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神》之後,我們記住的不應該只是她的鋼管舞

《我不是藥神》上映至今依舊熱度未散,無論是高口碑,還是高票房,目前看來都無疑是這個暑期檔最大的贏家。

電影火了,演員自然也火了。

“山爭哥哥”徐崢成功打入“叔圈101”;認真演戲的王傳君終於撕掉關穀神奇的標籤;“黃毛”的飾演者章宇的作品也頻頻被提及,而麻辣魚今天著重要說的是這部電影中的“一點紅”——譚卓。

《藥神》之後,我們記住的不應該只是她的鋼管舞

▲譚卓

對於譚卓而言,演戲是人生與這個世界銜接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至於“紅”這件事,她的態度則是:“得之我幸,不得亦我幸。”

從文藝到商業,選擇不盲從

《我不是藥神》中,譚卓飾演的單身母親劉思慧,為了給患有慢粒白血病的女兒買藥治病,不惜委身風塵,成為夜店中火辣的鋼管舞女郎。

花紅柳綠的酒杯之間,嘈雜震耳的音樂聲中,劉思慧在舞臺上火辣的鋼管舞表演在許多人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藥神》之後,我們記住的不應該只是她的鋼管舞

當“藥神五人幫”掙了錢到夜店裡慶功,思慧被男經理要求上臺跳舞,而勇哥阻攔,並甩錢讓男經理上去跳的時候,伴隨著一聲聲“脫,脫,脫”的是她滿含淚光的笑,這笑裡飽含著她長時間來隱忍的釋放,這一段表演也被不少觀眾認為是她這部戲中的高光時刻。

隨著《我不是藥神》的大火,人們開始好奇這位會演戲的“新面孔”到底是誰?然而關注文藝片的人都知道,譚卓在電影圈可一點都不新,翻看她的履歷,雖然作品不多,但每一部都是有重量的。

2009年,譚卓作為婁燁同性戀題材電影《春風沉醉的夜晚》中的女主角出道,與秦昊和陳思誠搭戲,她還憑藉此片入圍了第62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藥神》之後,我們記住的不應該只是她的鋼管舞

譚卓作為新面孔去到了戛納,在戛納小鎮上有人認出了她,並主動上去跟她交談電影中的情節,這讓她感受到了一個純粹屬於電影的環境,在《春風沉醉的夜晚》之後,譚卓便在藝術片的道路上走了下去。

後來,她在《Hello!樹先生》中飾演一名聾啞女,主演兼製片的獨立電影《小荷》入圍了威尼斯電影節,這些成績奠定了譚卓在文藝電影界的影響,圈子裡還流傳起一句話:如果想拍文藝片,去找譚卓老師。

《藥神》之後,我們記住的不應該只是她的鋼管舞

▲譚卓在《Hello!樹先生》中飾演的啞女

《我不是藥神》算是她的第一部商業電影,不過這已經是她今年上映的第三部電影了。

忻鈺坤導演的《暴裂無聲》中,譚卓飾演一個因病下不了床,又遭遇兒子失蹤打擊的農村婦女,穿上大花襖,灰頭土臉地坐在炕上的這個女人一時之間竟沒能讓人認出來。

《藥神》之後,我們記住的不應該只是她的鋼管舞

《西小河的夏天》裡,她又穿起戲服變成了越劇團的當家花旦,舉手投足間都有南方女子的韻味,要知道譚卓可是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這部電影還在去年獲得了釜山電影節新浪潮競賽單元KNN Award觀眾獎。

近期,於正宮鬥劇《延禧攻略》正在熱播,譚卓在劇中飾演依仗家族勢力而囂張跋扈的高貴妃。

《藥神》之後,我們記住的不應該只是她的鋼管舞

最初,譚卓接下這部劇時在影迷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文藝女神淪入娛樂化的電視劇中,不免讓人產生落差,而譚卓對此的態度是,她接戲是因為這個角色她演起來很High,她不想自己被圈進文藝片的框架中,所謂的“文藝片女神”只不過是一個平面的人設。

