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巔綻放脫貧之花

——宣恩縣椿木營鄉產業扶貧決勝整鄉脫貧攻堅側記

通訊員鄭家雲

中秋時節,在宣恩縣椿木營鄉長槽村2組黑灣埡,成片的道地中藥林秧苗,鬱鬱蔥蔥,蒼翠如海,工人們忙著除草、施肥,一片繁忙的景象。“我們這裡的道地中藥材因為是有機種植,含硒元素高,有效成份含量更高,開發前景越來越好。”恩施州中心醫院駐長槽村脫貧尖刀班黑灣埡中藥材苗圃基地負責人徐斌的話裡充滿了希望。

長槽村2組黑灣埡中藥材苗圃基地自今年5月創辦以來,藉助恩施州大力發展富硒特色產業的東風,逐步發展成為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化龍頭企業,擁有優質道地中藥材苗圃基地20畝,發展常規藥材苗圃品種27種。

椿木營鄉天然富硒,200多種道地中藥材產品,10多種無公害蔬菜都飽含“硒”元素。如何立足富硒厚土,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最近4年,椿木營鄉抓住富硒產業飛速發展的風口,以“硒有椿木”鄉域公用品牌為引領,充分挖掘,利用,開發富硒資源,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經濟優勢,把椿木營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的優質農產品基地,通過富硒產業徹底拔“窮根”,栽“富苗”,開“富路”。

產業扶貧有方向

2018年是椿木營鄉整鄉脫貧摘帽之年,須完成1535戶4326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15個村84個組退出任務。

這,就是一場攻城拔賽的拼搏之戰,是一場肩負使命的榮譽之戰,更是一場沒有退路的背水之戰。該鄉脫貧攻堅前線指揮部特別決定將產業興旺作脫貧攻堅的主要陣地,並明確要求“2018年將整合扶貧資金用於產業扶貧,讓全鄉15個村1535戶3435名貧困群眾從中受益。實現穩定脫貧致富。”

4月11日,椿木營鄉脫貧前線指揮部出臺《椿木營鄉2018年產業扶貧實施方案》,明確了今年全鄉將著力打造的“四大板塊”產業扶貧項目:整合資金,重點支持“硒有椿木”品牌建設,做精做優特色農產品系列;重點培育4家帶動能力強的扶貧龍頭企業,每家帶動20戶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脫貧;支持55家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參與產業,每家帶動10戶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脫貧;提質升級道地中藥材、無公害蔬菜、生態畜牧養殖,優質烤煙四大優勢產業示範基地;精準培育農村致富示範戶100戶,每戶帶動5戶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脫貧。

之後,該鄉多次專門召開產業扶貧工作推進會整體部署,進一步明確鄉村各單位部門及市場主體的責任與任務,以便形成全鄉上下齊抓共管的合力。

科學的實施方案,專項扶貧資金的扶持,迅速有力的推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有效拓寬貧困群眾的增收渠道。

富硒資源成為富民資本

據統計,2017年僅“硒有天麻”一項,通過線上線下交易額達36萬元。去年8月20日,在“宣恩高山‘水上運動會’第五屆露營節”活動中,一單斤野生天麻賣出了500元的“天價”,並由此拉開了“硒有椿木”產業精準扶貧工作的序幕……

2013年以來,該鄉立足富硒土壤資源,堅持“富硒富民”,通過開發富硒產品,發展富硒產業,打造富硒品牌,引導村民在“硒”望的田野上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路;一公斤野生天麻600元,一公斤雞瓜黃蓮140元,一枚富硒土雞蛋1.5元,一公斤白三七260元……過去的“大路貨”轉型為“暢銷貨”,椿木營的農產品實現了物以“硒”為貴。

5年裡,富硒產業在椿木營鄉按下“快進鍵”,形成了以烤煙、蔬菜為第一梯隊,以畜牧畜禽產品、道地中藥材為第二梯隊的一批富硒綠色產業,富硒產業基地達到4萬畝,開發富硒農產品20多個,打造了“富硒”土臘肉,“富硒”土雞,“富硒”山羊,“富硒”蔬菜,“富硒”藥材等一系列品牌。

