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圖繪畫機器人正式上線,「美工」爲何也玩起了AI?

如今,AI籠罩著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幾乎每一場科技發佈會都可以見到人工智能的身影,如果哪一家科技公司在今天還沒有佈局AI,都不好意思稱自己為科技公司,因此大批的中小互聯網及科技公司紛紛佈局AI。

美圖繪畫機器人正式上線,“美工”為何也玩起了AI?

然而在國內AI還是以BAT三家互聯網巨頭為主戰場,外人想要進入AI異常艱難,但也不是沒有任何機會。在AI的佈局上,BAT都是廣撒網式的橫向發展,而在細分、垂直領域BAT還無法顧及。因此中小互聯網及科技創業公司紛紛佈局AI的細分領域以便能夠在AI上佔有一席之地。就連一向搞藝術,一向低調的美圖公司也開始玩起了AI。

美圖大力發展AI,藏有玄機

2017年11月3日,美圖公司公佈了美圖影像實驗室MTLab的2個重要AI技術成果:繪畫機器人Andy和機器重建圖片技術,而繪畫機器人將很快在美圖秀秀上使用;機器重建圖片技術,未來則可應用到虛擬作圖、試妝、試衣等等場景中。

美圖繪畫機器人正式上線,“美工”為何也玩起了AI?

雖然美圖公司於2008年才正式,但在2010年就已經成立了AI技術研發中樞美圖影像實驗室MTLab,之後AI技術迅速發展。因此這並不是美圖公司首次在AI上發力,早在幾個月前,2017年的5月27日,在北京拉開序幕的全球機器智能峰會上,美圖影像實驗室MTLab就展現出了其實時人臉定位點技術,包括單圖人臉3D重建技術、圖像增強、分割及風格化的技術,還有會思考的美顏算法,以及美圖的實時化妝技術。

僅僅時隔半年,美圖公司就又公佈了AI技術成果,同時還發布了採用了由MTlab研發的人工智能技術手機“美圖V6”,如此頻繁的發佈AI技術成果,是美圖急於對AI的大肆佈局,還是隻是巧合?

然而筆者卻發現了另外的玄機!

美圖嚐到了AI帶來的甜頭,瘋狂的佈局AI

一直以來,美圖公司的盈利情況大部分都是出於持平或虧損的狀態。日前,據美圖公司公佈的2016年上市後首份財報顯示,美圖2016年度的營收為15.79億元,同比增長112.8%,年內虧損淨額為62.609億元,2015年度全年虧損為22.176億元。

美圖繪畫機器人正式上線,“美工”為何也玩起了AI?

而導致出現這種尷尬局面的導火線就是以美圖手機為主的智能硬件。美圖手機佔據了美圖所有業務90%以上的份額,然而美圖手機在市場上佔領的份額卻非常的少,其市場佔有率幾乎小到第三方調研機構忽略不計。據不完全統計,三年多的時間裡,美圖總共才只銷售134萬臺手機,與華為相比,銷量僅為華為的1.34%,雖然還有手環、手錶等智能設備,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此時的局面留給美圖的只有兩條路選擇,

要麼奮力一搏、流轉乾坤;要麼迅速改變策略,尋找新的出路。而第一條路似乎不太行的通,連續的虧損已經讓美圖沒有精力、更沒有金力再去搏一把,那麼只有尋找新的出路。美圖的另一個業務,廣告和互聯網增值服務成為了唯一的選擇,加上其成立的美圖影像實驗室MTLab中AI技術的大力應用,讓美圖嚐到了AI帶來的甜頭,因此開始了瘋狂的佈局AI。

據美圖方面表示,美圖手機是美圖在商業化嘗試的開始,也是美圖往軟硬結合方向探索的開始,即AI和智能硬件,未來硬件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會下降,線廣告和互聯網增值服務的收入佔比已經在上漲,這將是長期趨勢。同時根據2017年的中報顯示,美圖公司在經過調整後的淨虧損大幅收窄至人民幣3320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87.0%。

美圖的AI發展之路沒有表面上看的那樣樂觀

雖然美圖在AI上面嚐到甜頭,並且就目前來看似乎非常順利。但是如果我們拋開短期的盈利數據,從整個大的環境和技術上看,美圖的AI發展之路好像並沒有那麼樂觀。

美圖繪畫機器人正式上線,“美工”為何也玩起了AI?

就繪畫機器人來說,美圖並不是第一個嘗試的人,AI的引領者Google在2012年就已經推出了名為Sketchbots的繪畫機器人,同時在2016年初的巴塞羅那世界移動大會(MWC)上,也展示了一款有趣的繪畫機器人,只需要花上5分鐘就能夠完成一張人物肖像。不僅Google,在國內,2015年的上海世界移動大會上,華為也曾展示過與此次類似的繪畫機器人。而這些公司無論在AI技術的成熟度、還是場景應用實施上都是勝過美圖。

在短時間,美圖必然會處於AI高速發展的狀態,但是一旦度過虧損期走入穩定,就很難在有長足的優勢。“美圖一直都會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而且未來會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美圖公司創始吳欣鴻的這種期望,或許任重而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