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這件事,她被保險公司解除合約了!

大家週四晚上好,今天保乎精算君不寫燒腦的保險精算文章,而是分享一個來自保乎筆記粉絲的真實案例

經過精算君的溝通,這個粉絲願意把自己的親身經歷讓精算君整理成文,藉此給大家一個忠告:醫療記錄是個人重要隱私,也是大家投保或出險時,保險公司做核保或理賠決定的重要依據,大家一定要謹慎對待!

因為這件事,她被保險公司解除合約了!

這位粉絲,且叫她小帆,今年7月她通過保乎筆記的付費方案定製,找精算君做了一份私人保險方案,保障也挺全面的,滿心歡喜。其中,她選擇為自己和老公都投保了一份長期意外險

但是8月中旬她告訴精算君,她在收拾家裡的時候發現自己有一份“混合型焦慮和抑鬱障礙”的疾病證明書。小帆說她自身是沒有精神疾病的,這是一份“偽造”的醫療記錄。

因為這件事,她被保險公司解除合約了!

投保的時候完全把這份證明忘記了,而她已經購買的這份意外險上面的健康告知問卷,有明確詢問到精神疾病。於是,她很著急!

因為這件事,她被保險公司解除合約了!

精算君也很鬱悶,用什麼疾病不好呢,非要用精神類疾病!這個疾病保險公司是比較忌諱的。

原來,小帆就職於大型集團企業,今年3月想在企業內部申請崗位變動。其實,現在好員工很難留得住,很多公司通過各種福利和漲薪計劃來留住人才。即使員工不願意在原有崗位繼續工作,公司HR也會積極配合他們進行內部崗位輪崗。但是據小帆說,她就職的這家公司卻不是這樣,她申請崗位變動很艱難,除非患有非常嚴重的疾病。所以她最後找了相熟的醫生,開了一個“混合型焦慮和抑鬱障礙”的疾病證明書,結果就導致了現在這個么蛾子。

保險已經買了,為了日後不影響理賠,只能找保險公司做補充告知。為了證明自己沒有精神類疾病,她還特意去醫院做了一個測試,結果顯示正常,並將檢查結果遞交給保險公司,做完補充告知。

保險公司最終的決定是:

1. 投保人:XX帆2018EXXXXXXX,該筆保單核保結論為:保單生效日2018-07-13。2018-03-28病歷見精神類疾病。客戶投保前未如實告知,此次增補告知核保結論為:不予承保。

2. 2018EXXXXXXX 該筆保單經與您溝通,要求變更投保人,請按附件提供相關材料,我們將為您辦理。(為先生投保的保單)

很顯然,保險公司不認可這個精神檢查正常的結果。

從多方面考慮,精算君也能理解保險公司的決定。

一來偽造醫療記錄,被保險人的誠信在保險公司那已經大打折扣。今天你可以偽造這份醫療記錄,未來也可能偽造其他醫療記錄來騙取保險金。意外險的騙保方式有很多,保險公司除非能在理賠調查中拿出實際證據,否則很難拒賠。

所以,偽造醫療記錄,在保險公司看來,是一件大事,足夠做出拒保決定!

再者,如果這份醫療記錄是真的,小帆的確是罹患精神類疾病,即使目前已經恢復正常,這樣的客戶在保險公司看來,也是高風險人群,需要認真核保謹慎做出承保決定。

因為這件事,她被保險公司解除合約了!

可能大家不明白,為什麼小帆作為投保人,給自己老公投保的那份保險,也被保險公司要求變更投保人呢?因為,

在保險公司看來,投保人如果有精神疾病,是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保險公司是不接受作為投保人投保的。保險公司的客服也是這麼跟小帆解釋的。

精算君非常感慨,公司申請崗位變動那麼艱難,把員工逼到了要為自己開精神疾病證明。大好年華的一個姑娘,硬是給自己扣一個帽子。最後,保險公司那邊還要協議解除保險合同,這事真的鬧的不愉快。雖然小帆也說,自作孽,自己扛。但是能愉快解決工作問題,哪個人樂意造假證明呢。

