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收入差距拉大,IT行業起薪最高,超金融成首選!

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中國的產業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第三產業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同時也是吸納最多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產業,尤其是新興服務業頗受金融、IT等高校畢業生的求職青睞。

畢業生收入差距拉大,IT行業起薪最高,超金融成首選!

畢業生收入差距拉大,IT行業起薪最高,超金融成首選!

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調整帶來了行業收入差距的變化

根據《中國統計年鑑》數據計算,按行業分,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的最高值與最低值之比由1990年的1.76∶1上升到2016年的3.64∶1;變異係數由1990年的13.6%上升到2016年的32.74%。

行業收入差距逐漸成為影響居民收入差距最直接、最明顯、最重要的因素。

行業收入差距並非短期現象,也並非中國獨有。“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課題組(以下簡稱“課題組”)從2009年開始關注高校畢業生的行業選擇問題,每隔兩年就進行一次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抽樣調查,每次調查的樣本量在兩萬人左右。

課題組使用2009年~2017年的調查數據對高校畢業生行業收入差距的現狀和變化趨勢進行了描述分析,並對造成行業間收入差距的原因進行了深入探討:行業收入差距是否存在擴大趨勢?導致行業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新興服務業收入最高增幅最大

行業間收入存在差距,新興服務業(包括 IT和金融業)的收入最高,且收入增幅最大。

課題組的數據顯示,2017年,行業之間的起薪存在差異,19個行業按照平均月起薪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依次為: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為5386元

金融業為5098元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地質勘查為4834元

水利環境公共設施管理為4648元

房地產為4395元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為4165元

採礦業為4077元

文化體育娛樂為3999元

農林牧漁為3938元

電力、煤氣和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為3926元

製造業為3859元

公共管理與社會組織為3822元

教育為3816元

衛生、社會保障與福利為3661元

建築業為3607元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為3496元

居民服務為3334元

批發零售為3255元

住宿餐飲為2854元

課題組分析,2009年~2017年間,每個行業的平均月起薪都有上升,但是上升幅度存在很大差異,其中IT業、金融和房地產等行業的起薪上升幅度較大。

偏壟斷性質的行業(採礦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電力、煤氣和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和傳統服務業(居民服務、住宿餐飲和批發零售)的起薪上升幅度較小。

畢業生就業首選新興服務業

在行業間收入存在差距的情況下,畢業生在行業進入上存在優先序,最熱衷進入就業量大、收入高的新興服務業。

課題組分析,2009年~2017年間,金融業就業比例存在明顯上升趨勢,從2009年的6.3%上升至2015年的15.2%,成為畢業生就業佔比最大的行業,2017年略微下降,為12.9%,但仍然穩居第一。進入IT業的平均比例都在10%以上,2015年和2017年的佔比都位居第二位。

相比之下,製造業就業比例存在明顯下降趨勢,從2009年的18.2%下降至2015年的10.4%,6年間下降了7.8個百分點,之後略有上升,升至2017年的11.2%。

但是我國經濟發展仍處於工業化階段,以製造業為主的第二產業是就業規模增長幅度最大的產業,而畢業生理想中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金融和IT業的增長幅度卻比較有限。

因此,課題組認為,製造業就業比例的下降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行業收入差距呈擴大趨勢

課題組的數據顯示,2009年~2017年間,最高行業收入和最低行業收入的比值經歷了先下降再上升的變化趨勢:先從2009年的2.08下降至最低點——2011年的1.52,然後再上升至2015年的1.89,2017年又降至1.85。

從整體的行業收入基尼係數看,呈現出與行業收入極值比相似的變化趨勢,經歷了先下降再上升的變化趨勢:從2009年的0.315下降至最低點——2011年的0.268,之後持續上升至2017年的0.310。

從分解的基尼係數看,在2009年~2017年間,組間基尼係數佔比在26%~34%之間浮動,組內基尼係數均未超過10%,組間基尼係數約等於組內基尼係數的3倍。

課題組認為,數據表明,高校畢業生的行業收入差距主要體現在行業間,行業內的差距較小。

金融和IT業畢業生的月起薪顯著更高

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只有金融和IT業存在顯著的收入溢價。就是說,在控制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大部分行業和製造業不存在顯著的收入差距,只有選擇進入金融和IT業的畢業生的月起薪顯著更高。

在逐步控制畢業生的個人特徵、家庭背景差異、人力資本(受教育程度和畢業院校)差異以及工作性質差異後,課題組分析,與製造業的起薪存在顯著性差異的行業只有5個,其中,採礦業、建築業和衛生、社會保障與福利分別比製造業的起薪顯著低10.8%、6.3%和13.2%,IT業和金融業的起薪分別比製造業的起薪顯著高11.3%和7.3%。

這說明在排除這些變量影響後,大部分行業不存在顯著的收入溢價,只有IT和金融這兩大新興服務業例外。

受教育程度和畢業院校是影響不同行業起薪的重要因素

畢業生在行業間的性別、家庭背景、人力資本以及工作性質差異是造成行業間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課題組的分析結果表明,在不同行業就業的畢業生在個人性別特徵、家庭背景、人力資本和工作性質等方面存在差異,而這些差異均是解釋行業間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其中,行業間的人力資本特徵差異的解釋力度最大,即金融和IT業的起薪更高是因為進入這兩大行業的的畢業生的學歷層次更高或者是院校出身更好。

本文作者: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博士周麗萍、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嶽昌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