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在“打击式教育”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原生家庭是很多人的心头之痛,无数在“打击式教育”中长大的孩子,即便长大成人,也无法抹去童年阴影对自己人生的负面影响。他们无法正常社交,无法自我欣赏,永远觉得自己配不上拥有的一切。

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电影《Lady Bird》(伯德小姐)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高中生伯德小姐想去大城市上大学,母亲二话不说就开始一系列打击:“反正你也考不上”,不断的讽刺挖苦让女孩终于忍受不住,跳车逃离。

整个影片都充斥着主人公和母亲的争吵,母亲对伯德小姐一次次的打击和否定,让孩子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与痛苦中,也将彼此越推越远。

无数在“打击式教育”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母亲不爱女儿吗?不是的,她非常爱。

或许越是爱,越是肆无忌惮。

实际上很多家长都在犯着电影中这位母亲的错,他们把“打击式教育”奉为圭臬,认为这些言语上的刺激可以激发孩子的斗志,帮助孩子成才。

可是他们不知道,这种打击式教育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接受,持续的打击式教育会摧毁孩子的自信。

《伯德小姐》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妈妈,我有时只是希望你能喜欢我。”

“亲爱的,我当然爱你。”

“不,我是问你,你喜欢我吗?”

“我只是希望你能够成为最好的那个你。”

“可如果这已经是最好的我呢?”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像电影中的女孩一样,渴望父母接受一个不完美的自己。

著名的的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说过:“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一生。”

这句话可以说救了无数人,让那些一直在和自己的懦弱自卑苦苦抗争、被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日夜啃噬的人松了一口气。

他们一直都缺这样一个人告诉他们:孩子,有时候不是你的错。这些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对你的教育方式。

无数在“打击式教育”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在中国的教育方式大多数为“打击式教育”。我们不擅长表达,也不擅长表扬,不习惯说“我爱你”,也不经常说“你真棒”。或许在孩子才两三岁的时候你会说“宝宝真聪明,知道要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去”。但是慢慢地孩子长大了,家长觉得过多的赞扬会让孩子盲目骄傲,总是盯着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有多好,却忽略了自己的孩子画画很有天赋。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有一句台词“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每一个人都不应该为自己的出生感到抱歉,无论父母多不喜欢你,社会多不认可你。

打击式教育对于孩子的伤害,并不会因为孩子长大而消除。若干年后,也许你已经忘了因为什么挨打,但是被打时的恐惧和伤痛,却永远记得。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9岁时,父亲娶了继母回家。继母来自于富有的家庭,而当时的他们还是居住在乡下的贫困人家。

父亲向继母介绍卡耐基:“亲爱的,你得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已经让我无可奈何。说不定在明天早晨以前他就会拿石头扔你,或是做出让你完全意想不到的坏事。”继母微笑着走到卡耐基面前,托起他的头认真地看着,然后说:“不,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男孩,而是全郡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男孩。”以前,没有一个人称赞过卡耐基。

就是来自于继母赞美的力量,使卡耐基和继母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继母一直激励着卡耐基发挥他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最终他走向了成功,成为美国的富豪、著名作家和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日后创造出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更是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道路。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最依赖的人,可想而知,来自父母的嘲讽、打击会让孩子的内心受到多大的伤害。虽然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孩子,但是并不是只有打击才能让孩子学会上进,打击反而会让孩子丧失自信心,失去前进的动力,还会给幼小的孩子带来不属于他该承受的心理压力。父母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01

不要在公众场合批评孩子

即使孩子犯了错也要在回家以后再耐心地告诉孩子错在哪里,千万不能急躁地在公众场合就数落孩子,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孩子也是有他们小小的自尊心的,在公众场合批评孩子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性格也会变得害羞、内向。

02

发现孩子的特长或爱好,并耐心培养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家长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时,却不知道别的家长也在羡慕你的孩子独立自主、不用操心。所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家长就要善于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并耐心地培养成孩子的闪光点,你的孩子也会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03

批评后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

孩子犯错了需要批评,但是批评过后家长也要适当地表扬孩子,比如说“虽然你犯了错,但是你勇于承认错误的态度非常值得表扬”。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孩子,他就会以为整件事情都是个错误,即使是那些本该正确的事情孩子也不会再去做了。

无数在“打击式教育”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04

不要故意为难、指责孩子

有时候只是一句玩笑话,可孩子却会当真,而父母是孩子最依赖的人。一个成年人在被父母讽刺后都会感到难过、沮丧,更何况幼小的孩子呢。孩子在被父母长期打击后会变得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导致亲情的淡漠与流失。

05

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思想,即使再小的一件事情也是他们思考的结果,作为家长不能从大人的角度看待孩子那些幼稚、天真的想法,更不能轻易地就否定了他们,这样会对孩子的自信心产生非常大的打击。长期的否定甚至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如别人自信。

06

强调优点比批评缺点更有利于孩子进步

每个人都渴望被赞扬、被肯定。在充满信任、赞赏与鼓励的环境中,人容易受到激励与启发,心态也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所以能做出更好的成绩。相反,在不断被贬低、忽视的环境中,人则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左右,心态较为消极,常常妄自菲薄。

最后,和大家分享梁启超写给孩子信中的两段话,一段是女儿梁思庄因为考了班上16名而沮丧时,写给她。

“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因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级递升的洋孩子们竞争,能在三十七人中考到第十六,真亏你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需用相当努力便好了。”

一段是写给孩子,关于对他们未来的期望。

“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

不居高临下,不咄咄逼人,只是信任,只是鼓励,只是理解。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梁思成9个孩子却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孩子在成长的路上,总会经历一次又一次撕着皮连着肉的阵痛。那些生命里的寒冬需要他们自己一步一步地跨过,没有人可以代劳。

父母能做的,除了永远尊重、鼓励和支持他们,就是放慢脚步给予他们更多的精神滋养。

愿我们都能理解“爱”和“教育”的真正含义,培养眼里有光、内心强大自信的孩子,然后放心看着ta飞远,去拥抱全世界。

公众号:91读好书(ID:jiuyaoduhaosh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