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得諮詢研究 ¦ 請從「工作狂」向「結果狂」轉變!

史蒂芬.柯維在其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寫到:“光是做夢是不夠的,僅僅嘗試也是不夠的,僅僅設置目標或爬梯子也是不夠,僅僅重視不夠,這種努力必須以產生結果的實際情況為基礎。”

易得諮詢研究 ¦ 請從“工作狂”向“結果狂”轉變!

樹上有三隻鳥

我經常問自己:假如一棵樹上有三隻小鳥正在睡覺,其中一隻小鳥準備飛走,請問樹上還有幾隻?

二個?

不!

還有三個!因為當一隻鳥決定要飛走時,它也還沒有飛。

因此,我一直告誡自己:沒有行動的任何願景都是白日夢。對於所有事情來說,行動是關鍵,這關不需要採取複雜的行動,也不需要很多活動,有時候,簡單的、一致的行動就會發生,但是,它必須始終指向和專注於結果上。

如果到現在為止,你已渴望採取行動,這很好!你已經制定好了願景和詳盡的工作計劃,你有著向世界展示你的才華的願望,你制定的清晰使命也會激勵你前進,這些都會讓你產生一種要“開始”的衝動。

所以,專注於“行動”吧。什麼是專注呢?專注與努力不同,後者是指以時間來衡量,而前者是以質量來衡量,簡單來講,一個人從8:00開始上班,就不停看手錶,一到12:00立即下班,這叫努力,而另一位員工8:00一上班,沒看過一次手錶,而且什麼時候下班了都不知道,這叫專注,

專注就是努力加上熱情。

易得諮詢研究 ¦ 請從“工作狂”向“結果狂”轉變!

關注就是努力加上熱情

據有關研究表明:人類的大腦能夠有意識地集中在一到三個事情上,而潛意識裡每秒可以處理數百萬個連接,可以關注到更多的信息。

我們都知道,如果你用放大鏡把太陽光線對準一張紙時會發生什麼現象?顯然,紙會燃燒。那是因為你集中了太陽的熱量和能量增強了它的力量,就像太陽一樣,你的潛意識裡也充滿了力量,我們需要展示它在哪裡發光,這就是我們的目標(GOALS)要做的,我們的行動就來源於這種力量。

但是,現實工作和生活中,卻有著這種現象:有些人看起來很忙,為自己佩戴著“忙碌的徽章”,他們告訴每個人他們很忙,因為他們認為這能為他們帶來某種地位,這對他們自己來說,這可能是一種成功。通過偽裝成的“忙碌”來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告訴別人他們很忙,他們很容易被引誘分心,導致大量的活動,而不是生產率!

專注於行動不是指採取一些舊的行動,而是要定義能產生結果的行動,我一直在易得諮詢倡導

一定要從“工作狂”向“結果狂”轉變!什麼是成功呢,成果是指你把精力和行動放在了產生結果的方向上,看起來“好忙”,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它是一種有方向性的能量。

易得諮詢研究 ¦ 請從“工作狂”向“結果狂”轉變!

專注較少的工作

有不少人已經陷入了做多種工作任務的神話?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多重工作任務,意味著你只是在做遠遠低於工作標準的很多事情而已。

從管理學的角度,關於效率和效果,二者之間有著很大的差別,效率是關於正確做事,是關注過程,如成本控制等;而效果是做正確的事情,關注結果。關鍵是要注重效果而不是效率,換句話來說,我們想:做正確的事要比正解做事,要好得多。

那是正確的,專注就是要做幾件事情!但是,我們應該專注哪些行動呢?

在每一個目標中,在每一個令人敬畏的特殊工作任務中,都有一個核心要素,即其它的一切都掛在這個鉤子上,這是一個能打開目標之鎖的結果,所有的一切都取決於這個元素,我稱之為關鍵要素。

易得諮詢研究 ¦ 請從“工作狂”向“結果狂”轉變!

關鍵因素是成功的重要條件

實現目標有很多其它的方面,但是最為主要的是關鍵因素,無論是企業、部門、個人,都是如此。

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1、就馬拉松長跑而言,關鍵因素是跑步;

2、在小說的創作中,“寫”是關鍵因素;

3、對於唱歌來說,“唱”是關鍵因素。

對於企業來說,關鍵因素就不是那麼明顯了,但,它確實就在那裡了,看你如何發現它,這是一種管理技能。

如果單從外部來看,發現關鍵要素是很容易的。然而,許多人之所以跌倒了,要麼是沒有找到關鍵因素,要麼是忽略了關鍵因素,通常情況下,關鍵因素是一些面對嚴酷現實和持續行動的特殊因素。

如果你想找到你的關鍵因素,我強烈建議你去看看那些在這個領域內成功的那些人在做什麼,在這個領域裡那些失敗的人在做什麼,加以比較,你會從中得到不少的啟發,對你來說,機會就藏在這個差異裡,別我感到困難不去做,而你找到了方法去持續做好它,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成功就是做別人不做的事情:堅持一個目標直至成功。

關鍵因素就是你要在地裡展示你對結果、目標、願景的承諾程度,這是一個展示你堅持意志的機會,這最終會歸結到自我約束上來,有了你的關鍵素,因做而受到約束的痛苦總是要比不做的後悔少得多!

做自己要做的事情會創造成功,也會讓你相信自己在做正確的事情,因此而獲得成功,從而打開更多的大門,創造更多的成功機會。

史為建

2018.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