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新時代造就的產物

咪蒙,本名馬凌,山東大學文學碩士畢業,12年的《南方都市報》的編輯經驗。據其同事表示,“她是我見過選題最好的編輯。”憑藉超強選題能力,在經歷創業失敗後,開創了公眾號“咪蒙”。幾乎每篇文章都超過“100萬+”閱讀量的她,近日公開了離婚的消息,受到廣大“反咪蒙”群體的攻擊,其實咪蒙就是這個社會時代的縮影。

咪蒙:新時代造就的產物

“毒雞湯”教主

為何說咪蒙是“毒雞湯”呢,因為看過她的爆款文章後,當時你會非常認同她的觀點,而看完就和看抖音、快手一個感受,“我剛剛看了啥”、“浪費了十分鐘的生命”。

據接觸過咪蒙本人的編輯表示,咪蒙的“三觀不正”,讓無數少女走偏。如果按照她的文章去做,你將成為一個極端派。

那麼為什麼明知道是“毒雞湯”,而人們又津津有味的去主動喝這一口毒湯呢?

原因其一是選題和標題戳痛點,專門攻擊一類群體的一個特徵,同時標題多用“我們”、“男人”、“喜歡”等詞語增強認同感。

其二是文章結構是標準議論文形式,擺出論點,再放出三個分論點和自己身邊的故事,再強行灌雞湯,讓人信服。雖然故事大多數誇張而虛假,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最怕發生的就是這種故事,所以認同感又增強了。

在這些條件下,再適當的“爆粗口”,釋放我們心中的那團火,這樣就成功煽動了人的情緒。

而排版上,也是頗有講究,故意將文章左右兩側留白,搭配小清新配圖。化長句為可讀性更高的短句,雖然不符合語法,但讀者不需要邏輯便可以輕鬆接受信息。

比如以下標題:

《女追男隔層紗?這種屁話你也信!》

《什麼門當戶對,不就是愛得不夠》

《職場不相信眼淚,要哭回家哭》

《別TM再讓我給你的娃投票了!!!》

《看到直男癌言論,我的髒話不夠用了》

看到這些標題,筆者也忍不住去看了,但是看完以後發現,這些雖然論證清晰,但其實也只是“爽文”。極力抨擊別人,出現所有問題,永遠都是別人/男方的錯。

我們應當確定的是,咪蒙在《南方都市報》的功力非同一般,同時現在寫作水平也是極高的,但對於觀點,真的不敢苟同。

教主的離婚

9月3日,咪蒙髮長文表示離婚,聲稱沒有第三者,沒有出軌,網友卻好評一片。究其原因,還是咪蒙灌輸過多的“毒雞湯”,過分宣傳女權主義,過於極端,帶偏了許多少女。有網友聲稱,“信咪蒙的那些人,不是離婚了,就是在離婚。”,同時有些人也表示“自己灌的雞湯也沒有救了自己婚姻。”

咪蒙:新時代造就的產物

咪蒙:新時代造就的產物

新時代產物

隨著紙媒逐漸沒落,新媒體作為傳播速度更快、更廣的是形式展現在我們眼前。起床、坐車、衛生間的零散時間,觀看公眾號文章成為了一種填補時間的好方法。巨大壓力下,我們需要通過釋放自己內心積壓的“怨氣”。

而咪蒙正是切入了人們這個角度,利用超高的選題技巧,同時利用“爆髒口”說出我們不敢說的話。經調查,85%的讀者為女性,同時年齡均在20—30之間。如此精準的定位,也體現了咪蒙在商業上的高超技巧。

成就咪蒙的正是這個時代,編輯行業已水深火熱。新時代誕生的產物不僅是咪蒙,各行各業都一樣,為了生存下去,我們必須改變自己的定位,我們必須迎合大眾。

那麼她有錯嗎?有錯,作為媒體,應當堅守自我操守,不應灌輸不正的“三觀”,擺事實講道理。

新媒體的爆發,大量從業者進入這個行業。從事過新媒體行業的同仁一定都明白“選題”和“標題黨”這些概念。在公眾號點擊率只有5%的情況下,標題選題必須標新立異,必須博人眼球。

但作為正能量的新媒體,應當在博人眼球同時,正確灌輸自己的觀點,不要誇大內容宣傳。

其實新媒體行業和各個行業都是同理。在這個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想法設法把“人”變成錢。無論哪個年代、國家,人們都在不斷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但掙大錢的同時,請不要傷害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