“硒有椿木”這一品牌,已快速成長為高山椿木營的響亮名片,成為引導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帶動整鄉脫貧的核心。2017年全鄉含“硒”字的農村新型經營主體35家,硒產品銷售額佔全鄉農產品銷售額的80%以上,硒產業總產值達1.2億元,提供務工崗位2400多個,助力3000餘人精準脫貧。

下一步,該鄉將繼續以“硒有椿木”品牌為主導,整合相關旅遊文化資源,著力打造“富硒農產品+特色美食+魅力景點+濃郁風情”產業鏈,創建富硒產業園區400個,面積五萬畝以上,力爭實現產值10億元。

築牢產業扶貧陣地

家住長槽村4組的57歲脫貧戶何國雲,是椿木營鄉發展道地中藥材產業的直接受益人。過去,栽種玉米、洋芋是這個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然而高山糧食產量低,收入少,老何家一直比較困難。

2014年,老何籌集資金開發種植七葉一枝花、白三七、黃連等富硒藥材產業的同時,發動本組14戶村民一起打造藥材基地,全組40多名貧困人口從中直接受益。

目前,何國雲引導的全組14戶貧困戶依靠藥材產業開發已全部成功脫貧。

椿木營鄉有藥材留存面積約4萬畝,全鄉各類藥材合作經營組織12家,主要種植有倍子、黃連、白芨、白三七、七葉一枝花、黃金、貝母等20多個品種。目前,該鄉正在實施中藥材產業規模開發計劃。計劃用3年時間,在原有4萬畝的基礎上新增3萬畝,力足藥材產業振興、重現增能巔峰。

事實上,除了藥材和每一個特色產業都成了貧困戶“重拾‘硒’望”的舞臺。截至目前,全鄉蔬菜產業核心區的挖斷山、長槽、甘竹坪、白果坪等村,6個村的建檔立卡510戶貧困戶1700人,種植蔬菜5900畝,人均增收近3000元;全鄉蔬菜種植面積2萬餘畝,產量近200萬噸,每年蔬菜採收調運季節吸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00餘人務工,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市場主體帶動脫貧隊伍

“產業扶貧基地建成後,我們持續每天為社會提供50至80個固定就業崗位。”今年3月初,恩施州魅力硒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確定為椿木營鄉產業扶貧龍頭企業。之後,公司積極探索硒麥草種植產業扶貧帶動途徑,自制幫扶措施,實行產業扶貧“一戶一方案”。

流轉村級集體土地,吸納貧困戶勞務用工,通過培訓提質等形式直接帶動貧困戶成為基地職業農民……多措並舉實施精扶貧的恩施州魅力硒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有效帶動長槽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1戶146人脫貧,戶均增收2萬元。

在椿木營鄉,每一家農業企業都印刻有貧困戶奮鬥的身影。宣恩縣宣浙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種植無公害蔬菜300多畝,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9戶57人,人均增收5000元,宣恩縣恆瑞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創辦藥材示範面積4000畝,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98戶710人,人均年收入超8000元……

“這種‘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模式能有效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使企業和農戶成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利益共同體。”據鄉分管產業扶貧工作負責人夏國志介紹,這一模式變“輸血”為“造血”,成功為貧困戶創造了“家門口就業”、“家門口創業”的平臺,達到了讓貧困戶穩定脫貧致富的長效目標。

椿木營鄉產業扶貧項目契合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發展意願,一大批新型經營主體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主動參與到產業扶貧中來,截至目前,全鄉已培育州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5家,家庭農場20家;與新型農村經營主體建立持續穩定增收利益聯結關係的貧困人口達3800多人,佔總貧困人口的80%。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當下的椿木營,正以無比堅定的信心和決不畏難的勇氣,趟出一條產業快速發展、新型經營主體提質升級和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脫貧協同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