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广州甩出“王炸” 其他城市该动了

大手笔!广州甩出“王炸” 其他城市该动了


近日,广州政府动作频繁。从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就能看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有关促进投资的政策就有4条。

大手笔!广州甩出“王炸” 其他城市该动了

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前两天广州市政府正式印发《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信息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其中包括多项“重磅”政策:

  1. 重点支持汽车、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NEM(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发展领域,全面实施开放合作、创新引领、“两高四新”(高科技、高成长、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培育等重点工程。
  2. 多维度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如鼓励创新研发,支持企业积极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可按项目总股本的30%给予直接股权投资支持1亿元。同时鼓励支持先进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对企(事)业单位的创新成果转化项目扶持金额支持1亿元。
  3. 为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对价值创新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择优按总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每个园区最高补助金额1亿元。
  4. 对于国家、省或市重大产业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报市政府批准后,出让年限最长不超过50年。对本市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制造业项目,土地出让底价可按所在地土地等别对应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


此次政策的发布反响巨大,广州当真土豪,拿出大手笔积极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也足以窥见广州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规划,欲意成为世界级城市的决心和信心。

大手笔!广州甩出“王炸” 其他城市该动了

2017年中国主要城市GDP排名


2017年,广州GDP首度跻身2万亿大关,交出不错的“成绩单”。然而,当年根据最新GDP核算方式显示,2016年深圳GDP首次超越广州。此后,众人对广州未来经济发展的担忧之声不绝于耳。

大手笔!广州甩出“王炸” 其他城市该动了


事实上,广州早几年已经意识的产业升级问题,也在引进高科技企业,但是产业升级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而深圳在发展伊始,就开始进行了产业升级,目前GDP赶超也不足为奇。相信随着广州加快产业升级、强化科技创新、释放改革开放红利、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举措实施后,广州未来可期。

沉寂许久终蜕变

——实体经济和新经济亮点明显

曾经的广州主要是靠传统经济支撑,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发展传统产业收到了一定冲击,对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广州优化产业布局,传统产业大城的迅速蜕变,广州已逐步构建起国际创新枢纽的经济底层架构。广州GDP虽没能超越深圳,但在新经济领域亮点依旧不少。

在实体经济方面,工业生产加快,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增速为5.8%。实体经济的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今年1-7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8%,从项目看,大项目带动作用显著,完成投资超十亿元的项目共47个,同比增加11个,合计完成投资增长79.4%。

在新经济引领作用增强方面,一是新产业规模扩大,一季度,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0.6%和12.8%。二是新动能加快成长,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如生物医疗、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势良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三是新产品潜力释放。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工业新产品加快产出。

手握王牌怎么打

——大手笔支持高技术发展

2017年3月,广州就发布了战略性新兴蓝图,实施“IAB”计划,即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计划打造若干个千亿产业集群。为此,广州市科创委将推进“三大行动计划”。

  1. 一是
    实施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风投创投中心建设计划,加快设立财政投入50亿元的广州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金投入科技成果产业化及科技企业孵化;
  2. 二是实施中小企业科技信贷行动计划,争取2017年科技信贷融资规模达到100亿元。
  3. 三是实施以新三板挂牌为抓手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行动计划,推动更多科技企业上市融资。


2017年广州招商引资成绩硕果累累,世界500强企业在广州新增109个投资项目,今年前5个月中,广州完成工业投资额达280亿元、技术改造投资额56达亿元,分别增长56.4%和16.0%,其中工业投资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华丽转身换标签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近年来,广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广州制造”向“广州智造”和“广州创造”的华丽转身。富士康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思科智慧城、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南沙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通用电气生物科技园、百济神州、粤芯芯片……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的动工建设,让广州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创新带来的高质量增长,在第一季度经济成绩单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工业投资达到132.10亿元,增长17.5%,增速同比加快3.4个百分点,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源自这些重大创新类项目的辐射带动。

一个城市的实力不仅仅用GDP衡量,应该是综合各方面。实际上,广州已悄悄实现了产业“从旧到新”的深度转型,构建了城市创新经济的底层架构。

相信在广州对新产业的重视和投入下,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广州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其他城市也应当借鉴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进经验,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改革发展当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