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响还不错!农村养老的这几种探索确实能顶用

未富先老,农村人的中老年压力巨大

“老”是指老龄化,目前中国不少乡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已经远远超过本村总人口的10%这一指标。按照国际标准,超过10%即说明已经进入老龄化。

反响还不错!农村养老的这几种探索确实能顶用

在这种局面下,农村家庭感受最真切的就是自己家的经济状况还没完全变好,可是父亲母亲却没力气干活挣钱了,家里的儿女要赡养他们,照顾他们的生老病死。而老人们的孙子孙女辈,可能还没解决好结婚、住房、稳定就业三大问题,一家人日子很紧张,不敢发生任何意外。

空巢化、空心化成为常态,不少老年人孤独寂寞的生活在越来越冷清的农村

壮年劳力外出挣钱、孙子孙女要么在外上学、要么在外打工、或者在乡下待不住游荡在城里,家里只剩下年迈的老两口生活,种种地、弄弄田,打发时间,形成所谓的空巢家庭。这些老人年龄渐长,逐渐失去劳动能力、行动能力,农村老人的吃、住、病养、孤独感四大基本问题开始成为养老“硬仗”。

反响还不错!农村养老的这几种探索确实能顶用

探索1:让老人最起码吃的上饭

浙江杭州一些地方通过村里、镇里、社会捐助几种方式筹集资金,利用村里空房,改建成老年食堂。老年人一日两次主餐到老年食堂解决,费用方面根据年龄,实行全免费或者最多每顿饭4块钱。食堂有餐标,荤素饭菜汤搭配,确保基本的膳食营养。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有工作人员按时把饭送到家里。目前一些地方还在实行配餐制,虽然没开设老年食堂,但是把老年人餐饮外包,由专门机构做饭、送餐上门,降低了总体成本。

反响还不错!农村养老的这几种探索确实能顶用

探索2:住在家里养老也可以

老人多床位少,有些老年人进不了敬老院;还有不少的老人觉得进养老院要花钱、没面子、要和其他人一起住不习惯,再不方便也要住在家里。浙江一些地方探索实行了居家养老的方式,老年人住在家里,村里有老年人的台账,工作人员对村里有多少老人、各自什么情况心里都有数,会专人定时打电话到老人家里、或者上门查看,确保老人生活、身体等都正常,老年人干不了的一些活,工作人员会帮忙做。

探索3:农村社区化管理,社区建立养老服务中心,老人有事可以找人帮忙

养老服务中心可以理解成村里的养老院、老年人活动中心、医护人员定点服务站,都可以。养老服务中心可能档次有限,但是基础的量血压、做简单理疗、头疼脑热问问诊都可以。闲下来没事还可以在这里下下棋打打牌、在器械上活动活动筋骨,聊天看报等。养老服务中心会对本村、本社区的老人情况进行掌握,安排有经过一定培训的本村人员为老人提供服务。

反响还不错!农村养老的这几种探索确实能顶用

探索4:帮别人就是在帮自己,老年人照看一下老年人,互相做伴不寂寞

这种方式在浙江一些农村被叫做“银龄互助”,就是年纪轻的老人帮忙照看一下年龄大的老人,自己年龄大了又由别来照看自己。帮忙的内容也不多,主要是帮忙做点家务、两个老人在一起聊聊天、保持一定规律过来看看老人的日常起居是不是正常。

探索5:老年人医护方面引进一些成熟的通信技术

开发使用老年人的“XXX电话手表”,这些手表具备老年人心率、血压等基础生理指标监测、紧急呼救等几个核心功能,数据被连接到养老服务中心的监控平台上,老人健康出现问题可以做到及时反映,工作人员还能马上呼叫镇、市一级的医院医生诊断病情或者安排入院救治,用成熟的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来帮助养老。

反响还不错!农村养老的这几种探索确实能顶用

反响还不错!农村养老的这几种探索确实能顶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