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叔的汉语情!“我愿成为中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

为支持非洲地区汉语教学

和本土汉语师资队伍建设

自2004年以来

孔子学院总部累计向非洲41国

派遣国家公派汉语教师2417人次

派遣专家赴非洲培训本土汉语教师903人次

累计邀请非洲21国334人次

本土汉语教师来华参加培训

2016年起,孔子学院总部设立

“招聘‘一带一路’国家汉语

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留学生回国任教”

项目以来

共聘用39名“汉硕”本土汉语教师

在非洲14个国家的大中小学

开展汉语教学活动

非洲一位本土汉语教师的中国情

他是一个结缘汉语的肯尼亚人

他是一位教授汉语的本土教师

他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赤道高原国度

用心传递着中肯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期望

■ ■■■■

非洲大叔的汉语情!“我愿成为中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

8月27日,鲁凯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院的标志前留影。

“你好,我是鲁凯,很高兴认识你!”一见面鲁凯就以流利的汉语先声夺人。一身笔挺的西装,干练中透着为人师者的沉稳。

非洲大叔的汉语情!“我愿成为中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

8月27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院,鲁凯给学生答疑。

土生土长的肯尼亚人雅各布·鲁卡卡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鲁凯”,现在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担任本土汉语教师。

非洲大叔的汉语情!“我愿成为中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

8月27日,鲁凯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内书写教案。

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05年,是非洲大陆开设的第一所孔子学院。作为这所孔子学院中的首位本土教师,已是不惑之年的鲁凯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中国情结。

我就是好奇这个汉字为何这样写

“26岁时,我第一次接触到中文。也不知道什么缘故,对汉字很快萌生出浓厚的兴趣。英语、西班牙语、法语等由拉丁字母组成的语言和中文都不一样,我只能说,汉语是一门最独特的语言。”

非洲大叔的汉语情!“我愿成为中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

8月28日,在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鲁凯(中)给学生展示他在中国时拍摄的照片

一谈到汉语,鲁凯立刻神采奕奕。他指着田格纸上的“练”和“纸”字说:“就拿这两个字来说,他们的部首都是绞丝旁。这是为什么?很值得研究,很有趣!”

非洲大叔的汉语情!“我愿成为中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

8月28日,鲁凯站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教学楼前的草坪上。

鲁凯说,他曾经研读过一本叫《汉字演变》的书。“我想知道,汉字是如何出现的,又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今天的样子,我就是好奇这个汉字为何要这样写。

我愿成为中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

今年41岁的鲁凯出生在肯尼亚西部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内罗毕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毕业后,他申请到奖学金名额,前往天津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对外汉语。

非洲大叔的汉语情!“我愿成为中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

这是2008年9月28日拍摄的鲁凯(前左)在中国北京欢乐谷游玩的资料照片。

在中国的留学经历,不仅让鲁凯熟练地掌握了汉语,更让他对中国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中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

非洲大叔的汉语情!“我愿成为中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

这是2011年5月19日拍摄的鲁凯(右)在中国山西晋祠游玩时的资料照片。

结束在中国的学习后,鲁凯回到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如愿以偿当上一名专职的本地汉语教师,从此踏上了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道路,为中肯两国培养汉语人才,为中肯文化交流尽绵薄之力。

肯尼亚与中国拥有兄弟般的情谊

肯尼亚总统肯雅塔2013年访华时说,郑和下西洋在肯尼亚播撒了友谊的种子。而在鲁凯看来,肯中之间兄弟般的情谊,一直没有改变。

非洲大叔的汉语情!“我愿成为中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

8月28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鲁凯(左)指导学生写汉字。

肯尼亚的中国人现在越来越多,在孔子学院学习汉语的肯尼亚人也越来越多。“

这些都意味着,两国都认为对方具有吸引力,希望进一步加强联系。

非洲大叔的汉语情!“我愿成为中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

8月28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鲁凯(中)给大三的学生上中文课。

鲁凯认为,中国公司在肯尼亚开展了很多基础设施项目,是真正在帮助肯尼亚民众改善生活。日益密切的经贸联系让很多肯尼亚人看到了学习汉语的必要性。

非洲大叔的汉语情!“我愿成为中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

8月28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下课后学生们围住鲁凯(中)提问。

鲁凯说,肯尼亚迫切需要向中国学习。“中国改革开放不过三十几年,已经发展得这么快。中国等东方国家的经验具有重要价值。”

我的梦想是将孩子和学生培养成中国通

鲁凯有4个孩子,最大的13岁。“我家电视有9个中文卫星频道,可以收看到央视一套、湖南卫视等电视台的节目。孩子们还小,还听不懂汉语,但语言熏陶非常重要。”

非洲大叔的汉语情!“我愿成为中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

8月28日,在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鲁凯在教师办公室内批改学生的试卷。

这位孔子学院教师的梦想是将自己的孩子都培养成中国通。“只要他们有兴趣,我就全力支持他们学汉语,然后去中国读大学。”

非洲大叔的汉语情!“我愿成为中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

8月26日,在肯尼亚内罗毕,鲁凯(右)和孔子学院老师李跃章讨论中文教学内容

在课堂上,鲁凯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有所建树,成为肯中交流的文化使者。“中国传统文化讲求谦虚做人,尊师重道,孝敬父母,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品德。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价值观。”

非洲大叔的汉语情!“我愿成为中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