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收入差距拉大,IT行业起薪最高,超金融成首选!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三产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同时也是吸纳最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产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颇受金融、IT等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青睐。

毕业生收入差距拉大,IT行业起薪最高,超金融成首选!

毕业生收入差距拉大,IT行业起薪最高,超金融成首选!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行业收入差距的变化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比由1990年的1.76∶1上升到2016年的3.64∶1;变异系数由1990年的13.6%上升到2016年的32.74%。

行业收入差距逐渐成为影响居民收入差距最直接、最明显、最重要的因素。

行业收入差距并非短期现象,也并非中国独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从2009年开始关注高校毕业生的行业选择问题,每隔两年就进行一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抽样调查,每次调查的样本量在两万人左右。

课题组使用2009年~2017年的调查数据对高校毕业生行业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了描述分析,并对造成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行业收入差距是否存在扩大趋势?导致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新兴服务业收入最高增幅最大

行业间收入存在差距,新兴服务业(包括 IT和金融业)的收入最高,且收入增幅最大。

课题组的数据显示,2017年,行业之间的起薪存在差异,19个行业按照平均月起薪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为5386元

金融业为5098元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为4834元

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为4648元

房地产为4395元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4165元

采矿业为4077元

文化体育娱乐为3999元

农林牧渔为3938元

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3926元

制造业为3859元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为3822元

教育为3816元

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为3661元

建筑业为3607元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为3496元

居民服务为3334元

批发零售为3255元

住宿餐饮为2854元

课题组分析,2009年~2017年间,每个行业的平均月起薪都有上升,但是上升幅度存在很大差异,其中IT业、金融和房地产等行业的起薪上升幅度较大。

偏垄断性质的行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传统服务业(居民服务、住宿餐饮和批发零售)的起薪上升幅度较小。

毕业生就业首选新兴服务业

在行业间收入存在差距的情况下,毕业生在行业进入上存在优先序,最热衷进入就业量大、收入高的新兴服务业。

课题组分析,2009年~2017年间,金融业就业比例存在明显上升趋势,从2009年的6.3%上升至2015年的15.2%,成为毕业生就业占比最大的行业,2017年略微下降,为12.9%,但仍然稳居第一。进入IT业的平均比例都在10%以上,2015年和2017年的占比都位居第二位。

相比之下,制造业就业比例存在明显下降趋势,从2009年的18.2%下降至2015年的10.4%,6年间下降了7.8个百分点,之后略有上升,升至2017年的11.2%。

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阶段,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就业规模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而毕业生理想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金融和IT业的增长幅度却比较有限。

因此,课题组认为,制造业就业比例的下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行业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课题组的数据显示,2009年~2017年间,最高行业收入和最低行业收入的比值经历了先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先从2009年的2.08下降至最低点——2011年的1.52,然后再上升至2015年的1.89,2017年又降至1.85。

从整体的行业收入基尼系数看,呈现出与行业收入极值比相似的变化趋势,经历了先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从2009年的0.315下降至最低点——2011年的0.268,之后持续上升至2017年的0.310。

从分解的基尼系数看,在2009年~2017年间,组间基尼系数占比在26%~34%之间浮动,组内基尼系数均未超过10%,组间基尼系数约等于组内基尼系数的3倍。

课题组认为,数据表明,高校毕业生的行业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行业间,行业内的差距较小。

金融和IT业毕业生的月起薪显著更高

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只有金融和IT业存在显著的收入溢价。就是说,在控制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部分行业和制造业不存在显著的收入差距,只有选择进入金融和IT业的毕业生的月起薪显著更高。

在逐步控制毕业生的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差异、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和毕业院校)差异以及工作性质差异后,课题组分析,与制造业的起薪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行业只有5个,其中,采矿业、建筑业和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分别比制造业的起薪显著低10.8%、6.3%和13.2%,IT业和金融业的起薪分别比制造业的起薪显著高11.3%和7.3%。

这说明在排除这些变量影响后,大部分行业不存在显著的收入溢价,只有IT和金融这两大新兴服务业例外。

受教育程度和毕业院校是影响不同行业起薪的重要因素

毕业生在行业间的性别、家庭背景、人力资本以及工作性质差异是造成行业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课题组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行业就业的毕业生在个人性别特征、家庭背景、人力资本和工作性质等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均是解释行业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其中,行业间的人力资本特征差异的解释力度最大,即金融和IT业的起薪更高是因为进入这两大行业的的毕业生的学历层次更高或者是院校出身更好。

本文作者: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周丽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岳昌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