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日常康复中家长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由于脑性瘫痪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日复一日,有耐心地训练,就是所谓的“循序渐进”。各种功能的恢复主要靠在医生和家长的帮助下由患儿自己锻炼。所以,各种动作必须先让患儿适应。脑性瘫痪儿童每一项动作不可能都能由自己来完成,家长必须帮助他们。但是在治疗的同时,很多家长往往很迷茫,不知道改如何帮助孩子更好的进步。西安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小儿脑瘫诊疗中心米伟阳医生针对脑瘫康复中常见的注意事项总结出以下几点,希望能更好的帮助大家。

脑瘫患儿日常康复中家长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 互动中增长能力

在患儿兴致最高时教导患儿。例如在他饿的时候,可以教吃东西,最好结合游戏进行,因为这时候患儿和家长会产生互动。婴儿时期的爱抚、喂养、摸鼻子、接吻等都会对患儿的感官形成有效的刺激,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通过教唱歌、吹气、做鬼脸、藏猫猫等游戏来激发他学习的兴趣。

· 训练的时间一次尽可能不要太长

对患儿进行训练的形式要多样,但是时间不可以太长,因为他的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尽力诱发他的注意力,但是当孩子出现烦躁等情绪的时候就不要强迫他继续。

脑瘫患儿日常康复中家长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 不要有争吵发生

母亲训练指导患儿心情常常是急迫的,恨不得患儿一下就会走、会跑。如果发现患儿不用心、进步慢,常常会不耐烦,训斥、责骂,甚至打患儿。这样做会事与愿违。孩子的大脑毕竟有些缺陷,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让患儿有足够时间去反应。只要他完成一件事情,做好一个动作,我们就要立即给予鼓励。

· 让患儿有成就感

例如用汤匙吃东西,可以抓他的手,帮他握住汤匙,去取食物,拿到他的嘴边,重复几次以后,就可在食物快到他嘴巴之前放手,让患儿自己完成最后的动作,让他有一种自己完成的成就感。

脑瘫患儿日常康复中家长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 患儿消极情绪时,可采取不理睬的态度

例如他拒不吃饭的时候,不要生气,将饭菜拿开,等到下顿饭的时间才给吃,这样他会比你还着急,这并不残忍,比一味的强迫或迁就要仁慈得多。

· 必须有耐心和时间

脑瘫的患儿一定要在家长的耐心指导下,才能学会一点东西,否则他是什么也

学不会的。例如对于四肢瘫的患儿,可以教他点头和摇头表示“是”或“不是”;手不听用时,可以教他用脚来画画,家长要注意挖掘其潜力。

米伟阳医生强调:对于小儿脑瘫患者,许多家长总是可怜孩子,恨不得事事都为孩子做好,面面俱到。实际上,这种方法既无必要,又不利于孩子的训练。但必须强调的是,帮助绝不是代替。如吃饭,有的患儿自己能慢慢吃,但姿势不正确,容易把衣服弄脏,家长只能帮助纠正其不正确的姿势,而不能喂他们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