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之农全国建立了农产品产地标准化直供基地,提供农业想象空间

自古以来,农业的生产、销售链条存在信息不对等的现象,才会出现田间地头一毛钱一斤白菜卖不动的新闻,城市白菜已经涨到一元、两元一斤,而有些地里却产生滞销低价,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善之农全国建立了农产品产地标准化直供基地,提供农业想象空间

善之农仓库

如果没有信息连通,吃亏的不仅是农民,还包括消费者。“最后一公里”的提倡也只能落得口号称谓,落不到实处,各方都无法享受。从田园到餐桌,生产者的供给到消费者的需求,再到生产资料加工成为产品,农业文明才能走向信息文明。

善之农全国建立了农产品产地标准化直供基地,提供农业想象空间

多位经营农产品的中间商都表示,自己在产地没有太大的话语权,产地供货的稳定性和供货的时间都得不到保障。这样就会导致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比如前几年生姜的价格波动高达十倍。

善之农全国建立了农产品产地标准化直供基地,提供农业想象空间

善之农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守罡表示,农产品之前的流通方式比较传统落后,善之农也在这中间看到了机会,帮助这个行业更数据化,打通产地到销地的产品链接,打消数据鸿沟,建立农产品流动大数据,对上游生产和下游销售都有指导作用。

技术赋能农产品流通

王守罡表示,未来善之农要做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主干网、高速公路,提高流通效率,重塑一个完整的农产品流通渠道,降低社会消耗,帮助农民提高收入,帮助市民吃到最新鲜、最绿色的农产品。

通过搭农产品流通云平台,善之农已然在优化农产品在国内的销售、运输、流通等环节进行多维度的赋能,持续优化和升级农产品市场,这也是善之农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期待。王守罡说,今年我们将推进这个市场。让国内农产品流通效率合理优化,这也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

相比产地批发商,善之农具有大量分级分类的下游需求,大批量采购获取价格优势。同时,善之农的大数据能够为批发商赋能,降低损耗,解决其销路有限和定价难的问题,构建终端分销渠道壁垒。

善之农网上销售模式基于互联网进行营销和运作,节约了大量人力,反应更加快速,内部运营效率更高;省去了大部分中间环节,实现了更低成本;模式可复制性强,随着规模的扩大将进一步增强对上游的议价能力。

在采购方面,善之农主要面向产地农户、蔬菜基地农产品经纪人,以大批量标准化的采购量与若干核心单品的生产基地建立了直接的合作关系,同时在产品资质和质量控制上有严格的程序。

目前,善之农已经在全国建立了23个农产品产地标准化直供分级包装基地。在产地将分级后的农产品按照公司制定相应 产品标准分装在标准包装内。跳过了销地一级批发市场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在提高农产品产地标准化程度的同时达到对产品质量的源头监督和管控。

给农业更大的想象空间

善之农通过构建产业链上下游的交易数据云平台,打破上下游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上游产 品能够对下游进行精准销售,减少了交易环节,提高了流通效率,改善了农产品损耗问题。

王守罡表示,这套模式让产地客户销售周期缩短50%的时间,产品减少损耗20%以上,提升上游的盈利水平10%-15%,农贸市场客户获得低于市场价格的30%左右的成本价格,劳动强度大幅下降了80%。

面对亿万级的市场空间,善之农互联网+农业模式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第一,手握大量下游需求,可以影响产地的产能,制定相应的产品标准,保证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分拣分级,有效解决产地产品直销及辐射半径小的问题,议价能力强。

第二,通过大数据和终端客户为二级批发商进行赋能,使其无 需重复进行分拣分级,降低损耗,解决其销路有限和定价难的问题。

第三,减少农产品流通中交易环节和分拣分级的次数来降低损耗、减少流通成本、改善农产品新鲜度,过程基本无损耗,使得流通成 本降低 30-50%。

第四,轻资产+高周转,复制扩张能力强,善之农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业务模式,固定资产较少,公司的业务可迅速复制扩张,只需要加强终端地推和产地采购即可。

王守罡表示,善之农的愿景是,让农民安心种植,善之农把整个流通渠道建好,让市民吃到更新鲜安全的农产品。“我相信我们可以高速发展很多年,因为这个市场太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