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农产品电商三大难题,只有5%的农人成功解决

小马哥有话说

在农业相关领域,农产品电商发展迅速,其不单加快了农产品市场的流通,还对农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同时也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今天义田农学院研究员小马哥为您分析农产品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农产品电商发展动力

近年来,我国在农产品电商方面发展迅速。2016年我国农产品期货交易中有40%是通过线上交易的方式完成的,农产品大宗商品交易量大约占整个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总值的40%。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2200亿,相比2015年的1500亿增加了46%。国内各类农产品电商园区达到200家,占各类电商园区的12%。生鲜类农产品电商交易额达到1000亿元,比去年增长80%。

分析|农产品电商三大难题,只有5%的农人成功解决

而且,近十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将重点放在了“三农”问题上,更是出台了很多与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的政策,如《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颁布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规范(试行)》和《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指引(试行)》等文件,都表明了政府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重视。

二、农产品电商发展问题

在看到我国农产品电商快速、蓬勃发展的同时,义田农学院研究员小马哥也注意到在当前的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

商品标准化程度低

农产品因其自身的生产特点和产品属性,不同产区出产的同类农产品品质本身就有差异,加上生产过程各产区不同,栽培和大田管理水平农户与农户之间都存在很大差异,这些都导致了不同生产主体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加之缺乏统一的产品分选标准,因此导致了在当前阶段我国农产品线上销售的时候,出现了产品品质不一,同批次商品间个体质量差异大,甚至是以次充好,或者假冒同类产品的情况。给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分析|农产品电商三大难题,只有5%的农人成功解决

产品标识不规范

我国农产品产区分布较广且种类繁多,不同产区所生产的农产品不仅产品直观外形差别很大,而且在营养价值等方面也都存在不同。很多农产品没有经过正规的检测与检疫就直接上线销售,不仅在包装上无法说明产品性状,而且也缺乏安全、合格的商品包装。导致了容易误导消费者,以及出现问题后消费者维权困难等情况。

缺乏专业人才

农产品电商再运行和维护过程中,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这些人员不单要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知识,还要熟悉农业生产、有农产品相关的销售经验。而当前除了部分较大的农产品电商平台有一定的人员配备外,更多从事农产品线上销售的人员,都是农业生产者,这些人虽然熟悉农业生产,但是缺乏相关的网络技能和知识,这些都制约了农产品电商的发展。

三、农产品电商品牌化选择

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广、产品丰富、差异性强。各地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都各有不同。这些都为农产品品牌的打造提供了独特的优势。针对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打造农产品品牌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产品标准化

农产品品牌的打造中的重要内容就是制定相关的生产、管理标准,从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入手,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标准来为产品品质提供一定的保证。同时还要根据产品自身的特性,参考科学的分类参数,结合科学的分类方法对产品进行等级划分,同一等级的产品在外形、品质等方面都较为相近。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无法自行分选商品而出现的产品品质不一的问题。

农产品品牌提供农产品溢价

在当前的农产品电商竞争中,大量的商家在销售着同质化的产品,一方面产品自身特色无法凸显出来,收益率低,另一方面消费者也无法将这些产品区分开来,导致了在消费中的盲目与顾虑。有了品牌的农产品就可以凭借其自身品牌来将自己与其他竞争者区别开来,在提供标准、安全、可追溯产品的同时也像消费者传递了附着在产品上的价值观念,让消费者既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想要购买的商品,也能在消费的同时能获得独特的价值感受。因此有了品牌的农产品也就不必再受到低价竞争策略的影响,从而实现自身产品的溢价。

农产品品牌推动人才积累

同时,在农产品的品牌打造过程中,让农产品生产者更多的接触到农业生产以外的知识,可以提高其知识积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者的综合素质。此外随着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不断深入,获得了品牌溢价的生产者也更有动力去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提高了当前从业者的人力资本。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人才投入到农产品电商的行业当中,从而提高了整个农产品电商领域的从业者知识水平,为行业今后持、快速的发展提供人才积累。

义田农学院作为农场经理人第一成长平台,专注于农场经理人培养、就业和终身服务的成长,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和农产品电商的不断完善和向前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