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繁華褪去便只剩悲涼——從趙武靈王到趙主父

周顯王三十七年(公元前332),秦惠王派公孫衍(公孫衍,名衍,號犀首,後世也稱其為犀首)向齊魏倆國施壓,讓他們與趙國窩裡鬥,想借此破壞六國聯盟。趙肅侯怒不可遏,斥責作為聯盟之主的蘇秦,並請求他去說服燕國以遏制齊國。蘇秦前腳剛走,聯盟便土崩瓦解。趙國只好孤身抗敵,引決黃河水逼退齊魏倆國軍隊。

周顯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6年),趙肅侯逝世,趙雍即位,史稱趙武靈王,趙肅侯斷氣前留下肥義作為趙雍的輔臣。趙雍倒是很懂權謀之道,一上位便立即前去問候肥義。

當繁華褪去便只剩悲涼——從趙武靈王到趙主父

戰國時代,群雄並起、諸侯爭霸,誰都想脫引而出、一統天下。周王室早已名存實亡,以往的話,雖然衰微了,但仗著些許禮制倒還是可以裝模做樣地耍點小脾氣,但在禮制逐漸崩壞的戰國,為了繼續苟延殘喘的存活下去,就只能對各國的所作所為當作完全不知道的樣子,順便把屁憋到骨子裡去。在這種情況下,那真是個佔山稱霸、自立為王的絕好時機。實力強的早自稱為王了,周顯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韓、燕倆國也終於按捺不住,相繼稱王。惟獨趙國趙武靈王當時還不願意稱王,皇帝不急太監急,國人都挺為他焦心的,因為趙國若不自立為王,豈不是在身份上低人一等?對此,趙武靈王心雖有不甘但也很耐得住氣,但也只好憋屈著說:“沒有這種實力,怎麼敢用這樣的名分!”並命令國人都稱呼他為君。

周赧王五年(公元前310年),趙武靈王娶了吳廣的女兒孟姚為妻,冊封為惠後,非常寵幸她,生下了兒子趙何。趙武靈王即位時,趙國國力不強,受中原大國欺侮。林胡、樓煩等遊牧民族也不時騷擾,鄰境較小的中山國也時常進犯。這對於有雄心壯志,想要建立一番偉業的趙雍來說是是奇恥大辱。周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從執政至今已有十九個年頭,在此之前,其他諸國都已紛紛相繼變法,並都壯大了國力。這給了他很大的壓力,有種時不我待的感覺,到時別說一統天下,可能就連個小小的中山國都能把自己給滅了。再者,經過了這麼多年,國內不穩定因素該清理的也都清理了,內憂基本沒了,意味著就有了良好的變法環境,是時候著手變法強國了。

近年來中山國蹦噠的太厲害,雖然現在不足以滅了它,但敲打敲打予以警告還是可以的。於是,趙武靈王向北進攻中山國,一路攻到黃河,登上黃華山頂,與大臣肥義商議讓百姓穿短衣胡服,學騎馬與射箭。他說:“愚蠢的人會嘲笑我,但聰明的人是可以理解的。即使天下的人都嘲笑我,我也要這樣做,這樣的話,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一定能把北方胡人的領地和中山國都奪過來!”(這番話的意思是你肥義是聰明人,應該堅定不移的支持我,就算你反對也不行,反正我才是老大,這事我做定了,不懼任何阻礙。)因為他認為,士兵穿上胡服,再配上戰馬,作戰能力將成倍增加且機動性超強。況且,趙武靈王是個講求實際需要而不是一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於是帶頭改穿胡服。

