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必考人物——埃里克森

心理學必考人物——埃裡克森

埃裡克森ErikH Erikson(1902.06.15—1994.05.12)是美國精神分析醫生,現代精神分析理論家之—。祖籍丹麥,生於德國法蘭克福。1939年入美國籍。1961年後任哈佛大學人類發展學和精神病學教授。(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張貴川teacher)裡面全是考試資料。

心理學必考人物——埃裡克森

埃裡克森提出人格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把心理的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指出每一階段的特殊社會心理任務;並認為每一階段都有一個特殊矛盾,矛盾的順利解決是人格健康發展的前提。

埃裡克森認為,人格的發展貫穿於個體的一生,整個發展過程可以劃分為八個階段。前五個階段屬於兒童成長和接受教育的時期

(一)第一階段 嬰兒期(0〜1.5歲)(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張貴川teacher)裡面全是考試資料。

嬰兒在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發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二)第二階段 兒童早期(1.5〜3歲)

本階段兒童主要的發展任務是獲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慮 ,體驗著意志的實現。

(三)第三階段 學前期(3〜6、7歲)

本階段兒童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和克服內疚感,體驗著目的的實現,埃裡克森認為,這一階段兒童的活動範圍逐漸超出家庭的圈子,他們想象自己正在扮演成年人的角色,並因能從事成年人的角色和勝任這些活動而體驗一種愉快的情緒。

(四)第四階段 學齡期(6、7〜12歲)

本階段的發展任務是獲得勤奮而克服自卑感,體驗著能力的實觀。

(五)第五階段 青年期(12〜18歲)

本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建立統一感和防止統一混亂,體驗著忠實的實現。這一階段個體開始體會到自我概念問題的困擾,也開始考慮我是誰這一問題,體驗著角色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

(六)第六階段 成年早期(18〜30歲)(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張貴川teacher)裡面全是考試資料。

本階段的發展任務是獲得親密感和筆面孤獨感

,體驗著愛情的實現。

(七)第七階段 成年中期(30〜60歲)

本階段的發展任務是獲得繁殖期和避免停滯感,體現著關懷的實現。

(八)第八階段 成年晚期(60歲以後)

本階段的發展任務是獲得完善和避免失望及厭倦感,體驗著智慧的實現,這一階段個體的發展受前面階段發展的影響極大。

埃裡克森社會化發展理論總結:

心理學必考人物——埃裡克森

社會化發展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張貴川teacher)裡面全是考試資料。

心理學必考人物——埃裡克森

斬妖除魔

1.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論中,“主動對內疚”階段所對應的年齡段是( )。

A.1—3歲 B.3—6歲

C.6—11歲 D.12—18歲

2.在埃裡克森的理論中,如果勤奮進取對自貶自卑的矛盾得以克服,兒童會體驗到( )。

A.能力的實現 B.目的的實現

C.希望的實現 D.意志的實現

3.根據心理學家埃裡克森的觀點,中學生人格發展的主要任務為( )。

A.培養自主性

B.培養主動性

C.培養勤奮感

D.培養自我同一性

4.小明現在10歲,正處於埃裡克森人格發展階段理論的哪個時期?( )。

A.主動對內疚的衝突

B.勤奮對自卑的衝突

C.自主對害羞(或懷疑)的衝突

D.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的衝突

【答案】 BAD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