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機品牌「占領」巴黎羅浮宮 這款手機曾沉寂四年

6月19日,OPPO在巴黎盧浮宮發佈了Find 系列的新款手機——OPPOFind X。此外,OPPO在會上宣佈正式進軍歐洲市場。

中國手機品牌“佔領”巴黎盧浮宮 這款手機曾沉寂四年

Find系列銷聲匿跡了4年,說真的我都以為OPPO快要放棄這條產品線,但近一年來業界一直有關於 Find 系列將要回歸的傳聞,該來的終歸沒讓我們等太久,今年 6 月 1 日,OPPO 正式對外宣佈 Find 系列將正式迴歸,官方將新品定義為「未來旗艦」,並以 Find X 命名。

6月19日,新機在巴黎盧浮宮正式發佈,我這個米粉在看到新機的時候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說幾個關鍵字:

沒劉海沒下巴

93.8%屏佔比

雙軌潛望結構

正反3D玻璃設計

看動圖:

中國手機品牌“佔領”巴黎盧浮宮 這款手機曾沉寂四年

這是屏幕解鎖

中國手機品牌“佔領”巴黎盧浮宮 這款手機曾沉寂四年

這是拍照

中國手機品牌“佔領”巴黎盧浮宮 這款手機曾沉寂四年

“雙軌潛望結構”渲染圖

這簡直是Sony大法+諾基亞的設計好嗎!

全世界都在吐槽劉海屏的時候,OPPO用了及其討巧的設計大膽亮出了整齊的髮際線,這個“雙軌潛望結構”很像十幾年前的滑蓋手機,懷念那個手指往上一搓打開滑蓋的手感嗎?

咔嗒~~~簡直顱內高潮

去掉劉海屏有多難?

羅永浩最近在一場活動中曾說:“大家都是供應鏈的組裝商,裝什麼孫子”。在這個供應鏈上下游結合如此緊密的大環境下,廠商們的最終產品的進步,很大程度上是要看供應鏈的進度如何。所謂的黑科技,其實都是供應鏈的創新。所以這兩年的手機的設計大多是兩三個模子套出來的。物極必反,消費者總會厭倦的,同質化這個泡沫膨脹到了最大值,OPPO出手把它捅破了。

當然,該有的功能不能丟,OPPO把攝像頭和一堆元件藏在滑蓋結構裡,只要0.5S就能完成拍照和身份驗證等程序。在這個模塊裡,OPPO置入了O-Face 3D機構光模組,在實現面部解鎖的同時把安全級別提高了近20倍(相較於人臉識別解鎖)。此外,OPPO和阿里巴巴開展合作,Find X用戶在國內使用支付寶時也可以實現刷臉支付。

怎麼吹?走程序還是直接開始CALL 666?

中國手機品牌“佔領”巴黎盧浮宮 這款手機曾沉寂四年

標題裡我用了“又開掛”,為什麼要說又?

2018年過去50%,但是國產手機帶給我的驚喜可以用爆棚來形容。

6月18日,華為 P20 Pro 在歐洲硬件協會組織的2018年歐洲硬件大獎上被授予"2018年最佳智能手機",這也是華為P20系列在發佈後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內獲得的又一個國際獎項。

在國內,華為P20系列同樣深受業界認可。在剛剛閉幕的CES Asia 2018大會上,華為P20 Pro便獲得了CESA官方的認可與青睞,榮獲了最佳移動產品大獎(Best of CES Asia Award)。

不吹攝像頭都不好意思。在諾基亞之前,還沒有哪款手機的像素可以達到4000萬,配合AI算法,P20 PRO可以自動識別配拍攝物體,照片質量已經超越iPhone X,可以不謙虛地說是市面上最好的。

當然,華為的AI算法還需要大量的調試,在強光、逆光和夜間等極端環境下的表現稍顯不足。

中國手機品牌“佔領”巴黎盧浮宮 這款手機曾沉寂四年

最後,日常吹一下小米。

5月31日,小米8週年,小米8(探索版)問世。作為一個偽米粉,雷軍打動我的不僅僅是手機,而是一顆倔強的心。過去8年,

我不敢說雷軍有老羅那樣鑽研產品的匠人精神,但回顧過去8年的小米旗艦機,沒發現小米所做的嘗試越來越多嗎?

小米4使用鋼架機身;

小米5使用陶瓷材料機身;

小米5搭載了全功能NFC;

小米MIX帶來的全面屏概念;

以及,2017年2月,小米發佈了八核64位處理器,主頻2.2GHz的澎湃S1芯片;

小米8全球首款雙頻GPS定位

期待更多……

中國手機品牌“佔領”巴黎盧浮宮 這款手機曾沉寂四年

除了這些工藝和設計理念上的不斷,小米在專利儲備方面一路向前。

目前,小米在國內提交的專利申請總量共計1.2029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0332萬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1007件,外觀設計專利申請690件,其中1174件發明專利申請獲得了授權。

同時,小米在海外共提交專利申請6119件,其中,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專利申請1085件,並在歐洲、美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提交專利申請2919件。

這些專利成果一部分來自手機,一部分來自小米的IoT佈局。

中國手機品牌“佔領”巴黎盧浮宮 這款手機曾沉寂四年

2013年底,小米開始佈局物聯網,先以

“投資+孵化”快速佈局物聯網,搶佔家庭物聯網市場。小米的戰略佈局,已經由由千億美元級別的手機紅海市場擴展到萬億美元級別的物聯網藍海市場。從最初的手機周邊產品,比如小米移動電源、小米插線板、活塞耳機等,到後來的智能硬件和生活耗材,比如小米手環、空氣淨化器等,小米生態鏈的業務不斷壯大,涉及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等。

小米僅僅用3年的時間就將其物聯網生態打造出了規模效應,截止2017 年底,小米IoT平臺聯網設備超過1億臺,平均日活躍設備超過1000 萬臺。

中國手機品牌“佔領”巴黎盧浮宮 這款手機曾沉寂四年

不煽情,也不雞湯,但國產手機的表現讓人大呼過癮

陳明永自信產品能在盧浮宮帶給全世界驚喜

任正非終能享受“一意孤行”做自主研發的讚譽

雷軍捧著上市回執單笑得像個孩子

…………

MADE IN CHINA被奚落了這麼些年

終於不再是自嘲和鄙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