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前的套路,如今依然有人被骗!

​​​最近一个题为“注意!路上发现这样的钱千万别捡!已有人中招”的视频在网上流传。

原来,2018年7月16日上午,南京的陈女士发现一沓百元人民币从一名骑车女子身上掉落。陈女士原本想追上去提醒她。这时,旁边一名男子靠上来,制止了陈女士,让她不要出声,说希望两人一起把钱分了。陈女士犹豫了一番,最后同意了这名男子的建议。

于是,他们一起走到清凉山公园,打算找个僻静处分钱。这时,丢钱的女子突然出现,一脸怒气地称,有路人看到这名男子捡了她的钱,要拉这名男子去派出所理论。

这名男子赶紧将陈女士拉到一边,让她千万不要说出捡到了钱,并暂时保管这笔钱,他去趟派出所就回来找陈女士。临走前,这名男子称为防止陈女士携款逃离,让她提供自己身上的项链作为抵押。

于是,陈女士把自己价值7000多元的金项链交给了这名男子,并在公园里等了两个多小时,但男子再也没有出现。

陈女士再仔细一看,发现这一沓钱只有第一张是真的。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类似的“掉钱分钱”骗局很常见,比如2018 年初,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共受理了18 起诈骗案件,其中超过 30% 的诈骗案件是以“掉钱分钱”为手段实施的诈骗。在网上搜索“掉钱分钱”,可以找到很多类似的案例。

几百年前的套路,如今依然有人被骗!

有诈骗团伙靠类似骗术诈骗70余万元

实际上,此类骗术可谓源远流长,古已有之。

明代的丢包骗局


明代的《杜骗新书》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算是丢包分钱骗局的“祖宗”了。

江西临川县的江贤,每年农忙结束后就到福建崇安,靠绱鞋(绱鞋,把鞋帮和鞋底缝在一起)打打零工。等到冬季,约挣了十几两银子辛苦钱,收拾钱财衣物装在一个箱子里回家。

路上见到一个钱包,江贤捡起来发现大约有二三两银子,心中喜悦。谁知旁边一人(不妨称之为“甲”)看到说:"见者有分,不许独得。先把钱放你箱子里,等到了僻静处,拿出来分。你捡的得二份,我见者得一份。"

几百年前的套路,如今依然有人被骗!

《杜骗新书》归纳了24类骗局,“丢包骗”是其中一种。

江贤认为自己也不吃亏,不疑有他,就把捡到的钱包和自己的钱包放在一起。没走多远,一个人(不妨称之为“乙”)慌忙赶到,啼哭哀告,道:"我丢了一包银子,有三两,是借来纳官的。"

甲故作怜悯之状说道:"是这位江先生拾得,要与我均分。既然是贫苦人的,我情愿不分。你可出些好处费给江先生,叫他还你。"

江贤见此事被人揭破,只得打开箱子,叫丢钱的人把自己的钱包拿走。乙拿了钱包,给了江贤二钱好处费。

江贤晚上想拿钱买酒,却发现包里只见铜铁,银子已经没了。原来甲、乙本是一伙,乙在取钱包的时候,不仅取了自己的钱包,还用假包替换了江贤的钱包。

丢包骗局的特点


丢包骗局在现代社会衍生出了不少变种,但总体来说,此类丢包骗局万变不离其宗,一般有三个步骤。

几百年前的套路,如今依然有人被骗!

“丢包”骗局一般有3步。

步骤一,“托儿”会以换一个地方分钱为由骗事主上他们准备好的车或到偏僻地段,此时“掉钱人”就会回来寻找丢失的钱包。

步骤二,“掉钱人”会以有人看见你们“捡了”我的钱包为由,要求检查财物,这时“捡钱人”为降低事主的警惕会率先拿出自己身上所有的财物给其同伙检查,以示清白,还会现场打银行客服电话输入银行卡账号及密码以查询银行存款记录,待事主将财物给犯罪嫌疑人检查时,伺机套出事主银行卡密码、转移其财物。

步骤三,“掉钱人”会以排除事主捡钱嫌疑或其他理由离开事主,带着诈骗来的财物逃跑。

“捡钱分钱”类诈骗并非新型诈骗案件,却一再上演且犯罪嫌疑人屡屡得手,均是利用群众的贪念,以为是捡了个馅饼,其实是掉进了犯罪嫌疑人的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