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启动南水北调生态补水试点项目

9月13日上午10时30分,南水北调中线滏阳河退水口提闸放水,清澈的水流冲出闸门,顺势而下注入滏阳河。这标志着我市全面启动南水北调生态补水试点项目。

邯郸市启动南水北调生态补水试点项目


据了解,南水北调生态补水试点项目是水利部、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水安全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着力解决华北地下水超采问题要求的重大举措。在统筹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同时,在河北地下水超采严重、水源条件具备的地区,选择典型河流先行开展地下水回补试点,为总体推进治理行动提供经验和示范。考虑南水北调中线和上游水库等补水水源、河道入渗条件、地下水补给效果、河流区位重要性等因素,这次补水选择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重要河段做为试点。

邯郸市启动南水北调生态补水试点项目

南水北调航拍图。

我市试点输水调度分为两个阶段,供水水源以南水北调中线和东武仕水库为主。第一阶段补水于2018年10底前完成,第二阶段补水于2019年8月底前完成。本次滏阳河邯郸段生态补水自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退水闸始,至张庄桥枢纽后,按照滏阳河市区段通航要求,联合运用滏阳河市区段、支漳河分洪道至莲花口枢纽汇合后下泄,通过曲周县黄口闸、城关闸、北关闸、北辛庄闸,鸡泽县邢堤闸出境入邢台。

据市水利局生态水网管理处副处长韩法垚介绍,预计通过一年左右时间的试点,滏阳河生态补水1.5-2.0亿立方米,地下水位平均回升0.5-1.0米,可有效增加河道生态补水量和补水面积,河道得到初步整治,河道形态逐步恢复。随着河道内生态水量有效增加,沿线地下水位也将普遍回升,河湖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水生态空间有所增加。下一步,市水利局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全力推进我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加快河湖综合整治和生态恢复,全面提升河湖品质,营造良好生态水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