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這些土生土長的農民車家中有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3 人;省級美協 會 會員 65 人;戶縣農民畫活動 始於50年代中後期,在 40 年的發展過程中,作品已形成明鮮的地特色,以濃郁的生活氣息和特有的民間藝術風格,以樸實強烈富於關中鄉土味而享譽世界。現在作者隊伍已發展到了 2100 多人,骨幹作者 400 餘名,遍及全縣 21 個鎮。這些作者中有年逾花甲的老人,也有初露鋒芒的青年。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會員 30 餘人;陝西省農民畫協會員 110 餘人。作者中有的被選為全國或省市級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有的還出席了全國文代會或全國美術代表大會。 40 年來戶縣農民畫作者們已創作作品 32000 餘件,大量優秀作品在國內各主要城市展出, 530 餘件作品在國內各大美術展覽中獲獎, 460 餘件作品被國家和地方美術館藝術館收藏,國內報紙刊物發表 400 餘件。戶縣農民畫作中有 4300 餘件在美、日、法、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新西蘭、馬來西亞、德國、丹麥、挪威、荷蘭、愛爾蘭、韓國、意大利、香港、臺灣等 53 個國家和地區先後展出,農民畫家中先後 10 人代表戶縣農民畫藝術群體出國訪問,講學和進行藝術交流。有 8 名作者先後在國外舉辦了個人畫展。 1998 年國家文化部正式命名戶縣為“中國現代農民繪畫畫鄉”, 4 名美術幹部 1991 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繪畫畫鄉優秀輔導員”, 1992 年文化部授予戶縣“全國先進文化地區”稱號。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戶縣街道繪製的大型農民畫

一、 1951 年—— 1995 年國內重大活動

1 、年夏收後,戶縣選派皮影美術雕刻藝人王鳳山(男,當時 50 餘歲),出席了咸陽地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代表大會。 10 月 14 日縣上召開首屆文代會,貫徹咸陽會議精神,併成立了文學藝術界領導中心小組,其中美術領導小組組長謝志安、山景明。

2 、 1957 年 7 月戶縣成立了第一個美術領導小組,組長:山景明(已故),領導成員 有謝志安、馬宏智、石楊英、丁濟棠等人,吸收了農民、工人、幹部 40 餘人參加。

3 、 1957 年 10 月,縣文化館在城關地區試辦群從業餘學習班,參加學員 有單春榮 、林龍、黨福壽等 30 餘人,持續了三個月之久,這是戶縣第一個農民業餘美術訓練班。

4 、 1958 年 7 月—— 12 月份,戶縣展開大規模的壁畫宣傳活動;不適應形勢,舉辦大型講座,請美協西安分會畫家修軍來戶縣主講。 8 月,完成了全縣壁畫化任務。 10 月西安美專教師陳士衡來縣搞教改試驗,在縣文化館美術輔導幹部丁濟棠等人的協助下,先後在太平鍊鐵工地和 甘峪 水庫工地舉辦了兩期農民美術訓練班,白天工地勞動,晚上加班學習繪畫技能,培養出戶縣首批農民美術作者 30 餘人。結業後,分別回村創辦農村美術組,繪製壁報、黑板報,舉辦各種美術展覽。縣上專門組織評比,大規模的戶縣農民畫活動,從此興起。據記載當時美術宣傳活動搞得好的村子有 397 個,佔全縣 80% 以上。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5 、 1959 年:( 1 ) 3 月份,戶縣農民畫作品 17 幅參加了由陝西省美協舉辦的“陝西省群從美術展覽”,受到華君武、石魯、趙望雲等美術界領導人的高度評價。由華君武推薦,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宋厚成的《跟著爺爺學技術》和葛正民的《多拉快跑》。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 2 ) 3 月份,西安市文化局、藝術館 舉辦賽 畫會,戶縣代表隊的丁濟棠、楊志賢、葛正民、張智敏、宋厚成五人全部獲獎。作品是《看秋》、《水庫落成》、《多拉快跑》、《坐豆殼》。

