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情景喜剧为什么在当下难以存活?

喜剧难写。

从小处来看,难在“三分钟一个笑料,五分钟一个高潮”;从大处来看,是滋生笑料的特殊情境,如何与所有人的笑点对接。

回看国产情景喜剧,取胜法宝一直是地域与地气。而今,国产情景喜剧前路渺茫,此题材究竟如何创作,才能迎来“翻红”之际?


作者|洛弟

这两天搁豆瓣上,闲不喽嗖的豆友又给长春那嘎达老牛家整火了。

2002年,达达杀猪菜老板牛小伟,和龙泉山庄董事长刘老根,给全国(guǒ)人民整了份儿东北话十级证书。

贫出天际的损sǎi台词,让《东北一家人》在社交媒体以表情包形式,再度流传。

可表情包和金句,救不了自《武林外传》之后,就陷入原创真空的国产情景喜剧。

国产情景喜剧为什么在当下难以存活?


1

曾经的好时代,是地气带来的


《东北一家人》播出在梁左逝世的第二年。

从1993年《我爱我家》起,导演英达和编剧梁左的组合,就是主情景喜剧沉浮的“姆们”。

生在大院里的北大中文系毕业生梁左走后,英达的情景喜剧创作视野,离开了四九城。

国产情景喜剧为什么在当下难以存活?


《我爱我家》拍摄现场的英达与梁左

《东北一家人》把出京第一步,迈到了长春老工业基地家属院。

这里有一辈子苦干,退休后无事可做一肚子牢骚的老车间主任,和操持一家大小,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太太。

国产情景喜剧为什么在当下难以存活?


也有国企改制下岗潮后,无法子承父业的老小子老闺女,零花钱还指着老爹给。

国产情景喜剧为什么在当下难以存活?


干保险的前女婿,作为全家跟外界接触最多的人,则是公认的大忽悠二流子,油嘴滑舌不靠谱。

国产情景喜剧为什么在当下难以存活?


他们习惯的一切是在远去,可这样的生活环境,也俨然是个独立星球。

这种特定地域特定时代,形成的特定文化,容易有戏——

1997年的《新72家房客》,让严顺开、吴媚媚、王双庆一班滑稽戏演员,搬演上海弄堂的“白相”,对英达来说,已经是次成功的实验了。

《东北一家人》播出后,延续了英氏喜剧在上个世纪的影响力。

全国人民看到东北居民楼道里,冬天依然堆着成垛的大白菜,也都知道了马葫芦盖是啥玩应。

而在东北人眼里,下岗之后啥啥不会天天瞎琢磨的牛小伟,和职高毕业靠爹妈养活的牛小玲,一直在剧集播出数年后,还是当地小青年的普遍常态。

国产情景喜剧为什么在当下难以存活?


此后三年,英达依旧高产,但真正复制了跨地域影响力的,是2004年的《西安虎家》。

他的时代,与地域性情景喜剧的扩展,也差不多暂停在这个时候。

2

没有地域,就没有情景喜剧


2006年1月2日起,国产情景喜剧的一切过去,都步入历史。

那晚在中央8套播出的《武林外传》,把同期所有情景喜剧压到翻不了身。

国产情景喜剧为什么在当下难以存活?


此时,BBS、QQ、贴吧的普及高峰,选秀节目的全民迷狂,把人们对庶民文化的创造力推上一个新台阶,也让地域隔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扁平化。

《武林外传》不再仅仅聚焦于一时一城一群人的生活,它呈现并解构的,是一种整个华人圈共通的文化现象:武侠。

国产情景喜剧为什么在当下难以存活?


以往国产情景喜剧擅长的地域文化,倒还留了点儿。

这次不再是上海一条巷东北一家人,而是五湖四海的同福客栈。

“额滴神呐”的佟掌柜、自带福建话发嗲效果的小郭、操着东北口音犯贫的老白,跟上海“小男人”秀才挤在一起。

南腔北调百里不同俗,成了一句空白。

国产情景喜剧为什么在当下难以存活?


《武林外传》作为情景喜剧的成功,连尚敬和宁财神自己都无法复制。

此后的国产情景喜剧,唯二的爆款是《家有儿女》与《爱情公寓》。

里面除了几句京片子和上海话,地域性已被磨得微乎其微——

《家有儿女》曾被批评“不像现实中国的亲子关系”,《爱情公寓》则根本是坐集装箱走私来的舶来品。

国产情景喜剧为什么在当下难以存活?