精算君也記得,一些四五十歲的人,為了能早點內退,也曾經到醫院開具一些殘疾證明。這樣的記錄,是給自己謀了短暫福利,但是也大大增加了購買保險的難度。

小帆說,希望用自己的例子,給大家一個反面教材,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因為從事保險行業快12年了,雖然不是核保崗位,但很多人向精算君諮詢過不少與特定疾病相關的核保問題,有些問題簡直是讓精算君哭笑不得。

一個體制內的朋友,福利很好,據說醫保報銷額度相當高。她為人大方,見到一些親戚朋友去醫院看病要自己花錢,就很慷慨的把自己的醫保卡借給他們。親戚朋友自然就省下很多醫療費用。

當然,大多數人看的都是發燒感冒、上感、肺炎等普通疾病,對於購買保險的影響倒不是很大。但其中,有一位長輩是高血壓患者,多次借用過這位朋友的醫保卡去醫院就診,有輸液和開藥記錄。

因為這件事,她被保險公司解除合約了!

如果你問精算君怎麼辦?你完全是給精算君出難題了!

>>要麼就把這些疾病當做自己的病史,正常告知並核保。

>>要麼你告訴保險公司,這個是醫保卡外借記錄,本人是正常的,提交多年體檢結果來佐證。

但實際上,對“醫保卡外借給別人去醫院就診”這件事,不同公司的核保規則不同,差異很大。

目前大部分專注於互聯網渠道的新保險公司,核保程序還是相對簡易,直接拒保概率很高;而專注於個險代理或銀保渠道的傳統保險公司,有些還能允許去做健康體檢然後進入人工核保環節。

不過,即便是這些允許做健康體檢核保的公司,在細分產品上的核保決定也不同,例如醫療險,因為核保尺度本身就非常嚴,對“醫保卡外借給別人去醫院就診”行為,保險公司也會直接拒保處理了

因為這件事,她被保險公司解除合約了!

還有一些孝子,看著自己醫保卡餘額也多,父母也沒醫保。常年將醫保卡就給父母去醫院掛號看門診買藥甚至住院。不過,父母看了什麼病都不知道,相關診療記錄也沒有保存好。要買保險的時候,這樣簡直是為難死人,精算君也幫不了你啊。

醫保福利雖好,但醫保卡真心不能外借!

外借醫保卡,保險公司認為涉及到被保險人的誠信問題,而且究竟被保險人是否真的有相關病史難以確認,所以保險公司傾向於簡單拒保,省掉核保調查成本,也能避免日後理賠糾紛。

除了外借醫保卡,有些時候我們可能會因為貪一時小便宜而導致無法投保。

大家是否遭遇過:

去醫院做個身體檢查,被醫生朋友建議:“辦理住院吧,然後做個全面身體檢查,這樣醫保卡還能報銷這些檢查費用,否則去體檢就要自費了,不便宜啊。”

這麼善意的提議,還幫你省下一筆不小的錢,很好!

你可能沒想到,這樣的一次住院行為,可能會讓你面對心儀的保險卻望洋興嘆!

因為這件事,她被保險公司解除合約了!

精算君就經手過一個以頭暈為由住院體檢的。根據當事人的描述,當時只是想做一個全面體檢,但醫院的朋友建議直接住院,這樣體檢費用都可以用醫保報銷。最後當事人用的理由是患者出現頭暈嘔吐症狀,加重1日需要住院。最終出院診斷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醫生給為頭暈找到了一個病因)

你跟保險公司說,我實際沒有頭暈、沒有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是為了報銷體檢費用才以這個理由住院的。可是保險公司不信啊!最後給予延期一年並提交完整體檢報告的核保決定。這樣的結果,當事人也很難受。

再者,即使住院沒有診斷出什麼嚴重疾病,可卻留下了“一年內住院記錄”,目前很有網銷健康險的健康告知問卷都有問詢到住院情況。都會讓你無法直接投保的。一次不必要的住院記錄,被保險公司拒之門外,多冤枉!

所以,有些羊毛不要薅。

保乎·小結

寫到最後,我們總結一下:

這篇文章,精算君一共分享了三個跟買保險和醫療記錄有關的真實案例,分別是:

1. 偽造醫療記錄

3. 圖小便宜過度醫療,體檢變住院

這三件事情目前對於保險公司的核保人員來講都是比較敏感的,會給自己購買保險加上很多麻煩!

精算君強烈建議大家:別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