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暴跌,誰消滅誰?

股市暴跌,誰消滅誰?

股市暴跌中,痛苦的人,紛紛開起了“天台”的玩笑,聊以慰藉。但自古以來,走上天台的,往往是擁有“超能力”的人。

股市暴跌,誰消滅誰?

一個小時候的問題:假如某種超能力可以被擁有,你會選擇哪一種?

像超人那樣摧毀飛機大炮,像蜘蛛俠那樣飛簷走壁,還是披一身隱形衣,來去無蹤,神出鬼沒?

對於大頭來說,最想擁有的,是預知未來的能力。多久的未來?當然是越久越好,但也不必太久。一年,一個月,一天,甚至一小時,也就夠了。

假如我預知了未來一小時,必然會拿出所有積蓄,加上百倍槓桿,在資本市場上挑一個波動最大的品種,做幾個來回,財富將像火箭般上竄。億萬富翁,手到擒來。

人這一輩子,辛辛苦苦上學上班,除了為四化建設添磚加瓦外,不就是為了撈錢養家,過上優越的日子嗎?只需預知一點點未來,那滾滾紅塵中最具魅力的資本市場,就成了提款機。

預知未來,太誘人,就會被人苦苦追求。世界上哪個地方最渴望金錢,哪個地方就擁有最多的追求者。近百年來,華爾街成為追夢者的天堂,數不清的財富湧進來,帶著暴富的夢想;經歷一番搏鬥,多數人夢碎,鎩羽而歸。天堂和地獄,一線之間。

遙遠的華爾街,也在我們身邊,中國資本市場創建近30年了,30年來,我們對金錢的渴望,冠絕地球。資本市場中,彙集著機構、莊家、散戶,形形色色的人,懷揣著致富夢想,加入這一場“預知未來”的遊戲。

人性,在這裡暴露無遺,內幕、小道,悄悄傳播著某隻股票要暴漲;一些精心編制的騙局,誘惑著渴望暴富的脆弱靈魂。

人的智力極限,在這裡發揮的淋漓盡致,價值、技術,量化,最頂尖的頭腦,最先進的技術,無不極力的渴望預知那一段模糊不清的未來。

多數人成了韭菜,別嘲笑韭菜,這種植物,生命力頑強,割了一茬還會再生。倒是那些吸著韭菜汁液長起來參天大樹,看似吸收天地精華成了精,卻經常被一陣暴風,連根拔起,捲入茫茫風雨中。

股市暴跌,誰消滅誰?

2015年7月26日,北京長安街華貿中心高聳入雲的大樓上,一位叱吒資本市場多年的傳奇人物,一臉疲憊地站在天台上,縱身一躍。

這位逝去的精靈,就是投資界的傳奇人物,逍遙劉強。他是一位天才,操盤手法神出鬼沒,在市場中賺取了鉅額財富;他也多次在失敗和成功之間遊走,爆倉,破產,又一次捲土重來。

他寫過一本帶著自傳性質的書《期貨大作手風雲錄》,書中加了些傳奇經歷:他在一次破產後,隻身跑到雲南一座荒山,遇到一位高人,拜師學藝,終於領悟操盤心法。

逍遙劉強的書沒有寫完,他帶著遺憾結束了年輕的生命。這樣的一生,像極了他最佩服的美國操盤手傑西·利弗莫爾,只是地點從美國換到了神州,從華爾街換到了長安街。

關於逍遙劉強的結局,存在著不同說法:有人說他在那個月的股災中破產,難以承受。也有人說他的損失並不大,只是長年抑鬱症的折磨,逼迫他走上了絕路。

作為曾經的成功者,只要財富來路正當,不偷不坑不搶,就值得尊重。但有一種人,到底值不值得尊重,大頭總想不明白,那就是“莊家”。

股市暴跌,誰消滅誰?

在書店還沒有大規模滅絕的時代,隨便找一家規模大點的書店,到金融類書架上一瞧,總會有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新鮮圖書,書名都很有誘惑力,什麼與莊共舞,幾招鎖定莊家,如何跟莊等等。

市場經濟,有需求就有生產,這一類研究莊家的書籍大量出版,說明銷量不錯,民間抱著發財夢的,絡繹不絕。但要說莊家的鼎盛時期,還是在十幾年前,那一輪史無前例的大牛市中。

那個年代,還沒有微信微博,互聯網上流行的是博客。一些博客大V,譬如徐靜蕾,韓寒,一篇文章可以擁有上百萬的閱讀量,但這兩位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另一位神秘人物,那就是曾經號稱地球第一博客的“纏中說禪”。

