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上海|潘雲鶴院士:實用機器人應當模擬人的智力而非行爲

“人工智能出現的時候就把機器人作為一個重要領域,但60年的發展使我們認識到機器人的核心是人工智能,去模擬人的機器人往往不如對機器進行自動化智能化的升級來的更加高效。”

9月17日,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高等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潘雲鶴談到,真正實用的機器人是一個自主智能系統,它不是模擬人的行為,而是模擬人的智力。

潘雲鶴的發言圍繞“人工智能2.0”展開。

1956年,人工智能的概念首次在美國提出,70年代以後逐漸形成了7個基本領域——機器定理證明、機器翻譯、專家系統、博弈、模式識別、學習、機器人和智能控制。去年,中國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人工智能未來在7個基本領域以外可能發展的另外5個重要方向,即大數據智能、跨媒體智能、群體智能、混合增強智能、自主智能系統。

為何提出“人工智能2.0”?潘雲鶴總結了其中的原因:

一是因為人工智能正遇到60年沒有遇到的很大的變化。

“可以看到在60年以後,中國出現了大量的新需求,像智能城市,它不是講一個人的智能變化,而是講一個城市如何巧妙運行;智能醫療、智能交通、智能遊戲……這些需求是60年前不曾想到的。”

二是因為我們遇到了一個與60年以前完全不同的智能環境。

“這些環境包括互聯網、移動技術、穿戴設備、環境管理、技術改造、搜索引擎等,在這種環境下人工智能必須做改變,才能充分利用這樣的信息環境做出新的智能行為。”

三是因為我們的目標也有所變化。

“如果講,60年前的人工智能是用計算機去模擬人的智能行為,那麼經過60年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專家已經認識到,機器的智能和人的自然智能是不同的,他們是兩種本質上完全不同的智能。機器的智能在有些方面可以比人更聰明,比如阿法狗,但人的智能在某些方面是機器智能很難替代的,最好的辦法是將兩種融合,變成一個更強大的智能體來為人類服務,這就是人工智能2.0希望能解決的問題。”

潘雲鶴表示,除了這三方面原因外,人工智能走向2.0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這就是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

他指出,世界原來是兩元空間——人類社會空間(H)和物理空間(P),近年來增加了新的空間C(cyberspace)。

“三十年前我們也有很多信息,但所有這些信息都依附於人類,沒有單獨成為一個空間;後來有了互聯網、移動通訊、搜索工具,但這些信息依然依附於人類;走到第三步,我們有了大量傳感器、攝像頭,信息直接來自於物理世界,繞過了人類,我們走向了一個新的時代,這就是大數據時代。大數據如果不走向大知識,對人類的應用就會十分有限。”

信息也在發生巨大變化。

潘雲鶴說,在兩元世界中,人類認識物理空間的所有知識形成了自然科學,人類社會改造物理空間的所有技術形成了工程技術,人類社會認識自身行為的所有知識形成社會科學。現在人類發現,通過信息空間我們可以看到以前看不到的物理世界,通過信息空間我們可以用新的手段來改造物理世界,通過信息空間可以更深刻、清晰看到人類自己新的行為,或者在老的行為中發現新的規律,譬如人類經濟行為的規律,人類倫理行為的規律,因此會出現很多新的計算,這些新計算就是人工智能2.0。

他談到,在信息變化過程中還會出現很多新的通道,不僅對人工智能、對計算機科學,對所有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和社會科學的研究都提供了新的途徑新的方法新的通道,甚至還會出現新的門類。比如城市學的興起,城市是一個複雜系統,它的研究及包涵科學問題也包含工程問題也包含社會科學問題,映射到信息空間後,我們就可能掌握城市變化的整體規律。

當下,人工智能2.0已經出現了一些技術端倪。潘雲鶴認為,大數據智能、群體智能、人體一體化智能、跨媒體智能都已經開始了應用。

他以大渡河水電公司為例。大渡河上有十個水電站,由大渡河水電公司進行,他們佈置了105個水文監測點,匯聚了國家氣象中心、美國國家氣象中心和歐洲天氣預報中心的數據,形成了大數據水電預報系統,精度達到了95%。該公司在兩年前建設的3個水電站實現了統一調度,根據水位平衡、市場需求等自動進行統一調度,增加發電量1.2億千瓦。面對特大洪水,他們運用了大數據智能對各個水電站提前做好預報方案並且實時調控,不僅在洪水中安全無恙,並且做到了大洪水實現大發電,有效增加了發電量3000多萬千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