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常见短语中蕴含的马原哲理(2)

2019考研政治:常见短语中蕴含的马原哲理(2)

泰安中公考研网今天为大家整理发布“2019考研政治: 常见短语中蕴含的马原哲理(2)”,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11、本末倒置

解析:这是违背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流与支流,主次颠倒。又如,“喧宾夺主”、“得 不偿失”、“兼收并蓄”、“良莠不分“等,亦属此类。

12、唇亡齿寒

解析: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同唇齿相依。又 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 同属此理。

13、竭泽而渔

解析:这个成语体现的是一种违背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它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的关系。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事物前后相继发展过程的长远利益。又如,“杀鸡取蛋”、“毁林种 田”等,同属此类。

14、看相知命

解析:这个成语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把两种互不相干的事情强拉硬扯在一起,臆造出一种“联系”。 又如,“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彗星,不祥之照”等,同属此类。

15、故步自封

解析:这个成语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看不到事物的变化、发展,而是用静止的观点对待事物。又 如,“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都属此义。

16、水滴石穿

解析:这个成语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即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又如,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契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同属一理。

17、适可而止

解析:这个成语体现了适度的原则。由于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 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这就是掌握尺寸, 坚持适度。又如,“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等都是这个道理。

18、瞎子摸象

解析:这个成语反映了只认识事物表面的、片面的现象,而未认识事物的本质。它告诫我们①看事 物要坚持全面观点,克服片面性;②要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占有感性材料必须全面完整;③要 透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19、杞人忧天

解析:这个成语的错误在于否认物质运动的是有客观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的为转移。

20、声东击西

解析: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别,“声东”是假象,“击西”是真象,其本质是迷惑敌人,保存自己。又如,“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同属此理。

以上是泰安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的“2019考研政治: 常见短语中蕴含的马原哲理(2)”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点击下面的查看更多,即可下载全国各地区考研高校优势专业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