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刷屏的“无还本续贷”是怎么回事

一文了解刷屏的“无还本续贷”是怎么回事

无还本续贷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据悉,无还本续贷是指在贷款到期前,银行依据对企业客户的历史数据以及行为评估,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自动续贷或延长贷款额度的使用期限。无还本续贷根本上是为了解决企业临时资金周转不过来,也就是解决小微企业的“倒贷”问题。通过直接续贷,省去了还贷再申请贷款的审批时间,解决了这段时间内企业为了归还贷款而产生的资金成本问题。过去,企业贷款到期后要先还款才能再贷款,无还本续贷打破了这一传统。

“无还本续贷”的来龙去脉

梳理“无还本续贷”,起源于2014年7月,银监会印发《关于完善和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银监发〔2014〕36号)

该通知明确规,对流动资金周转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又临时存在资金困难的小微企业,经其主动申请,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提前按新发放贷款的要求开展贷款调查和评审。银行业金融机构同意续贷的,应当在原流动资金周转贷款到期前与小微企业签订新的借款合同,需要担保的签订新的担保合同,落实借款条件,通过新发放贷款结清已有贷款等形式,允许小微企业继续使用贷款资金,实现新旧贷款无缝衔接。

此后,银监会和各地银监局又多次发文,调整考核指标,推动银行开展“无还本续贷”。

2017年,银监会印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7〕42号),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落实无还本续贷监管政策,制定内部配套制度文件。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基础上,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提高无还本续贷业务在小微企业贷款中的比重,并根据自身风险管控水平和信贷管理制度,自主决定办理续贷业务的范围。

同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合理设置流动资金贷款期限,研发适合小微企业的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产品。

银监会称,从银行业实践看,各类创新还款方式的贷款产品在缩短资金周转期间、降低融资成本、维护企业信用记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贷款到期后“无缝续贷”,平均省去10天-20天的“过桥”融资周转期。

如,某国有大行在统一授信额度内,根据小微企业客户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周转性流动资金需要,为客户核定一个可撤销的贷款额度,在此额度内客户可通过营业柜台和自助设备等渠道自主、循环使用贷款,期限最长三年。另一国有大行推出“循环贷”产品,一次性为优质小微企业核定三年期循环贷款额度,客户可在有效期内循环周转使用贷款。某股份制银行对年审制贷款的企业客户通过年审后自动进入下一融资时段,避免在央行征信系统中出现借新还旧、展期等不良记录。

无还本续贷,企业空手套白狼怎么办

允许无还本续贷,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个老大难问题。据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介绍,因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3年,银行一般不敢给它们发放中长期贷款(即期限在1年以上的贷款),只会发放短期贷款。

现实中,开办一家企业所投入的资金,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全都收回来,比如购置厂房、机器等,都是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很长。短期贷款到期了,资金还在固定资产里冻着呢,拿什么还贷款?

于是,过桥贷款出现了——中小企业主先筹集一笔钱,甚至借民间高利贷,先把银行贷款还上,等新的短期贷款贷下来,再还民间借贷。

过桥贷款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甚至有小微企业因为借了高息过桥贷款,银行续贷不及时,最后陷入财务危机,就此死掉。

按照原银监会的规定,借新还旧(借新贷款还旧贷款),或者需通过其他融资方式偿还的贷款,应被列入关注类贷款。划入关注类贷款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两方面负面影响,一是正常贷款比重下降,影响银行形象;二是关注类贷款要增提2%的专项拨备,增加银行成本。因此,一般各商业银行不会为中小企业办理借新还旧。

虽然无还本续贷本质上也属借新还旧,但因为它解决了企业过桥贷款的成本和风险问题,因此得到了监管层的认可和鼓励——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后,无需下调贷款评级至关注类贷款。

多地效仿推出无还本续贷 部分银行选择观望

一名上市股份行高管还指出,“无还本续贷”的盲目扩容,可能还存在“两高一剩”行业、非符合小微企业指标的中大型企业抢夺信贷资源的情况。这已有公开信息佐证。2017年5月25日的银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黑龙江银监局局长包祖明表示,目前对全省155户国有企业组建了债权人委员会,对生产经营暂时有困难的企业稳贷、增贷,创新运用无还本续贷政策,成功帮扶钢铁、煤炭等重点国有企业解围脱困。

通过民间借贷才能还款的企业已经是出现隐性风险的企业了,其实已经符合银行关注类客户标准。”有农商行分管小微的行长表示,“把这样的贷款划入‘正常’,其实相当于是掩盖风险,我并不认为这种做法可取,不应该让劣币驱逐良币。”

中小微企业贷款是世界性的难题。而此前,我国的银行业也做出过不少努力和尝试。由于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短,据说平均生存寿命不超过3年,因此,银行不太敢给他们发放中长期贷款(即期限在1年以上的贷款),仅会发放短期贷款。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很畸形的信贷结构。比如,以中小微企业重镇温州为例,其全部信贷中,短期贷款的占比从2005年开始一路飞升,2012年达到83%的峰值。

具体案例,可参考《人民的名义》里的蔡成功。

一文了解刷屏的“无还本续贷”是怎么回事

无还本续贷需加强信贷监控

首先,应对无还本续贷政策加以细化,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近期各地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办法,引导银行机构开展无还本续贷业务,并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这些制度都比较零散,缺乏统一标准和权威性,建议从更高层面出台具体细则,对无还本续贷进行严格规范。同时还要防止地方行政干预,严禁对“僵尸企业”、产能过剩企业等办理续贷业务。要明确重点支持的行业和企业,帮助目前暂时困难的企业尽快走出困境。