( 3 ) 12 月 21 日,戶縣召開全縣作者代表大會,由縣委、縣人委領導主持會議,成立了“戶縣美術工作者協會”,審議了工作報告,通過了協會章程,選舉出了 17 人的理事,吸收批准會員 32 人。名譽主席楊自修(副縣長),主席王生準備(縣委宣傳部長),副主席謝志安(文化館長),常委成客觀存在智、沈振邦、宋厚成、楊志賢等。這個協會是全國第一個以農民為主體的群眾美術團體。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6 、 1960 年春,省文化局副局長、省美協主席趙望雲同志,題寫了“戶縣美術工作者協會”的牌名。此後,省美協的陳嘉詠、張建文等專家經常來戶縣深入基層指導戶縣農民美術活動。秋, 省群眾 藝術館專家曹海水、戴剛毅兩同志深入在玉蟬公社北斑竹園大隊,舉辦美術訓練班。這是 繼甘峪 訓練班之後,又一次成功的培訓學習。培養了一批作者,創作出了不少優秀作品,有的曾在報刊上發表了。此後,省、市、地群眾藝術館的其他專家如 郭 墩、 亢 龍、郭全忠、程徵、高民生等同志也常來戶縣指導群眾美術活動。

戶縣美協成立後的一件大事,是組織美術作者學習毛主席著作,特別是將毛主席的《講話》作為重點。為了學好《講話》,特聘請省美協李梓盛書記,作學習毛主席《講話》的輔導報告。通過這次報告,在全縣掀起了學習毛主席《講話》的高潮。此後每次舉辦訓練班,都要首先學習《講話》,用毛澤東文藝思想武裝作者;每年“五•二三”,都有要開會紀念《講話》,成為制度。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1960 年 12 月份,“戶縣美術工作者協會”在省市文教群英會上受獎,被評為省市文教先進集體。

1963 年:( 1 ) 2 月份,由陝西省美協在西安舉辦了“戶縣美術作品展”,展出的 80 餘幅 農民畫隨陝西省 文化工作隊巡迴全省展出。在涇陽縣展出時,該縣農民詩人牛來成寫詩讚揚說:“農民畫展百花豔、泥土芳香滿西安,糧似糧山棉似海,躍進偉績滿人間。”並由省電臺組稿播出。

( 2 ) 7 月份,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第一次來戶縣,以《今日中國》專題片拍攝了戶縣農民 畫活動 新聞影片。

( 3 ) 7 —— 10 月份,由縣委、縣人委主持開展了全縣性的“三史”展覽比賽(即村史、家史、社史,簡稱為“三史”),各公社、大隊都投入這一活動,各村美術組相繼成立,新作者大量出現,創作出了一大批優秀作品。其中宋厚成的《一件血衣》、劉知貴的《美帝在戶縣的暴行》、趙坤漢的《長工恨》、樊志華的《四代人的命運》、劉志德的《眉塢嶺上紅旗飄》、薛智平的《業餘劇團奪印記》、陳建軍春的《我是怎樣受騙的》等連環畫和單幅畫,被陝西人民文學出版社和陝西省藝術館編輯出版成大幅畫頁。

8 、 1964 後,大規模的戶縣農民 畫活動 在全縣開展, 11 月份新華社發稿向全國內外報道貌岸然了農民畫活動,轉載的刊物有《人民文學》(法文版)《今日中國》(日文版)《對外宣傳》(外文版)等。

秋,日本美術家訪華代表團訪問西安時,戶縣文化館美術輔導幹部在省美協石魯主席畫室接待了日本訪華團,外賓問到陝西美術情況時,石魯同志著重介紹了戶縣農民畫的活動情況,引起了外賓的興趣。

9 、 1965 年:( 1 ) 6 月份,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蔡若虹及華君武 、力群、何融等領導人由陝西省美協負責人陪同,專程到戶縣視察了農民畫活動,並深入到基層農民美術組進行了指導。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 2 ) 10 月份,《人民畫報》第 10 期專題刊登報道了戶縣農民 畫活動 和 13 幅農民畫作品,同時刊登了大量新聞照片(佔該期畫報四整頁)。

( 3 ) 8 —— 10 月份全縣性的農村土電影(幻燈)活動十分活躍,縣文教局舉辦了幻燈表演比賽,其中四個幻燈組獲獎。以農民畫家劉知貴為骨幹的龐光公社 焦西幻燈組出席 了“陝西省農村幻燈宣傳工作先進表彰會”,在西安進行了四場彙報表演,受到省市領導熱情讚揚。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享譽世界的中國農民畫之鄉-戶縣畫鄉


( 4 ) 12 月,戶縣農民畫有四幅作品參加了國家文化部全國總工會、中國美協在北京聯合舉辦的“全國工農業餘美術作品展”。作品有閻建軍興的《遠洋灰杆》,溫志強的《趕製木杈》,薛治平的《飼養室的晚上》,樊志華、葛繼武的組畫《四代人的命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