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患兒日常康復中家長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由於腦性癱瘓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日復一日,有耐心地訓練,就是所謂的“循序漸進”。各種功能的恢復主要靠在醫生和家長的幫助下由患兒自己鍛鍊。所以,各種動作必須先讓患兒適應。腦性癱瘓兒童每一項動作不可能都能由自己來完成,家長必須幫助他們。但是在治療的同時,很多家長往往很迷茫,不知道改如何幫助孩子更好的進步。西安市兒童醫院神經外科小兒腦癱診療中心米偉陽醫生針對腦癱康復中常見的注意事項總結出以下幾點,希望能更好的幫助大家。

腦癱患兒日常康復中家長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互動中增長能力

在患兒興致最高時教導患兒。例如在他餓的時候,可以教吃東西,最好結合遊戲進行,因為這時候患兒和家長會產生互動。嬰兒時期的愛撫、餵養、摸鼻子、接吻等都會對患兒的感官形成有效的刺激,有助於大腦的發育。對於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通過教唱歌、吹氣、做鬼臉、藏貓貓等遊戲來激發他學習的興趣。

· 訓練的時間一次儘可能不要太長

對患兒進行訓練的形式要多樣,但是時間不可以太長,因為他的注意力不容易長時間集中。盡力誘發他的注意力,但是當孩子出現煩躁等情緒的時候就不要強迫他繼續。

腦癱患兒日常康復中家長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不要有爭吵發生

母親訓練指導患兒心情常常是急迫的,恨不得患兒一下就會走、會跑。如果發現患兒不用心、進步慢,常常會不耐煩,訓斥、責罵,甚至打患兒。這樣做會事與願違。孩子的大腦畢竟有些缺陷,我們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讓患兒有足夠時間去反應。只要他完成一件事情,做好一個動作,我們就要立即給予鼓勵。

· 讓患兒有成就感

例如用湯匙吃東西,可以抓他的手,幫他握住湯匙,去取食物,拿到他的嘴邊,重複幾次以後,就可在食物快到他嘴巴之前放手,讓患兒自己完成最後的動作,讓他有一種自己完成的成就感。

腦癱患兒日常康復中家長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患兒消極情緒時,可採取不理睬的態度

例如他拒不吃飯的時候,不要生氣,將飯菜拿開,等到下頓飯的時間才給吃,這樣他會比你還著急,這並不殘忍,比一味的強迫或遷就要仁慈得多。

· 必須有耐心和時間

腦癱的患兒一定要在家長的耐心指導下,才能學會一點東西,否則他是什麼也

學不會的。例如對於四肢癱的患兒,可以教他點頭和搖頭表示“是”或“不是”;手不聽用時,可以教他用腳來畫畫,家長要注意挖掘其潛力。

米偉陽醫生強調:對於小兒腦癱患者,許多家長總是可憐孩子,恨不得事事都為孩子做好,面面俱到。實際上,這種方法既無必要,又不利於孩子的訓練。但必須強調的是,幫助絕不是代替。如吃飯,有的患兒自己能慢慢吃,但姿勢不正確,容易把衣服弄髒,家長只能幫助糾正其不正確的姿勢,而不能喂他們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