中原這些所謂的文明人是向來瞧不起那些被稱作是野蠻人的胡人的,趙雍這種做法,自然受到了不少人的反對。公子成假稱有病,不來上朝。趙武靈王派人前去說服他,並以禮法言明:“家事聽從父母,國政服從國君,現在我向百姓宣傳改變服裝的政策,而叔父您不穿,我擔心天下人會在背後嚼我舌根,說我徇私情。治理國家要有一定的章法,但總以有利百姓為根本;辦理政事要有一定的常規,但執行命令是最重要的。宣傳道德要先針對卑賤的下層,而推行法令必須從貴族近臣做起。所以我希望能借助叔父您的榜樣來完成改穿胡服的功業。”公子成拜謝道:“我聽說,中原是在聖賢之人教化下,用禮樂儀制,使遠方國家前來遊觀,讓四方夷族學習效法的地方。現在君王您舍此不顧,去仿效遠方外國的服裝,是擅改古代習慣、違揹人心的舉動,我希望您慎重考慮。”呵呵,有人說:“儒生迂腐而又虛偽,文人空談而誤國”,大概說的就是公子成這樣的人吧。

當繁華褪去便只剩悲涼——從趙武靈王到趙主父

使者把此事回稟給趙雍。趙雍便親自登門解釋說:“我國東面有齊國、中山國;北面有燕國、東胡,;西面是樓煩,與秦、韓兩國接壤,正可謂是四面楚歌,如果沒有騎馬射箭的訓練,怎麼能守得住呢?先前中山國倚仗齊國的強兵,侵犯我們領土,掠奪人民,又引水圍灌鄗城,如果不是老天保佑,鄗城幾乎就失守了。此事先王深以為恥。所以我決心改變服裝,學習騎射,想以此抵禦來自四方的災難,一報中山國之仇。而叔父您一味依循中國舊俗,以改變服飾為恥,我想您已經忘記了鄗城的奇恥大辱,我對您深感失望啊!”這番話終於是把公子成這個愣頭青給說清白了,當然,釘子戶已搞定,政策便可徹底貫徹施行了。趙武靈王親自賜給公子成胡服,第二天他便穿戴入朝。於是,他正式推行“胡服騎射”政策,改革軍事裝備和作戰方法,接下來趙國因而得以強盛。

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帶兵進攻中山國,又向西攻打胡人。胡人的林胡王獻馬求和。趙雍回國後,分別派使者各自同時出使秦、韓、楚、魏、齊五國;命代相趙固主持胡人部落事務,召集胡兵。緊接著,周赧王十年,趙雍率軍進攻中山國,奪取三處要塞,又攻佔四城。中山國只好又另獻四城求和。

趙武靈王這個人和一般的君王不一樣,他對權利並不熱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和秦武王有得一拼,倆個人都崇尚力量。不同的是,趙雍喜歡帶兵打仗,並且每次都是身先士卒;而秦武王那簡直就是個純粹的肌肉男,親信重用的人也都是猛男,腦子一熱就跑去周王室的都城洛陽舉鼎,好測一測自己力量的極限,結果把自己活生生給“壓榨”死了。趙雍繼承王位,也許單純就是出於自己的使命,現在,趙國已步入正軌,該治理的治理了、該變的法也變了,自己已為趙國的強大之路奠定了基石;況且,他想我再呆在王位上也不一定能使國家更加強大,是時候著手去專心做我想做的事了。

同時,可能是愛屋及烏,他非常寵愛幼子趙何,想趁自已在世時立他為國君。這樣他兒子主內,他主外,一是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二是自己可親自率領文成武將去攻打西北胡人領地,好開疆擴土、壯大國力;三是不用多想,一個國家由倆個人同時治理,效率多高,趙國稱霸天下那簡直就是提在日程上的事;第四個原因自然是這是寵妾的兒子,我怎麼忍心讓他做臣子啊。唉,身為一個如此有作為的君主,誰能想到,他竟會有如此“聰明”的想法。

趙武靈王是個做事利落的人,從不拖泥帶水。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五月戊申(二十六日),趙雍在東官舉行盛大儀式,把國君之位傳給趙何。他屬下的大夫都成了朝廷大臣,又任命肥義為相國,併為國君老師,趙武靈王則自稱“主父”。

