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战争三部曲-《战马》

摘要:《战马》是一部没有错误的电影,无论什么样的观众,都能从其中看到闪光点。对于斯皮尔伯格这种级别的导演,他失手的几率已经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如果一定要挑剔,本片的缺点可能就是做的太完美了,以至于它损失了一种让观众可以长久铭记它的力量-《第十放映室》。

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战争三部曲-《战马》

对于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无需再多介绍。两次荣获奥斯卡金像奖,同时驾驭商业电影兼具电影深刻思想性的“电影织梦者”。《大白鲨》、《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等被全球广大影迷们熟知。本片上映于2011年,在2012年奥斯卡上6项提名。尽管遗憾没有获奖,但影片气势恢宏的配乐,烦人肺腑的故事,文艺史诗的气场深深涌动观众的心潮。

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战争三部曲-《战马》

原著小说

在推荐此片前可以饶有兴趣的了解下原著英国迈克尔•莫波格所写的同名小说-《战马》。在拍摄影片前《战马》已经享誉世界,并多次改编成影视剧、舞台剧和歌剧。作为善于写儿童文学的迈克尔•莫波格想写一部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品,一直并有合适题材而苦恼。直到有一天他在一间酒吧里和一位老兵聊天,老兵谈的的不是他的辉煌战绩和同生共死的战友,而是那些让老人眼里充满泪水奔赴战场的英勇战马。战马,这个充满力量的词语,瞬间让莫波格有了创作冲动。

莫波格在了解战马的调查中,得到了一串震撼人心的数字。仅在一战中,就大约有一百万匹马与英军一起投入战场,九十多万匹马死在了战场上,战争结束时活下来的只有六万两千匹马。他发现,战马不分阵营,是所有士兵共同的牵挂,不管是德国兵,还是英国兵,对战马都没有区分对待。战马为人类自己挑起的战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也承受了难以磨灭的苦痛。这是一个需要被讲述的故事,莫波格期望更多人知道马的故事,不要忘记它,不要忘记那场战争。1982年,莫波格完成了小说《战马》,事实证明这是一部伟大的巨作,影响深远。

影片故事

《战马》故事跨度不大,开始于1914年至一战爆发。,1914年,一位酗酒的农场主为了与人赌气,花了三个金币买了一匹不会耕地名叫乔伊的小马。它与农场主的儿子艾伯特成了好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好景不长,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艾伯特的父亲因为急需用钱,把乔伊卖给了军队用作战马。艾伯特很伤心,他发誓长大了一定要参军去找回乔伊。乔伊参战中经历了几任主人,命运随着战火沉浮。最终历经匪夷所思的命运,艾伯特找到了生命危机的乔伊并随着战争的结束,一起回家。

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战争三部曲-《战马》

‍马和人一样陷入战争漩涡不能自已。‍

这部斯皮尔伯格的战争三部曲,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展现冷酷的战争血腥,某些段落不乏动人的内敛克制。比如那段机关枪对这迎面冲锋的骑兵,前一个镜头拍骑兵突进,后一个镜头只剩下空马奔驰。

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战争三部曲-《战马》

汤姆·希德勒斯顿饰演的上尉。

再比如逃兵兄弟被枪决,恰恰被缓慢落下的风车页挡住,艺术化处理反倒平添几分诗意。

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战争三部曲-《战马》

为了保护弟弟做了逃兵被枪决的兄弟俩

整个影片的基调是斯皮尔伯格一贯式的恢弘深刻。其幕后班底配乐、摄影、剪辑基本采用御用搭档,加上本事就伟大的巨作原著,确实是一部无可挑剔的佳片。在兼顾娱乐性和史诗性,商业巨制和文艺情怀,我想无人出其左右斯皮尔伯格。当影片中马肆意狂奔在无人区被铁丝羁绊的时候,是斯皮尔伯格一以贯之的,引导我们对战争难以磨灭阴影的反思与哲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