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非洲那些事儿(4)冷战结束为何非洲还喜欢中国

从80年代起,中国淡化了意识形态之争,外交以务实为主,对内埋头经济建设,对外减少无偿援助。同时,美苏的全球冷战也进入最后阶段,并在90年代初以苏联的全面崩溃,美国的一家独霸而告终。

中国与非洲那些事儿(4)冷战结束为何非洲还喜欢中国

在美国全球霸权下,中非之间除了一般性的外交活动,更多以民间商贸方式进行。

改革之初的中国,经济实力有限,然而开放发展的成就,依然为非洲国家所羡慕。在战乱频繁、政变不断、经济滑坡的90年代,中国与非洲的交流稳中有升。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发达,国力不断增强,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攀升,成为多极化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富裕起来的中国,需要走出国门,找到更大的市场,获取更多的资源,寻求更广泛的合作小伙伴。

而非洲也乐意得到一个昔日贫穷,如今先富起来的老大哥帮助,带领大家共同富裕。对非洲国家来说,相比西方国家一直以来的“霸气”,中国显得要温和得多。两家一拍即合,很快干柴烈火,蜜里调油。

早在世纪之交,西方还把动乱中的非洲视为“没有希望的大陆”时,中国政府便已积极推动两家的合作。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建立了。10月,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45个非洲国家的高官云集北京,大家平等磋商、扩大共识、增进了解、加强友谊、促进合作,通过了《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两个历史性文件。中非双方决定在21世纪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建立中非合作论坛机制。

中国与非洲那些事儿(4)冷战结束为何非洲还喜欢中国

此后,中非论坛三年一次,不断升温。同时,中国的资本和技术也润物细无声地逐渐进入了非洲。中非贸易从2000年的106亿美元,到2015年高达2000多亿美元;中国帮助非洲建了多条铁路,蒙内铁路、吉布提铁路、安哥拉和尼日利亚的铁路,绵延数千公里,运输交通上实现了“连通”。

中国与非洲那些事儿(4)冷战结束为何非洲还喜欢中国

到2014年,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这一年,中非之间的合作又上新台阶。中国总理李克强提出了中非之间的“三网一化”(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区域航空网及基础设施工业化),并在2015年初签署备忘录,这等于中国帮助非洲,为非洲的现代化打下基础。

同年,李克强又提出了“六大工程”,即中非合作,推进产业、金融、减贫、生态环保、人文交流、和平安全合作等六大类型的项目。其中,产业合作推进中非贸易快速增长,尤其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中国充足的产能投放到非洲欠发达的广阔天地中,同时帮助非洲国家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促进其全面发展。金融合作,中国为非洲提供贷款,并设立中非发展基金,把中国的资本投放到缺钱的非洲,盘活非洲中小企业,解决当地就业。减贫合作,是以中国脱贫致富的先进经验解决非洲贫困问题,尤其以中国农业的力量,帮助土地肥沃而深陷饥荒的非洲摆脱困境。生态合作中,中国帮助非洲摆脱“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保护非洲环境,治理沙漠。人文交流力求建立中非之间的文化互动,为两大人群构建社会情感的桥梁。安全合作则是中国出面化解非洲的国家、种族、宗教矛盾,帮助非洲国家平息战乱,维持和平稳定。

中国与非洲那些事儿(4)冷战结束为何非洲还喜欢中国

这六大工程,不但能解决非洲现在产业落后、没钱、饥荒贫困人口多、生态恶化严重、战乱频繁等症结,而且还将中国独特的文化与非洲交互,从而在21世纪共同发展。

中国不同于英法,总有殖民时代的传统利益需要捍卫。中国也不同于美苏,并不奢求全球霸权,不习惯趾高气扬的指手画脚。

中国希望的,是以一种开放的模式,在友谊互助的基础上共同进步。即使经历了诸多苦难,明天依然充满希望。中国如此,非洲也是如此。

中国与非洲那些事儿(4)冷战结束为何非洲还喜欢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