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國內最難考的30所高校,爲什麼大家擠破了頭也要考這些名校?

盤點國內最難考的30所高校,為什麼大家擠破了頭也要考這些名校?

曾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段話:渣學校意味著渣教學,渣教學意味著渣學歷,渣學歷意味著渣就業...就算以後考了研究生,也可能因為你的第一學歷不過關而被拒之門外。

真是這樣嗎?國內最難考取的高校有哪些?這些頂尖名校和一般大學帶來的差距本質上在哪裡?為什麼高中生要拼命努力考名校?今天就用數據和事實作出回答!

華東師範大學社會調查中心曾發佈過《大學錄取分數最新五年總排名》。其中,列出了近年來高考最難考取的30所大學。

盤點國內最難考的30所高校,為什麼大家擠破了頭也要考這些名校?


普通高校普通在哪?

一所不是那麼優秀的高校,最可怕的就是給你帶來一種溫水煮青蛙的安逸感

在這類學校裡你能找到聰明的同學,能找到用功讀書的同學,但是就是很難找到比你聰明五倍但比你努力十倍的人。


遲早有一天,等你真正進入社會的時候,你會發現那些有吸引力的工作崗位、那些能吸引風投的創業機會、那些留給下一輩配置社會財富的渠道,已經被這類人牢牢佔據了。

當然,慢慢你還會發現,這類人往往情商高,涵養好,家裡也有背景。

然而這些人,你在你的大學裡,一個都沒見過。

這個時候你才會發現,自己被大學耍了。

受到限制的眼界


層次相對較低的環境,最可怕的不在於資源匱乏,而是在最該開闊眼界的年齡限制了人的眼界,在最該嚴格要求自己的階段降低了標準。

而且這些影響是潛移默化、根深蒂固的,最終導致“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初入大學的你,缺乏對大學生活的基本瞭解和判斷能力,你會不由自主地認為:

哇,過六級好厲害——於是你大學連四級也沒過;

● 哇,課程好難我一定會掛 ——於是你大學四年確實掛了一片;

● 哇,過注會好厲害哦——於是大學四年你連個從業資格證也沒考出來;

● 哇,考上211研究生好厲害——於是...

可你不知道在另一所大學中(或許就是你的隔壁),你的同齡人(或許曾經是你的同桌),在他們的生活裡:

● 不過六級是難以啟齒的事情,大多數人的目標是550乃至600;

● “要掛科了”是用來自黑的,期末考試絕大多數的人是奔著4.0的績點去考的,結果你還都信了;

● “什麼都沒學會”也是用來自黑的,於是被很多人拿來作為名牌大學無用的主要論據;

● 各種從業考試是有人能考滿分的,大家關注的是司考、CPA、CFA;

● 研究生學校的目標是海外名校,要麼也是清北復交,再不濟也得是C9中的其他...

於是久而久之,你和那些進入名校的高中同學的差別,已經變成了質的差別。

名校學生強在思維方式


我一直沒法清楚地描述這種差距,直到我最近看了《精進》這本書中的一段話,描述得非常貼切:

“一個成熟的人,他的標準來自他的內心,而大多數人,卻受環境所左右。一個年輕人,進入一所不那麼優秀的高校,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衝突,而這種做法對他們的人生也許是致命的。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學的學生,因為高考本身帶來的挫敗感,二三流高校學生的身份設定及環境暗示,不稱職的老師所引發的失望以及同學間放任自流氣氛的帶動作用,都容易讓他們在一個低標準下,自覺“滿意”地度過每一天。”

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想到大三大四在北大交流學習時的感受。

在北大,最讓我震撼的不是老師多牛、同學多聰明,而是一種大家都積極努力的氛圍。比如期末考試過後自習室依然燈火通明,上課永遠都人滿為患,課間20分鐘換教室時,學校裡到處都是叼著麵包奔跑的人。

每個人都毫無時間觀念地瘋狂學習,參加各種活動。

在我眼裡,他們永遠充滿了鬥志,談起各種競賽和活動都特別興奮,每天從睜眼就忙得不可開交,到晚上一兩點睡覺都是常事。沒人抱怨自己辛苦,也沒人抱怨生活艱難,大家每天都忙得雞飛狗跳,但又特別開心的樣子。

就業:985是最簡單粗暴的濾網


以前,知名企業在招聘時會明文規定“須985院校畢業”。現在有法律法規限制,很多不敢直接這麼說,但會在審核簡歷時用“畢業院校”作條件,悄悄地篩掉非985/211出身的人。

其實,有時候也不見得是因為歧視,企業知道普通高校也有人才。但簡歷實在太多,企業需要花最短的時間和成本找到能力較強的人,一個一個來篩選,這個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沒企業願意出。

所以,用“985”和“211”大學這樣的標籤來篩選人才,就成了成本最低的方法!

校友資源受益良久


找工作時,“985”和“211”大學的校友也是重要資源。尤其是中央國家機關和大型企事業單位,你在面試時很可能會見到面試官和應聘的師弟師妹一起聊下家常。

不見得只有北大、清華才有這樣的優勢,像地處東北的吉大,地域優勢無法和北上廣相比。於是吉大學生自發抱團,已畢業找到好工作的人自發回校分享,還成立了 "合協一家"協會。

這種做法,其實在很多非“985”和“211”大學裡也流行,但是畢竟名校前輩們已經佔了先機。

企業公開招聘,只能把985/211作為隱形條件。非“985”和“211”大學畢業生最可憐的,是根本就不知道還有一些部門和崗位在招聘,所以他們連投簡歷的機會都沒有。

升學優勢:保研名額多


說到985的優勢,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指標,就是保研率!為什麼這個指標也很重要?

因為隨著就業壓力不斷增大,以及用人單位對學歷要求的不斷提高,讀研究生成為很多本科畢業生的選擇。很多考生填報志願時,也會考慮報考的大學和專業是否容易讀研。而保送研究生的比例高,意味著這所大學的本科生讀研的幾率非常大。

相比於地方院校而言,名校的保研率基本都超高。

● 清華大學以58.14%的保研率高居榜首,也是全國高校中唯一一所保研率超過50%的高校,意味著清華過半的本科生能得到保研機會。

● 北京大學以48.36%緊隨其後,中科大以36.11%排名第三,復旦以30.39%排名第四,全國也只有這四所大學的保研率超過了30%。

最後上兩張圖說明:

盤點國內最難考的30所高校,為什麼大家擠破了頭也要考這些名校?


盤點國內最難考的30所高校,為什麼大家擠破了頭也要考這些名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