而在挑戲的時候,她也不會盲從,她不會為了單純的流量或者說上座率,去選擇一些很垃圾的東西,當然也不會拋棄自己對文藝片的信念。

從演戲到人生,從來不湊合

不湊合,可以說是譚卓戲裡戲外的另一個信念。

有人曾拿譚卓與張震相比,因為他們都是拍一部戲,學成一門本事。

為了《我不是藥神》中的鋼管舞戲,她苦練工夫,劇組安排每天一個小時的訓練,她提出改為三個小時,即使練到腿部內側瘀血到看起來像個裝了血的漏子,也從不哭訴、喊疼。因為她堅持:不管有沒有替身,自己都要親自上陣,如果到時候拍攝效果真的差意思,再去考慮別的辦法。

《藥神》之後,我們記住的不應該只是她的鋼管舞

《暴裂無聲》中,雖然她的角色只是承擔一部分功能性,但還是要盡善盡美地去完成,她去體驗、去感受農村婦女的生活,所以才能把角色的苦寫滿臉上。

《西小河的夏天》中,雖然在電影中只有不到三分鐘的唱段,但譚卓卻花了三週的時間,投入大量精力學習唱腔、動作,終於讓我們在大銀幕上看到了絲毫不輸專業越劇演員的表演。

《藥神》之後,我們記住的不應該只是她的鋼管舞

譚卓對於每一個角色的不湊合讓她能夠演什麼是什麼,而她也通過這些體驗去積累、成長,對她來說,是磨練也是幸福。

演戲如此,對於自己的人生自然也是如此。

《藥神》之後,我們記住的不應該只是她的鋼管舞

做演員其實就是譚卓不願意湊合的選擇,播音主持專業畢業後,本可以在電視臺得到一份體面穩定的主持人工作的她,因為不願意每天過著天天上班的枯燥生活,說拒絕就拒絕。

現在,她為了40歲依然有體態,可以穿漂亮衣服而努力健身,為了未來有更大的朋友圈而學習英文,因為她不想過遛遛狗買買包的人生。

用譚卓自己話來說就是:自己是一個特別事兒的人,湊合的事情做不來。

從腔調到格調,始終不張揚

譚卓曾因為總是拍攝文藝片,再加上她長得“冷感”,而一度被人誤會為高冷,對於這些,譚卓從來不為自己辯解。

2010年,在參加金馬獎的時候,她留給李冰冰的經紀人紀翔的印象就是“感覺很難接近,很驕傲”,直到五年後兩人在《如夢之夢》的劇場交談後,才解除了誤解。

《藥神》之後,我們記住的不應該只是她的鋼管舞

另外,生活中的她十分低調,儘量不讓自己過多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她堅持演員一定要有疏離感和距離感,這樣才會在表演時讓觀眾相信自己演的角色。

也正因為如此,在工作之外,譚卓喜歡出去看看世界,週末的時候參觀藝術展,在形而上的藝術中去體悟生活,在需要的時候這種體悟還會被她帶入表演。

《藥神》之後,我們記住的不應該只是她的鋼管舞

她喜歡藝術,還曾暢想過自己老年的樣子:

我想我是那個穿著秋衣秋褲,扶著窗戶上的柵欄看著窗外蕭瑟的樹葉落下來,自己孑然一身的一個形象?還是在某一個節點,身邊佈滿花,穿的美美的離開這個世界?想來想去覺得都不對,那不是我。後來有一天我想到,在我105歲的時候,我做展覽,開party,我有19歲的小朋友,也有109歲的老朋友,所有人都在一起玩,我們端著酒杯,大家聊藝術,聊各種好玩的事,然後我穿的渾身blingbling那種的。這樣,就對了。

從譚卓的想象,相信大家也能夠感受到她是一個活得很有格調的女性。無論是戲內還是戲外,譚卓都有自己的堅持:不盲從、不湊合、不張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