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起冒充公檢法機關實施電信網絡詐騙典型案例

3起冒充公检法机关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案例一

2018年5月17日,反詐中心成功勸阻一起仿冒公檢法詐騙案件,避免當事人經濟損失6.1萬元。

當日14時15分,反詐中心接到預警攔截信息:一名群眾正在受到仿冒公檢法電話詐騙。反詐中心工作人員立即對當事人進行外呼勸阻,但當事人電話一直處於通話狀態,期間撥打勸阻電話20餘次,發送了8條勸阻短信。在不間斷撥打當事人電話近半小時後終於撥通,但由於當事人語言表達能力支吾不清,且有外地口音,無法準確說明自己位置,只知道自己在龍翔街一帶。經查詢龍翔街附近有4家銀行,為保證當事人財產安全,外勤民警立即趕赴現場對龍翔街附近銀行進行查找;值班民警同時通知龍翔派出所出警尋找當事人。15時40分,龍翔派出所民警反饋在龍翔街2號發現當事人,中心民警立即前往與之匯合。

經瞭解得知,當事人郭某,88歲,12時許接到+881********32來電,對方自稱是雲南省通信管理局的工作人員,稱當事人信息被洩露,在武漢辦理了一張電話卡,當事人名下所有號碼將於下午14點30分強制停機,要求撥打武漢市公安局報案。隨後,詐騙團伙分別偽裝114工作人員、武漢市公安局“黃大財”警官、“許華”警官、檢察院檢察長對當事人進行詐騙,“黃警官”稱郭某現在是一貪汙洗錢案的涉案人員之一,武漢市人民檢察院要對其進行刑事逮捕。詐騙團伙同時偽造逮捕令要求當事人配合調查,並誘導當事人將存款轉入嫌疑賬戶。在去銀行的匯款途中,郭某接到中心勸阻電話,同時民警趕到現場進行當面勸阻,避免了當事人6.1萬元經濟損失。

3起冒充公检法机关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案例二

2017年2月21日13時,反詐中心接到預警攔截信息:一群眾正在遭受仿冒公檢法電話詐騙。中心工作人員立即對當事人王某進行外呼勸阻,王某聽信對方的話堅稱阻礙其匯款的才是騙子。中心領導立即作出指示:勸阻部不間斷進行外呼勸阻;研判組立即應用相關偵查手段查詢王某關聯信息,得知王某母親電話和王某已在昆明某一酒店辦理入住手續,勸阻部立即與王某母親取得聯繫,爭取由親屬面對面進行勸阻;指揮調度部立即通知酒店所在地派出所前往勸阻;同時中心一名民警帶領兩名工作人員驅車趕赴現場。20分鐘後經中心工作人員及派出所民警耐心勸導,王某終於放棄匯款。

經工作人員向當事人瞭解得知,當時犯罪分子是以冒充公安機關謊稱當事人賬戶與一受賄案100多萬受賄資金去向有關,要求當事人將所有資金轉入驗證賬戶配合調查為由實施詐騙。

3起冒充公检法机关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案例三

2017年8月7日,反詐中心成功勸阻一起仿冒公檢法詐騙案件,避免當事人遭受經濟損失。

當日下午14點33分,反詐中心發現一名群眾正在受到仿冒公檢法電話詐騙,中心工作人員立即對當事人進行外呼勸阻,但當事人電話一直處於通話狀態,期間撥打勸阻電話102次,發送了40餘條勸阻短信。經工作,中心勸阻人員聯繫到了當事人的女兒鍾某,告知鍾某事情經過,讓她去勸阻母親。與此同時,工作人員不間斷撥打當事人號碼,於16點37分撥通了當事人的電話。在得知當事人所處位置後,外勤民警立即趕往現場尋找當事人,同時中心工作人員通知轄區小南門派出所出警配合查找、勸阻。為防止詐騙分子繼續對當事人進行詐騙,中心勸阻人員不斷安撫當事人的情緒,保持與當事人通話,直到中心民警找到當事人。在得知當事人已將自己的銀行卡號密碼告訴了詐騙分子,民警立即陪同當事人到銀行,在銀行負責人協助下將當事人銀行卡以掛失形式凍結,並對當事人名下所有銀行賬戶進行緊急止付,避免了當事人的經濟損失。

經詢問得知,2當日下午14時許,當事人接到號碼為147*******57的電話,對方自稱是雲南省通信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說當事人的電話將被強制停機。對方告知當事人,說當事人在上海市洋山區辦理了一張電話卡,該電話卡多次發送騷擾信息,問是否是當事人所辦理,當事人說沒有此事,對方則稱當事人信息被洩露,叫當事人撥打上海市楊山區公安局報案。隨後,詐騙團伙分別偽裝114工作人員、上海市楊山區公安局“鍾警官”、執法大隊“李隊長”來對當事人進行詐騙。“鍾警官”告訴當事人,現在有一個犯罪團伙被抓捕,搜查犯罪團伙住所時發現一張用當事人身份信息辦理的銀行卡,經查實裡面有當事人多次貪汙受賄的違法記錄。“鍾警官”要求當事人不得與任何人透露,否則要抓捕當事人並進行6到7年關押,並叫當事人馬上到銀行辦理一個網盾,把錢存入其中讓對方查實證明自己的清白。當事人在趕往銀行的路上接到勸阻電話,民警趕到現場阻止了當事人進一步操作,避免了當事人經濟損失。

3起冒充公检法机关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