《爱情公寓》为国产情景喜剧注入了偶像剧气息,最大的后果,倒不是培养了一群进电影院交智商税的小可爱。

而是这种气息,把情景喜剧原本老少通吃的观众群,划得只剩下年轻人。

从此,国产情景喜剧的门第也就逐渐败落了。

时隔多年,国产情景喜剧硕果所剩无几。

高亚麟的《伙头军客栈》试图复制《炊事班的故事》情怀,却被不够情景喜剧的拍摄手法,和胡乱煽情的低级剧本败坏了。

至于《炊事班的故事》和《武林外传》的导演尚敬,他的下一部作品是古龙小说改编的《欢乐英雄》。

喜剧还是喜剧,但是不是情景喜剧,不好说。

3

无法照搬外国,请至少回归本源


回看国产情景喜剧,取胜法宝一直是地域与地气——

方言喜剧,曾是无数人的美好回忆。

全国二十多个省,不知有多少孩子在暑假换台换到四川卫视,看过《傻儿师长》《假打外传》,认识了樊傻儿和李beibei。

就算听不懂“把我嘞洋碱咬个缺缺”,起码也学会一句“贝妮玛德斯”。

国产情景喜剧为什么在当下难以存活?


至于《老娘舅》《外来媳妇本地郎》,影响力哪怕没出方言区,小囡细路们也早习惯了它的存在——

不一定看,但它哪天真没了,也是件大事。

这也暴露了本土方言喜剧观众的局限:也许还在看的,只有会听不会说普通话的老人家了。

而更广博的情景喜剧,则连奉承年轻人的机会都快没了。

《东北一家人》成了豆瓣快乐源泉,可金句和表情包产不出好剧来。

国产情景喜剧为什么在当下难以存活?


南方题材的情景喜剧,似乎出不了各自省市。

北方方言题材里,仍然存活的,能让人记起的,似乎只剩下那套“只要刘能和谢广坤不死就能一直拍下去”的《乡村爱情》。

我们有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去对另一片土地体认,鸿沟与断层却日益牢固。

此时我们才发现,曾经的高级幽默,被留在了北京市崇文区傅老局长家里,和达达杀猪菜小酒馆门口。

国产情景喜剧为什么在当下难以存活?


原有的一时一地一群人,来自不同世界的间离感,依然是快乐源泉。

不论《东北一家人》里的厂区,还是《武林外传》里的江湖,都真真切切发生在身边——

就像《生活大爆炸》的极客世界和《老友记》里的纽约出租房。

哪怕英国人拍出庙堂之上的《是,大臣》,也让素来不待见政府的老百姓“明白”:

合着我们身边这些傻缺决策,还真是一群二货做出来的。

国产情景喜剧为什么在当下难以存活?


喜剧难写,从小处来看,难在“三分钟一个笑料,五分钟一个高潮”(卜万苍语)。

从大处来看,是滋生笑料的特殊情境,如何与所有人的笑点对接。

一座城市的笑话,讲出来让全国人哄堂,立足点仍然在中式幽默本身——

在人们还看电视的时代,这是国产情景喜剧的命脉。

到了字幕组时代,迷失的创作者制造出《爱情公寓》:

他们以最为彻底的方式“复制”美剧,赢得了曾经的口碑。

而人们叫好,如同《上帝也疯狂》里的土著,把机械制造的可乐瓶当作圣物。

他们在膜拜一个完全脱离国产喜剧发展轨迹与水平的天降怪胎。

国产情景喜剧为什么在当下难以存活?


这种直达目标的跳远作弊,不存在成长的过程。

学习的获益,不仅在于达到目的,也在于学习过程中,探索出的经验教训等一切副产品。

在唯结果论的观众眼里,《爱情公寓》的“完美”存在,使得他们不能容忍国产情景喜剧在“模仿外国”过程中,必将经受的一切错误。

一部认认真真学习,却还不成熟的喜剧,可能不如直接“汉化”美剧的《爱情公寓》好看。

它的成功,让国产情景喜剧“留洋”的学习成本无限翻倍,后果是这条路无比艰险,几近断绝。

向外学习既然没这么容易,那至少试试往回走。

让地域喜剧回归,让创作者以“全国通用粮票”的视角,去描写一片地域的欢乐。

因为只有立足整体的“中式幽默”,地域喜剧才不至于滑落回“只有当地老人看”的井底阴沟。

在大家都不看电视,却仍然盼望好作品的时代,这是让情景喜剧回归全民唯一成熟的经验。

马三立用天津话说马大哈,一样能让湖南人见他就叫起来“买猴子,买猴子!”

国产情景喜剧为什么在当下难以存活?


如果回归地域操作太难,风险太大,也请不带标签地,去塑造某一个职业、某一种文化、某一个群体里的苦乐,而不是虚构一个怪人群居的空中楼阁。

让黄皮肤说中文的纽约人,住在汤臣一品开party,不可能写得比白皮肤麻省口音的临时演员,在布鲁克林端盘子还要好。

到这时候,也甭在意“土法手工”和“师人长技”谁高谁低,客厅里的电视和枕头边的手机哪才是戏台了。

甭说观众抛弃你,观众抛弃你都是打你放弃自个儿开始的。

能把这小破地球上,四分之一的高智商灵长类动物逗乐,打开电视盼着你,关上电视想着你,不容易,可也不是不伟大。

当然,除非你抄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