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入土」的百歲老人,爲付100元房租費,流浪街頭撿破難


在貴陽街頭,大家常常能看見一位年紀過百的老太太,一個人揹著沉重的廢紙箱行走在貴陽市的大街小巷裡,她負重的前行身影往往深深吸引著過往行人的目光。據悉:老人她孤身一人,無依無靠,幾十年如一日每天都在為生活費和房租費而奔波。

她叫譚孝珍,大字不識,解放前就從四川來到貴陽,在貴陽的幾十年歲月裡,一直孤獨一人,居無定所,她住過橋孔、睡過窩棚、鑽過屋簷和小巷。老人說她已經一百多歲,但她又說沒有戶口本和身份證,很渴望有一個身份證讓人認可她的身份。

這是當日老人從該市文昌南路揹著破紙箱到富水南路廢物回收點時,一路行程總共總耗時40多分鐘,休憩過七次,但每一次她不超過一分鐘。在廢紙回收點,人們看到老人來了,都很熟悉而又熱情地幫助老人抬下廢紙殼箱放在臺稱上,回收點老闆娘一看,不管是50斤還是70斤,都按最高回收價給老人付款。老人拿著當日75斤的錢平靜地說,這些廢紙大部分是用錢買來的,除去成本也沒幾個,頂多換來幾盒方便麵。


每天她老人家奔波在大街小巷中,累了就這樣休息一會,但時間不會長,她深 知時間就是生命、就是金錢,她要充分利用時間去賺錢,以此換來生活費和房租費。

她老人家背的不是破紙箱,而的生存的重擔。無依無靠的她目前在貴陽市新華路翠微巷的一個支巷租住了一間約四五個平米簡易窩棚,擺放一張簡易床位之後空間已無,屋裡幾乎沒有什麼傢俱和用具,老人的棲身之地月租100元,一個季度300元,就這100元往往也拿不出。因此,她就有時流落到街頭了。

在街頭,有時人家問:“老人家,高壽了,還背這麼重東西!”老人往往沒有精力及時回話,在走向路口處停下來放下東西休憩時,才對他人說:100歲了。

由於沒有身份證,老人沒有希望大家能幫助她解決什麼困難,看得出她很堅強,不原意求助於人。她告訴別人,唯一的希望是每次出門後能撿到別人不要的一小塊廢紙殼就是最大的心願,因為大一點的是需要花錢買的。

可能是幾十年老人居無定所的原因;也許是幾十年老人飄移生活的無奈;也許是幾十年老人寄宿都市縫隙的習慣,老人的心情一直十分平靜,並沒有流露出心中的苦澀和不安,相反過得很充實。

她就是這樣的一位老人,日復一日穿行在貴陽的大街小巷中,為月供100元的房租和簡單的生活費用而奔波著流浪著,何時是一個盡頭她自己也不知,一個即將進入工黃土的百歲老人,還這樣操勞,讓人看了眼淚直流。

從老人的精神語氣,可以看到老人她平靜應對生活的心態。常言道,歲月不饒人,隨著老人年歲的增高,她總有一天會走不動、爬不起,那時誰會來照顧她,真心希望大家能多關心象她這樣生活在城市縫隙中的人。沒有身份證,不是她的錯,但我們有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