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助力慢病管理

随着大众对慢性病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对慢性病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社会提供水平更高、针对性更强、体验更好的慢性病管理服务。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利用互联网助力慢病管理是大势所趋。在第九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县域慢病防治策略与模式论坛”上,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卫计局信息中心主任邹锐分享了游仙区互联网+慢病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助力慢病管理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卫计局信息中心主任邹锐

目前,基层的慢病管理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和症结:一是信息相对闭塞,筛查能力弱,管理效率低。二是管理方式非常被动,管理质量差。三是数据缺乏协同共享,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各自孤立。四是百姓获得感差,依从性低。

现在是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一个时代,如何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层的全科医务人员赋能,让他们多一些手段和方法,提高慢性病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我们游仙区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大力推行“三个一”工程,即一张功能全面的居民健康卡,一份真实完整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一个触手可及的家庭医生。目前,游仙区实际发卡量在全国的区县,无论是发卡数量还是持卡就诊率的数据都是非常靠前的。

二、建立区域内智慧医疗监控中心。根据四川省卫计委信息中心的统一部署,在基层医疗机构用统一的一套信息化系统,这样每一个居民的影像检查、检验报告等都能自动实时上传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里面,便于医生调阅,不仅方便了患者,也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还有助于医生为慢病患者提供个性化干预和精准治疗方案。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重点推出了签约电子化和服务智能化。通过政府采购招标,购买了很多智能化的健康检测的终端。这些采集终端的数据可以实时上传到智能家庭签约服务的管理平台,家庭医生则可以对签约对象的健康信息进行动态的、实时的、全面的掌握。

三、通过医联体协同,成立远程诊断中心,并建立了高级健康顾问专家库。通过互联网让优质医疗资源高效下沉,让百姓在基层医疗机构也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水平。二级医院以上专科、 主治以上建立高级健康顾问专家库。

到目前为止,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助力慢病管理,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得到了一些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1、拓宽了慢病筛查渠道,提高了管理率;

2、规范电子健康档案建设(临床医生参与电子健康档案基本信息的维护,重点人群的筛查,慢病的实时随访;基本公共随访体检中,发现健康异常的,及时推送给临床医生,便于临床医生尤其是家庭医生主动关注治疗);

3、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慢病管理的质量也大大提升;

4、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分级诊疗的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