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叶城到三十里营房,探访360公里道路背后的中国军人

从叶城到三十里营房,探访360公里道路背后的中国军人


从叶城到三十里营房,探访360公里道路背后的中国军人

新藏公路麻扎达坂段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这是韩红歌唱的天路,青藏铁路通车后,火车给西藏雪域高原人民送去了安康。

然而,还有一条天路

它像洁白的哈达一样

蜿蜒地挂在昆仑山脉之间

这就是新藏公路

从叶城到三十里营房,探访360公里道路背后的中国军人

在库地达坂对灾害路段进行整治

新疆叶城县海拔1700米,天路0公里从这里开始,进藏后连接阿里一直延伸至西藏日喀则拉孜县,全程2140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沿途翻越5000米以上高山5座、冰山达坂16个,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年平均气温-9℃。

为探寻它的神秘,9月10日,笔者从天路0公里驱车沿新藏线出发三十里营房,直击“天路”养管现场的武警官兵。

出叶城县100公里外,手机信号全无,从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到巍峨高山,海拔一路飙升,仿佛进入了无人区。

连续翻山,出现在眼前的是犹如巨斧劈过山峰,锋利无比,站在库地达坂放眼望去,沟壑纵横,道路沿山体盘旋而上,从山脚到山顶有上千米的落差。由于地势险峻而得名,当地人称“猴子都翻不过去的山”。

从库地达坂而下,车辆行驶在高山峡谷之间,崎岖的弯道,稍有不慎随时都有坠入山崖的可能。

从叶城到三十里营房,探访360公里道路背后的中国军人

该支队养管的麻扎达坂

前行100多公里,就抵达了麻扎达坂,瞬间气温骤降,大雾笼罩,视野变短,天空突降暴雪,随即降低车速缓缓行驶,前方隐约能听到机械的轰鸣声。

从叶城到三十里营房,探访360公里道路背后的中国军人

冒雪在麻扎达坂进行路基回填

从叶城到三十里营房,探访360公里道路背后的中国军人

在库地达坂对灾害路段进行整治

走上前,武警某部交通三支队官兵正对路基沉陷、路面坑槽、排水渠进行整治,匆忙的身影深深触动了笔者心灵。

从叶城到三十里营房,探访360公里道路背后的中国军人

在库地达坂对回填路基进行平整

从叶城到三十里营房,探访360公里道路背后的中国军人

在新藏线新疆境内日常养护

从叶城到三十里营房,探访360公里道路背后的中国军人

在麻扎达坂修整路容路貌

“指导员,雪下大了,停了再接着干吧!”“还有10米就完成任务了,不然行车环境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笔者话音没落,指挥员贺登富一副不完成使命不罢休的姿态。

从叶城到三十里营房,探访360公里道路背后的中国军人

清理排水渠

挖掘机清理排水渠,装载机运送砂石料,压路机压实路面,人工修整路容路貌……作业现场浓烟滚滚,忙碌不停。

没一会儿功夫,官兵们身上已积上厚厚一层雪,即使现场天气寒冷,但官兵们忙碌的脚步让额头直冒大汗。现场官兵的作装引起了笔者注意,除安全帽外,还戴着面巾和墨镜。带着疑问和好奇跟其中一名战士交流了起来,这才得知原委:由于早晚温差大,且中午时分风沙大,面巾起到保护脸防止受到风沙的侵袭,眼镜是下雪时用,防治出现雪盲。


从叶城到三十里营房,探访360公里道路背后的中国军人

利用机械对道路进行碾压

经过官兵们连续30分钟的奋战,终于实现了道路通行,虽然是泥土和砂石回填的路基,再压路机的碾压下,行驶中也非常平稳。随着车辆缓缓前行,过往司乘人员纷纷向官兵们挥手致敬,对他们的艰苦付出表达了深深谢意。


从叶城到三十里营房,探访360公里道路背后的中国军人

安全警戒

抵达黑卡子达坂已是傍晚,落日的余晖渐渐直照山顶,远行的人都急忙着通过达坂继续往前寻找安顿。放行车辆通过后,身穿反光背心的官兵们又投入工作,各自分工明确,安全员随时观察山体情况,警戒员对作业现场两端交通进行警戒,各救援主战装备操作手纷纷发动机械……

从叶城到三十里营房,探访360公里道路背后的中国军人

一线施工作业

“黑卡子达坂有6公里的路面属于冻土层,每到夏天,就会不同程度沉降,如果不及时进行整治,道路就会出现大面积坑槽,致使车辆无法通行。为高标准完成任务,我们紧密结合当前开展的养护大干活动,充分利用当前有利天气,在大雪封山前对养管路段灾害进行治理。”在一线负责指挥的

武警某部交通三支队养护三中队中队长王霖告诉笔者。

从叶城到三十里营房,探访360公里道路背后的中国军人

在施工一线就餐

从叶城出发到三十里营房,途经的3个达坂都能看到武警某部交通三支队官兵的身影,他们中有17岁的义务兵,有30多岁的警士长,也有40多岁的干部,他们正用无悔青春述说着一个个强军故事,他们的身影就是新藏线的一个个坐标。

在当地,3个达坂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

库地达坂险,犹如鬼门关;

麻扎达坂尖,陡升五千三;

黑卡达坂旋,九十九道弯。

从叶城到三十里营房,探访360公里道路背后的中国军人

在施工一线就餐


氧气吃不饱、

风吹砂石跑、

太阳下面穿棉袄、

夏天睡觉两床被……

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简陋的生活条件,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坚定信念坚守高原、建功高原?是对中国梦、强军梦的孜孜不倦追求,是实现民族团结、边疆社会经济稳定繁荣的愿望。

从叶城到三十里营房,探访360公里道路背后的中国军人

在施工一线就餐


有人说:

在高原躺着就是奉献。


可这群可爱的官兵们喜欢说: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坚守岗位,

用无私的奉献铺就远行的路,

更是值得我们骄傲的。


“苦干不苦熬、苦中有精神、苦中有作为。”该支队养护一大队教导员常艳军说道,这十五个字早已成为了官兵们坚守高原、奉献高原的精神食粮。

从叶城到三十里营房,探访360公里道路背后的中国军人

本期编审:孙利

转发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