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鐵律|韓啓德: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篩查,很可能害了自己

名醫鐵律|韓啟德: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篩查,很可能害了自己

名醫鐵律|韓啟德: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篩查,很可能害了自己

名醫鐵律|韓啟德: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篩查,很可能害了自己

名醫鐵律|韓啟德: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篩查,很可能害了自己

▲韓啟德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九三學社中央主席

致中文化按+

“現在很多人談癌色變,都希望‘早發現、早治療’。人人都去檢查,健康體檢都要帶上癌症指標的檢查,這個真的有用嗎?”

名醫鐵律|韓啟德: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篩查,很可能害了自己

1

有些癌症篩查出來,死亡率也沒降

名醫鐵律|韓啟德: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篩查,很可能害了自己

這是韓啟德院士在2016年“醫學與人文高峰論壇”上的演講,“我並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篩查,因為早期篩查出癌症後,其實死亡率也並沒有降低,這樣的檢查其實意義真的不大。”

在這裡,韓院士用多個國家的權威調查來舉例:

01 前列腺癌案例——檢查半天患癌的人反而增多了

“美國有一個研究,76000例病人,55-74歲的男性,一半人每年測一次前列腺癌檢查,同時另一半人不做檢查。一段時間後結果是篩查組發現前列腺癌每1萬人是108人,不做檢查組只有97人/萬人,也就是說前列腺篩查以後發現的病人多。但是13年以後這兩組檢查和不檢查,死於前列腺癌的人沒有任何差別。”

02 乳腺癌案例——檢查不檢查對存活時間沒有影響

還有個例子很轟動,加拿大的專家在2016年公佈了一項研究結果,他們以近9萬個40歲以上女性為樣本,一半女性每年做一次乳房鉬靶X線檢查,另一半不做,結果發現,最初五年每年做檢查的這一組檢測出666名癌症病人,另一組是524個癌症病人,病例增加了27%,但是死亡率沒有差別。也就是說四十歲以上的女性每年做一次檢查,對她死於乳腺癌沒有任何影響。”

03 肺癌案例——篩查和不篩查死亡率幾乎沒差別

美國有一項針對45萬人的大樣本研究,做各種篩查辦法和不篩查比較,發現每年做X射線胸片和不篩查的兩組人死於肺癌的幾率幾乎沒差別,每年做兩次以上高頻度的X射線胸片檢查的這一組,肺癌死亡率反而增高。

由這麼多個數據佐證顯示:即使做癌症篩查,檢查出癌症的人,和沒有做癌症篩查、幾十年後同樣死於這種癌症的人,存活時間大致是一樣的,死亡率也是一樣的。換句話理解,也就是你檢查忙活半天、經歷了各種手術治療後,依然沒能延長自己的壽命。

名醫鐵律|韓啟德: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篩查,很可能害了自己

2

“早發現、早診治”真的立了大功?

名醫鐵律|韓啟德: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篩查,很可能害了自己

過去二三十年,新技術大量湧現,基因檢測、CT、彩超等能對一些疾病進行“早發現、早治療”,但“雙早”的實際效應及其誘發的新問題,正引起學界反思。

韓啟德院士談到,這些年,我國癌症發病率顯著增高,2013年與1990年相比,癌症新發病例數增加81%,其中肺癌由26.2萬到59.4萬,增加1倍多,乳腺癌由9.8萬到26.6萬,增加近2倍,前列腺癌增到5倍。

20多年,癌症增長那麼多,可能的原因有人均壽命延長導致生腫瘤的機會相應提高、生活方式改變、環境惡化等。

韓啟德則提出另一種可能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是發現了更多沒症狀、在原有條件下不能發現的、進展很慢或不會增長的“早期癌症”“懶癌”?

有的癌症真的會自己“消失”,韓啟德院士認為,根據大量數據分析來看,癌症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快速型:“體檢怎麼都查不出來,一旦查出來在極短的時間內沒救,比如大部分食管癌、胰腺癌。”

第二類是漸進型:就是從慢慢變大到死亡,早期檢查出來後,做手術治療以後有治癒的希望。比如結腸癌、子宮頸癌,這種篩查效果好一些。

第三種是自愈型: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有相當一部分癌症發展是很緩慢的,或者就不變,或者它就消失,就像我們得過肺結核和肝炎的人自己沒發現而已。我們可能要根據不同的情況決定是否做篩查。

名醫鐵律|韓啟德: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篩查,很可能害了自己

3

檢查半天,很可能我們害了自己

名醫鐵律|韓啟德: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篩查,很可能害了自己

醫學人文學者說,早發現的手段就是運用現代技術進行大面積人群篩查,即“大海撈針”的辦法,對它的耗費與效益比有待商討。

2008年和2009年,北京市政府投入2億多對全市133萬婦女癌症篩查,宮頸癌篩查75萬例,確診宮頸癌72例;篩查乳腺癌57萬例,確診乳腺癌241例;其他婦科腫瘤17例。

“以此推算,對全國婦女進行兩癌篩查,國家能否承擔得起?” 除了耗費與效益評估,更難的是查出後怎麼辦:

01 手術切除=白挨一刀

如果進行早期干預,比如切除早期病灶或基因調控,但其中很大部分最後並不演變為重症的人等於“白挨一刀”。

02 定期檢查=自我傷害

如果隨訪觀察,長期多次CT等檢查對人體會帶來傷害。

03 心理負擔=誘發病灶

更要命的是還有心理負擔這個難題。一些癌症會潛伏10年甚至20年,而早期篩查出來的人帶著“癌症”的帽子,將揹負難以預知的心理陰影,這也可能誘發機體病灶發展、變化。

名醫鐵律|韓啟德: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篩查,很可能害了自己

4

21世紀我們需要重新看待癌症

鑑於現代科學手段能早期發現在乳房、前列腺、甲狀腺、肺等器官上的變異,這種變異並不一定最終發展成為癌。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一個頂尖工作組在2013年《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發文,呼籲能有一個21世紀的癌症新定義。他們的出發點是:第一,消除人們心理和身體上的負擔,第二,避免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

在韓啟德看來,對早期發現的“癌種”,不能採取“寧可錯殺一百,也不放過一人”的輕率舉措。

“我不建議人人做普遍的癌症篩查,你有什麼症狀可以有針對性地檢查,如果身體無恙就別去檢查,否則本來好好的,被過度檢查、過度治療,反而出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改變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條件對於健康更有益。

韓啟德院士認為,醫學界應加強研究,縮小篩查範圍和干預範圍,“有些人不太可能就別查了,有些疾病我們把它更侷限到高危的人群來查。”二是多種危險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主要針對危險基數程度比較高的人群採取干預措施。比如10年死亡率30%,去幹預後降低了30%的話,那麼100個人裡面有9個人受益。■

名醫鐵律|韓啟德: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篩查,很可能害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