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廉吏牛大年(扬州江都邵伯镇)

牛大年(生卒年月不详),字隆叟,南宋时江都邵伯埭人。

牛大年为庆元二年(1196)进士。出仕州县,曾通判真州,权知泰州,均以廉洁机敏著称。后还朝,将作监主簿,皇上召其入对,他说:“人主所当先者,要以天命人心所系致念焉。夫以人主居富贵崇高之位,重而承宗社之托,尊而为臣辟之载,一指意而众莫敢违,一动作而人孰敢议,然而天心靡常,则可畏也。”又言:“今日士气亦久靡矣,宜体立国之意以振起之。夫有扶持作兴之意,而后缙绅无贪名嗜利之习。无贪名嗜利之习,而后有持正秉义之操。国家之休戚,在士大夫之风俗,而风俗之善恶在朝廷。惟陛下为之振起,机括一运,天下转移,而风俗易矣。”牛大年对君主侃侃而谈,论及官吏除贪名嗜利之习,有持正秉义之操,人主以天命人心所系,体立国之意为之振起,对于国家兴亡的休戚关系,深为上所重。

南宋廉吏牛大年(扬州江都邵伯镇)

黎州古城

牛大年曾历任军器监主簿,大宗正丞,四川提举茶马兼权总领,知黎州兼管内安抚司公事,节制黎州屯戍军马,加直宝章阁,浙东提点刑狱,迁守秘书少监,宗正少卿,升秘书监,迁起居舍人,升起居郎兼崇政殿说书,以宝章阁待制提举太平兴国宫。卒后,特赠四官。

南宋廉吏牛大年(扬州江都邵伯镇)

牛大年为人清操凛然,为官廉洁自将。在州县时,他体贴部下,关心百姓。知黎州时,曾冶镫甲增料钱以优恤郡兵,水灾期间亦亲自发帑赈民。而自己,则生活清苦,守于清廉。还朝时,只一僮荷担而行。在家中,常常是一室清灯炯炯,未尝燃官烛也,亦从不用姬妾服侍,即便宴会,亦必却声乐。致仕归田后,将自己的余俸全部置成义庄接济贫困的族人,不留余财。

牛大年虽然以自己的言行实践着清廉的操守,但他还是为当时的世风日下而忧虑。为此,他一方面向皇上述说士气久靡的现状,要求其带头振起;另一方面,他又提倡太学生与士大夫应该起到易风俗的作用。为此,他将自己收藏的《春秋讲义》一书进行复印,作为宣传教育之用,以期净化民风,弘扬德政。(头条号:江都史话 原创作品)

南宋廉吏牛大年(扬州江都邵伯镇)

四卷本的《春秋讲义》,是牛大年任起居郎兼崇政殿说书期间珍藏的秘本。该书为宋代戴溪撰,其曾任资善堂说书。开禧中(1205-1207),时景献太子命戴溪类《易》、《诗》、《书》、《春秋》、《论语》、《孟子》、《通鉴》,各为说以进。《春秋讲义》便是戴溪为给皇太子说书而撰写的讲稿。该书期于启沃君德,故天下学士不可得而闻。又因为它并非经史训诂家言,所以外间绝无其传本,故陈氏《书录题解》未著于录。而牛大年认为:“盖其发先圣之精微,正后学之讹谬,其功用岂小补之哉。”他于宝庆二年(1226)重阳节“命工锓木,置之郡校,以广其传”,为社会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该书被收入《永乐大典》。牛大年著有《支山集》,亦付梓行世。

(朱毓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