了卻這樁心願後,他感覺“自由”了。他便迫不及待地計劃從雲中、九原向南襲擊秦都咸陽,為了知己知彼,好一戰穩勝,他就扮作使者,前往秦國,想借此來偵察秦國地形及秦王的為人。他超強的特工能力並沒有讓秦武王覺察,秦武王事後才覺得此人相貌偉岸不凡,不像是臣子能有的風度,便急忙派人去追趕他,而趙主父一行已經出了邊關,經過一番盤問調查,秦國人才知道他就是趙主父,大驚失色。

當繁華褪去便只剩悲涼——從趙武靈王到趙主父

周赧王十九年(公元前296年),趙主父在西河會見樓煩王,接受了他的部隊。周赧王二十年(公元前295年),趙主父聯手齊、魏倆國滅掉中山國。他把平素為人驕橫、內心對弟弟趙何十分不服的長子趙章封到代,號稱安陽君,又派狂妄而又殘忍好殺的田不禮做趙章的國相。可以試想一下,當狼和狽相遇,二者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有一次,趙主父讓趙惠文王(趙何)朝見群臣, 自已在旁邊窺察,只見當哥哥的趙章反而俯首稱臣,無精打采地聽高高在上的弟弟趙何訓示,心中有些不忍。起初,趙主父定的太子是趙章,但在娶了孟姚以後,便直墜愛河,曾經連續幾年都不出宮上朝。孟姚死後,他對趙何的偏愛也逐漸減退,現在看到長子如此“悽慘”。於是想把趙國一分為二,讓趙章在代郡稱王,但這個計劃還沒有最後決定就被擱置起來。

周赧王二十年(公元前295年)的某一天,趙主父和趙王出遊沙丘,分別住在兩個行宮裡。謀劃已久的趙章、田不禮乘機率領門徒作亂,他們假稱趙主父的命令召見趙王,警覺的肥義替趙惠文王先進去查探虛實,自然是難逃一死。高信便與趙王一同抵抗,事先有所預料並做好準備了的公子趙成與李兌從國都邯鄲迅速趕來,發動四邑的軍隊入宮鎮壓叛亂。趙章敗退,逃到趙主父那裡,正所謂虎毒不食子,趙主父開門接納了他。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有野心的公子趙成、李兌當即橫下一條心帶兵包圍了趙主父的行宮。硬是果決強悍地殺死了趙章。但事情並未就這樣結束,公子趙成、李兌商議道:“我們為追殺趙章,竟包圍了主父的行官,如此大罪,要是撤兵回去,會被滿門抄斬的!”於是又下令圍住趙主父行宮,宣佈:“宮中人晚出來的殺!”。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宮中的人聽見命令後自然是保命要緊,誰還想誓死護主,便逃的個一乾二淨。

事後,又處死了趙章和田不禮的全部黨羽。而公子趙成擔任相國,稱為安平君;李兌被任命為司寇。可惜叛亂雖平、禍患依舊,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當時趙惠文王還年幼,政權自然都掌握在“護國功臣”公子趙成、李兌手中。

哪怕公子趙成、李兌的膽子再大,也不敢明目張膽的親手弒君。趙主父自然是被“安排”在了沙丘行宮內,想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卻不被准許,又得不到食物,想死呢又想到了好死不如賴活著這句話。或許他還並不知道當時國內的政局,幻想著會有人來救他,萬一風水輪流轉正好好就轉到了他身上呢?想我一世英名,豈可被餓死!不就是不給我吃的嗎,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捕捉幼鳥吃,看你們能拿我怎麼辦。三個多月後,或許是能吃到的與能吃的都被吃光了,他終於是餓死在了沙丘行官中……

當繁華褪去便只剩悲涼——從趙武靈王到趙主父

趙雍,有人稱他是趙國的彼得大帝,是唯一一個可能阻擋秦國統一天下的人,梁啟超甚至曾吹捧他為黃帝之後第一偉人。

呵,或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