其次,加强监管考核,引导合规开展无还本续贷业务。监管部门要加大督导力度,促使银行机构尽快修改完善现有续贷办法,使其与稳增长政策和监管政策保持协调一致,切实解决小微企业续贷难问题。同时也要加大监督检查和处罚问责力度,防止借续贷之机掩盖不良贷款问题发生。

再次,创新信贷产品,满足企业所需

。各银行机构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实际情况,在监管政策允许范围内,研发针对性强的续贷产品,满足不同的小微企业需要。同时在把控好风险的情况下,不断扩大续贷范围,对于符合条件的中型企业、扶贫贷款、农户贷款等也要纳入无还本续贷范围,以切实降低融资成本,让无还本续贷政策惠及更多企业。

此外,各银行机构也要加强新发放贷款的管理,根据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确保贷款期限覆盖生产周期,避免人为因素造成贷款期限不合理问题发生。

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指出,无还本续贷有没有风险最关键的是取决于审核时是否严格到位。监管部门规定,对于无还本续贷的企业,必须满足一系列条件,经营生产各方面良好,确保续贷质量。但市场还是担心,银行实操过程中,可能会有道德风险或操作风险,怕银行拿这个隐藏不良。对此,惟一的方法,只是能监管层严加检查,尽可能加以杜绝。

其实,对于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五级分类问题,监管部门的政策非常明确,就是银行根据企业经营状况,严格按照贷款五级风险分类基本原则、分类标准,充分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正常营业收入、信用评级以及担保等因素,合理确定续贷贷款的风险分类,符合正常类标准的,应当划为正常类。由此可见,这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监管政策,符合我国稳增长、稳就业大局要求。

无还本付息对企业是利好的。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刘澄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无还本付息实际上是一种展期,减少还本付息的压力,对企业来说是利好的;对银行来说,避免一味抽贷或者还贷再借款给企业经营带来压力,减少企业借贷风险的同时,也减少银行的经营风险。

分析人士指出,无还本续贷某种程度上便利了企业,但是企业不能因此没有了约束。500金研究院院长肖磊认为,无还本续贷的优势在于,能够对一些资金压力比较大,但业务遇到困难的企业形成资金的支撑,让企业不至于背负过重的还贷压力。但是风险也比较明显,债务会延长,企业的负债意愿上升,更依赖于信贷资源,如果遇到市场萎缩,实际上成为坏账的概率增大。

为了防止无还本续贷带来的风险,在肖磊看来,监管部门应该从专业的角度看待这种业务类型,需要做新的数据监测和风险追踪,因为这个业务具体的执行方是金融机构本身,监管层面实际上还是比较被动的,只能规模上加以限制,其他的可能很难做到具体的指导或细则性安排。

刘澄进一步指出,监管部门不能放松对企业的监控,应制定无还本续贷的相关细则、细化标准、续贷前提条件、监管措施等,进一步降低无还本续贷可能带来的风险。无还本续贷的基本原则是疏解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困难,对实体经济实质性的利好支持,中小微企业要利用好这种政策,积极改善财务状况,实现固本强基。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中心特聘研究员王剑指出,这是过去几年银行业和监管层一起处理各地的中小微企业信贷问题时,探索出来的一种做法。“无还本续贷”有没有风险,其实最关键的是取决于审核时是否严格到位。银行实操过程中,可能会有道德风险或操作风险,怕银行拿这个隐藏不良。对此,唯一的方法,只能是监管层严加检查,尽可能加以杜绝。

各地银监局推出相关政策,改革考核激励机制

安徽银监局2016年引导银行宣传无还本续贷创新产品,办理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及其他无还本续贷等小微企业创新产品。福建银监局设置“无还本续贷笔数占比”和“无还本续贷金额占比”等两个监管考核指标,并确立两个考核指标年增长5%以上的工作目标;要求银行业机构建立“续贷企业名单制”管理制度,推动银行业机构续贷业务实现“增户扩面”。厦门银监局2017年7月表示,辖内已有18家中资商业银行推出年审制、转贷、循环贷等“无还本续贷”产品,累计服务客户3619户,贷款金额108.47亿元。

2018年2月,海南银监局发布《关于海南银行业降低实体经济企业融资成本优化融资环境的指导意见》,要求降低资金周转成本。大力推动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无还本续贷政策落地,适度扩大续贷政策适用主体范围,要逐年扩展无还本续贷业务。积极推广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等贷款产品和服务方式,有效减少企业为贷款到期先还后贷而进行的转贷、过桥等融资成本。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实际用款需求,优化融资方案,灵活设置贷款期限,降低企业资金周转成本。

2018年7月,河北银监局发布消息称,在全国首个出台《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续贷业务的指导意见》,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用新发放贷款结清原有贷款,彻底缓解小微企业“倒贷”之痛。小微企业申请续贷则应符合以下条件要求:生产经营状况正常,具备可持续经营能力和市场前景;信用状况良好,还本付息积极、主动、按时,未有恶意欠息欠贷行为和不良记录;原贷款资金用途符合贷款合同约定,未发生挪用行为;贷款投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信贷政策,符合去产能、治污染的国家和我省政策要求;申请续贷的期限、金额均应不超过原贷款合同约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