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機房空調要選擇精密空調而不是普通冷暖空調

為什麼機房空調要選擇精密空調而不是普通冷暖空調

保持溫度和溼度設計條件對於數據機房的平穩運行至關重要。設計條件應在22℃~24℃(72℉~75℉)和35%~50%的相對溼度(R.H.)。與環境條件不合適可能造成損壞一樣,溫度的快速波動也可能會對硬件運行產生負面影響,這就是即便硬件末在處理數據也要使其保持運行狀態的一個原因。

機房環境不適合所造成的問題

如果數據機房的環境不適合,將對數據處理和存儲工作產生負面影響,可能使數據運行出錯、宕機,甚至使系統故障頻繁而徹底關機。

為什麼機房空調要選擇精密空調而不是普通冷暖空調

1.高溫和低溫

高溫、低溫或溫度快速波動都有可能會破壞數據處理並關閉整個系統。溫度波動可能會改變電子芯片和其它板卡元件的電子和物理特性,造成運行出錯或故障。這些問題可能是暫時的,也可能會持續多天。即使是暫時的問題,也可能很難診斷和解決。

2.高溼度

高溼度可能會造成磁帶物理變形、磁盤劃傷、機架結露、紙張粘連、MOS電路擊穿等故障發生。

3.低溼度

低溼度不僅產生靜電,同時還加大了靜電的釋放,此類靜電釋放將會導致系統運行不穩定甚至數據出錯。

區別:

計算機機房對溫度、溼度及潔淨度均有較嚴格的要求,因此,計算機機房專用空調在設計上與傳統的舒適性空調有著很大區別,表現在以下5個方面:

為什麼機房空調要選擇精密空調而不是普通冷暖空調

1.傳統的舒適性空調主要是針對於人員設計,送風量小,送風焓差大,降溫和除溼同時進行;而機房內顯熱量佔全部熱量的90%以上,它包括設備本身發熱、照明發熱量、通過牆壁、天花、窗戶、地板的導熱量,以及陽光輻射熱,通過縫隙的滲透風和新風熱量等。這些發熱量產生的溼量很小,因此採用舒適性空調勢必造成機房內相對溼度過低,而使設備內部電路元器件表面積累靜電,產生放電從而損壞設備、干擾數據傳輸和存儲。同時,由於製冷量的(40%~60%)消耗在除溼上,使得實際冷卻設備的冷量減少很多,大大增加了能量的消耗。

機房專用空調在設計上採用嚴格控制蒸發器內蒸發壓力,增大送風量使蒸發器表面溫度高於空氣**溫度而不除溼,產生的冷量全部用來降溫,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溼量損失(送風量大,送風焓差減小)。

2.舒適性空調風量小,風速低,只能在送風方向局部氣流循環,不能在機房形成整體的氣流循環,機房冷卻不均勻,使得機房內存在區域溫差,送風方向區域溫度低,其他區域溫度高,發熱設備因擺放位置不同而產生局部熱量積累,導致設備過熱損壞。

而機房專用空調送風量大,機房換氣次數高(通常在30~60次/小時),整個機房內能形成整體的氣流循環,使機房內的所有設備均能平均得到冷卻。

3.傳統的舒適性空調,由於送風量小,換氣次數少,機房內空氣不能保證有足夠高的流速將塵埃帶回到過濾器上,而在機房設備內部產生沉積,對設備本身產生不良影響。且一般舒適性空調機組的過濾性能較差,不能滿足計算機的淨化要求。

採用機房專用空調送風量大,空氣循環好,同時因具有專用的空氣過濾器,能及時高效的濾掉空氣中的塵挨,保持機房的潔淨度。

4.因大多數機房內的電子設備均是連續運行的,工作時間長,因此要求機房專用空調在設計上可大負荷常年連續運轉,並要保持極高的可靠性。舒適性空調較難滿足要求,尤其是在冬季,計算機機房因其密封性好而發熱設備又多,仍需空調機組正常製冷工作,此時,一般舒適性空調由於室外冷凝壓力過低已很難正常工作,機房專用空調通過可控的室外冷凝器,仍能正常保證製冷循環工作。

5.機房專用空調一般還配備了專用加溼系統,高效率的除溼系統及電加熱補償系統,通過微處理器,根據各傳感器返饋回來的數據能夠精確的控制機房內的溫度和溼度,而舒適性空調一般不配備加溼系統,只能控制溫度且精度較低,溼度則較難控制,不能滿足機房設備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