需要及時抓住“剎車閘”。誠然,增加社會流動性並非一時之工,制度改革涉及到多方利益,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需要共同努力,為了自身的前進,更為了社會的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