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一30年鍬把剷出的平安路!

在大別山腹地,一條旅遊扶貧快速通道在山林間蜿蜒,串聯著大別山的黃金旅遊資源。風景如畫的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就坐落其間,吸引著成千上萬遊客慕名而來。車在路上走,人在畫中游。為了讓遊客舒心投入大自然,暢遊“天然氧吧”,為了讓山區群眾便捷安全出行,與城市互聯互通,一群甘當鋪路石的公路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默默守護著這條美麗的“天路”。

六安一30年鍬把剷出的平安路!

常年負責養護天堂寨旅遊通道的是市公路管理局金寨分局燕子河中心道班,不久前被授予六安市“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六安一30年鍬把剷出的平安路!

群眾的安危放在前面

中等個頭,紫紅臉膛,短頭髮,穿著淺藍色的工作服,衣袖角有些溼泥,他扯了扯又拍了拍,好讓衣服顯得整潔些。採訪王秀坤時,他剛從路上巡查回來,面對我們幾個“不速之客”的造訪,顯得有些拘謹。

去年6月30日晚,暴雨傾盆。道路受阻、停水斷電、通信中斷,2000多名遊客在天堂寨景區“失聯”,一場救援行動大幕就此拉開。洪水沖毀了通往外界的公路,沿途山體滑坡、泥石流等險情不斷,天堂寨景區成了“孤島”。修通公路,就是打通“生命通道”!沒有命令,沒有動員,王秀坤和大家簡單交代後,身先士卒衝到搶修一線。4個日夜連軸工作,沒有通訊信號就徒步二十多公里,蹚山洪、踏泥濘瞭解第一手汛情,沒有工具就用肩膀在洪水中扛走坍塌的山石和大樹。他帶領全班職工冒著被滾落山石砸中、被激流沖走的危險,一處一處清理塌方、一段一段疏通邊溝,全身被雨水淋透了,沒有一個人畏縮退卻。終於,7月4日下午4時左右“燕天路”搶通,得知所有遊客順利撤離後,體力透支而虛脫的王秀坤坐在路邊石頭上就睡著了。

30年鍬把剷出平安路

在道班裡養路工胡志才“身兼數職”,髒活累活總是搶著幹,大家都說他對自己“小氣”,可是對別人“大氣”。一把鐵鍬不知道換了多少鐵鍬頭,卻總是捨不得換掉鐵鍬把。這根跟了胡志才30年的鍬把剷出了平坦的公路,也丈量出了他與大山裡這段路的深厚感情。

六安一30年鍬把剷出的平安路!

六安一30年鍬把剷出的平安路!

“只要這段公路還需要我,能幹多久我就幹多久。”胡志才本該到了退休的年齡,可是考慮到工作需要,組織找他談話希望他能夠繼續在崗位上工作些時候。老胡一口答應下來,不顧愛人和孩子的勸阻,在本該退休了的第二天早上又扛起心愛的鐵鍬上路了。“我就覺得走在自己養護的路上心裡才踏實。”曾經有當地的老闆找到有A1駕照的胡志才開出高薪,想讓他能夠脫身來幫自己開車,胡志才一口回絕,他說自己對公路的感情不是可以用錢來衡量的。

胡志才樸實又熱心腸,廚藝也好,心甘情願地挑起了“火頭軍”的擔子。同事們每個人喜歡吃什麼,家裡有什麼事,他都會操心在前面。每天早上老胡總是起得最早,忙完了養護工作外,他總要抽出時間去摘新鮮蔬菜,採野生的竹筍。道班旁邊有一股山泉流過,每到中午和傍晚時分,三五個同事圍著老胡一起摘菜、洗菜、談天說地,成了大夥一天中美好的休息時光。

道班裡有個“小皮球”

養路工的工作是辛苦的,2005年,招工進入道班工作的女同志臺運平一干就是十幾年。臺運平是葉集人,愛人在外地工作,因為沒有人照顧,只好把當時才6歲的孩子帶到道班,吃住在道班宿舍。小小年紀的濤濤天天跟著媽媽一起上班下班,成為了這個道班裡最小的“養路工”。

有一年夏季,臺運平及工友巡查時發現,暴雨導致路段大面積溜方,山上大石滾落佔了整個車道,道路被堵塞。若不及時處理,會給過往的車輛造成安全隱患。路面上的沙石泥土堆到腳踝處,夾雜著玻璃碎片,情況緊急她和工友們就立即投入路面清理工作,清理完路面已是中午時分。才發現小濤濤雙腳滿是傷痕的,坐在路邊啃著大饃。“媽媽,我餓了,看到你忙我就先吃了。”看到大家忙完工作,懂事的小濤濤才告訴媽媽自己餓了。臺運平一陣心酸,抱著小濤濤連誇他懂事。

平時忙碌時候小濤濤就跟著媽媽一起在路上,大家在忙著手頭的工作,小濤濤也跟著後面跑來跑去。送個東西,拿個物料。閒暇有時候大家也會輔導輔導作業,或者帶著小濤濤抓魚釣蝦,道班裡也因為有小濤濤增添了許多的歡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