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压”下,小心血压飙升

“重压”下,小心血压飙升

追踪高血压的根源,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饮食不注意,高胆固醇、高脂肪、高盐分的食品吃多了。但是从近年的接诊患者来看,现代高血压患者的最大病因已不再来自饮食,而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断增加的劳累和压力。

谁人无压力

“重压”下,小心血压飙升

据报道,中国工人的生活压力在全世界排首位,而广州、深圳的生活压力在全国排前四位。现在大批的中青年患者加入了“高血压”的大军,不乏知识分子、白领、公务员、记者等人群。

高血压的发病率是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脑力劳动者明显高于体力劳动者,高学历者明显高于低学历者。由此可见生活压力、脑力劳动对人类高血压患病率的重大影响。

01

“后生”高血压越来越多

过去高血压被定为“老年病”。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40岁以上人群,心脏、血管功能逐渐减退和老化,高血压发病率自然就会随着年龄而不断增上升。

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高血压标准中就有“年龄每增加10岁,收缩期血压可以上升10毫米汞柱”的规律性,这种情况曾经被视为“正常”。

“重压”下,小心血压飙升

而现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20岁、30岁、40岁的高血压患者,这种高血压年轻化的现象已经颠覆了以往的标准。中青年患者大量“加盟”,长此以往,中青年人很可能会成为高血压的“主力军”,实在是让人担心。

01

“重压”下血压急剧飙升

笔者接诊过一位在国家安全厅工作的干部,31岁就患上了高血压。特殊的职业,使他常常处于重压之下,紧张、失眠、急躁、口干、大便干等症状接踵而至。到医院一检查,发现血压飙到了180/100毫米汞柱的水平。

后来,经多次测量血压,明确诊断为“高血压”,他当时难以置信:“我才30岁出头,怎么会得高血压这样的老年病呢?”笔者认真询问了他的生活、工作情况后,解释道,如果真想把血压降下来,就赶快请假休息一段时间。

他照办了,休假半个月,待在家里,谢绝所有社交活动,并按时出去散步。休假结束前一天来复诊,果然,血压已在正常范围,查看其血压记录资料,也呈下降、稳定的趋势,而且焦虑、失眠等症状也迎刃而解。

这个案例再次证明,工作压力过大可引起血压急剧升高,而一旦消除这种外界环境对人体身心的“重压”,这些比较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可以不经用药,血压自降。个别病例,必要时用小量降压药,效果就很明显。相反,“重压”持续存在,单纯用药物治疗也是“力不从心”。

01

高血压,越早发现,越易控制

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往往伴随着中风、心脏病、肾脏病等,即靶器官损害。

“重压”下,小心血压飙升

前面已有论述,持续高水平的血压,可缩短寿命数年不等,尤其是血压值越高,这种影响越明显。高血压造成寿命缩短、降低生活质量,与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

如果能有健康意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明显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所以,临床医学家们常说,“降压是硬道理”。临床实践证明,血压发现越早越好治疗。

划重点

中青年患者刚患上高血压时,大多是单纯血压升高,不伴有动脉硬化,也不伴有心、脑、肾、眼的问题,如果治疗及时,完全可以恢复到正常血压状态。

血压升高持续时间越久,对靶器官的损害越大,有时即使血压下来了,但动脉硬化依然在悄悄持续进行,等到出现冠心病、中风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高血压的问题了。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知名中医谈心脑血管养生保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