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朋友圈的90後: 婚姻重在體驗

" 90後還小的時候,吃瓜聽著大夥說 “80後是垮掉的一代。” 摩拳擦掌好幾年,想著萬一有天成真了,自己就要扛起拯救中華民族的大旗。

誰成想,“90後是腦殘的一代” 很快佔據上風。不遠處的80後深藏功與名,搬好板凳,看後人走過自己的來時路。

可90後還沒來得及確認自己是不是真腦殘,就已經分批次地在朋友圈中 “禿了”、“離婚了”、“步入中年了”……

與此同時, 95後選擇脫離組織,自成一派不瞎湊合;00後享受自己的“一個一個夢開出了天窗”,沒空理會叔叔阿姨們的淡淡哀傷。

聚光燈下,90後凝望著大家,“玩兒挺好啊各位”。

婚姻重在體驗


死在朋友圈的90後: 婚姻重在體驗

近30年,中國人的婚姻觀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中山大學婚姻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李寧利教授說:當人們對婚姻不再抱著“白頭偕老”的信念,一紙承諾的約束力就隨之減弱,從而引起離婚率上升。

大趨勢使然,為什麼90後的離婚就要被指責?

年輕人的不將就,常被當做不講究。

“雲親媽”們一邊操心90後已進入晚婚年齡,連累還沒著落的80後情何以堪;一邊又說90後掀起離婚熱潮,潛臺詞是“不負責任”。

一個90後網友說,自己的兒子已經四個月,她卻後悔早結婚。“ 種你無力改變他的心情,比死還讓人難受。

合肥一法院研究室副主任童廣飛說:“相比60、70後到了不得不離才提起訴訟,90後在提起離婚時態度更加‘隨意’,大多不是因財產而起。有的因為沉迷賭博,有的因為家庭暴力,有的是性格無法磨合,還有不一樣的生活追求成了導火索。”

如果說錯誤的結合已註定是悲劇的開端,那忍著不分開,依賴“改邪歸正”的微弱可能,支撐柴米油鹽中瑣碎的寬容與諒解,是不是一場過於殘忍的賭博?

健康的婚姻關係,不會抹殺自我價值的實現。

電影《搜索》中的“闊太”莫小渝,當年放下身段,為愛牽手一窮二白的沈流舒。在婚後幾十年如一日地為他煲粥,深信不疑,這是對愛情的詮釋,更是自己的歸宿。

時過境遷,認清枕邊人已不是那痴情的少年。留下了離婚協議,“重新開始”說得底氣十足。但這顆敢愛敢恨的心中,是否也對曾經的隱忍有一絲後悔?是否也曾心疼自己的犧牲?

死在朋友圈的90後: 婚姻重在體驗

90後看著長輩走過的路,反思那一紙承諾的意義,審視自我存在的價值。想不明白的是,長痛中的隱忍,怎麼就比短痛裡的果敢來得高貴?

離婚不可恥,90後離婚也不值得“炒作”。更何況,很多隻是跟風怒吼“婚姻可怕”的90後,可能大多就沒被丘比特射中過。

注孤生的命就沒必要懼怕婚姻了,想太多要掉頭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