據考證,纏中說禪的作者是李彪,A股市場名聲赫赫的人物,曾經是大莊股“億安科技”的操盤手。年輕人可能沒聽說過這支股票,那要追溯到20年前,從1998年開始,在長達2年多的時間內,莊家採用集中資金、自買自賣等方式操縱股票價格,從幾元錢一路炒作到126元的最高價,榮登A股首支百元股。

後來,莊家撤離,股價暴跌,一大幫跟風而上的投資者蒙受鉅額損失。證監會2001年作出決定,對聯手違規操作“億安科技”的幾家公司作出重罰,罰款近9億元。

我們不清楚李彪有沒有被罰款,只知道從2002年,他開始寫博客,專門有個系列是“教你炒股票”,慢慢吸引了眾多粉絲。他的文章被彙集起來,被尊稱為“纏論”,甚至被譽為中國本土的投資聖經。

大頭沒研究過纏論,但曾經與纏論的研究者聊過,像其它分析股市的理論一樣,纏論也帶著一些晦澀難懂,模稜兩可的東西,讓研究者捉摸不透,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股市暴跌,誰消滅誰?

無論如何,李彪是位成功者,在股市中獲利頗豐,全身而退;寫博客又吸引了千萬粉絲,放在今天也是超級網紅。他還預知了美國次貸危機,並且神奇預測了股市的頂和底。

這位北大數學系的天才人物,看來像是知曉了天機,這樣的人,怎麼會被留在世間呢?

纏中說禪的博客,在2008年10月份停更。據傳,李彪患上了癌症,在30多歲的年紀,就離開了人間。

李彪的故事,過於神秘,神秘得讓人難以相信。即便在投資界,他也沒有被主流認可,所有的傳說,只停留在了那一千多篇博客裡。

被業界認可的,另有奇人。

股市暴跌,誰消滅誰?

深圳交易所排名第一的股票,是000001平安銀行,以前叫做“深發展”。2014年,平安銀行裡出現了一位自然人股東:葛衛東,名列第三大股東;除此之外,他還出現在民生銀行、紅太陽、安泰科技等股票的十大流通股東中,在2015年那波快速上漲到來之前,葛衛東做足了準備。

抓一輪牛市,躲一輪熊市,2017年,葛衛東以150億的身價,榮登胡潤富豪榜216名。

從底層交易員做起,摸爬滾打逐漸成為資本大佬,葛衛東見的人多了,但遇到另一位操盤手弓偉,葛衛東也要自稱“小葛”。

弓偉是第一批期貨操盤手,從90年代開始,弓偉奮戰在股票和期貨市場,曾以人工高頻交易叱吒於綠豆合約、橡膠合約;2008年轉戰芝加哥、紐約,任職於著名海外對沖基金公司,從事外匯交易,獲利頗豐,聲震海外交易所;2014年,通過招商基金髮行全球對沖基金,成為通過基金QDII通道進行跨境交易的先行者。

弓偉專注於交易,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從僅有的公開事蹟來看,能在高槓杆的期貨和外匯市場如魚得水,毫無疑問,他就是能預知未來的人。至少,他能預知市場行情的一段未來。

這等人物,葛衛東尊敬,我們小老百姓,也著實羨慕啊。

可惜,弓偉能預知市場行情,卻算不準自己的命運,2015年,他因病搶救無效,與世長辭,享年43歲。

股市暴跌,誰消滅誰?

哪怕科技發展到今天,宿命論仍然很流行。關於2018,大頭也聽到過一種論調,說改革開放以來,每逢帶“8”的年份,都不會有好光景。

1988年,雖然還沒有資本市場,但那一年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市面不安寧,不滿情緒蔓延。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燒到香港,還攤上了大洪水。

2008年,A股,汶川,不用再提了。

今年,會有什麼事情呢?其實,去年一整年,國家都在大力整頓金融市場,還成立了高規格的“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全局掌控。一些過去在資本市場翻雲覆雨的大佬,紛紛中了招。

也許,預知未來的人就在上方,早就做好準備,等著這一年了。

股市暴跌,誰消滅誰?

我們呢?大頭是個呆子,除了識幾個字外,啥都不懂,就從故紙堆裡找了一句老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過於晦澀了?那就再用一句老話:一分利,吃飽飯;十分利,餓死人。

在洶湧的市場洪流中,韭菜不會消滅,消滅的是那些有“超能力”的人。最後一句老話:別逞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