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監督執紀打通「放管服」改革「經脈」

“去窗口辦事,最怕推諉扯皮、程序繁雜,看似是件群眾身邊的小事,可那是影響政府信用的大問題,老百姓的信任可消耗不得。”呼和浩特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的工作人員說。

工作人員口中所說“被消耗的信任”源起於呼和浩特市紀委監委對全市窗口服務單位“放管服”改革工作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今年以來,市紀委監委在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專項督查過程中發現,部分涉及重點民生領域的窗口單位和關鍵部門,仍存在簡政放權不到位,清單制度執行不力,要求開具無謂證明等損害群眾利益、未嚴格執行“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的現象。

動真格才能見真章

“相比前些年,我們來辦事時的‘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如今這裡的工作作風都有了很大變化,但如果辦事的程序不簡化,拿著一沓材料辦不了事,來回跑好幾趟,那就更發愁了……”在社保辦事大廳,一位正在排隊的辦事群眾感慨地對筆者訴說著這幾年來服務大廳辦業務的親身感受。

“的確,老百姓最怕的就是‘辦證多’‘辦事難’問題,這種現象必須堅決治理。只要設身處地站在群眾的角度去想,就能找到破解這類問題的方法。”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說,“‘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可謂關係全面深化改革成效的大命題。作為轉變政府職能的重頭戲,這項‘放管服’改革與群眾獲得感緊密關聯,多措並舉保障政策落地才能讓實惠看得見、摸得著,強化這一領域監督執紀才會讓這項改革走得正、行得穩。”

想要見真章,那就得動真格。按照《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放管服”改革工作專項檢查計劃》,市紀委監委積極推行“日常+專項+節點”的監督模式,以每週不確定具體時間、隨機選取單位進行實地“周督查”,並建立“周督查、月報告、季彙總、適時回頭看”工作機制。監督執紀緊跟“放管服”改革工作同步推進,督查不走“老套路”,和改革工作落地成效“較起真”,發現問題現場記錄、現場認領,以整改通知單明確限時整改,確保問題能夠及時發現,立行立改。自今年5月份強化“放管服”改革領域督查工作開展以來,已責令11人作出書面檢查,約談13人,誡勉談話1人,警告處分1人,通報批評2人,辭退3人,對兩個部門通報批評。

監督曝光一個不能少

“您好,這裡是呼和浩特市紀委監委12388信訪舉報中心,請問您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們幫助嗎?”

“我這會兒在市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辦理業務時……請問你們紀委管嗎,能不能幫我解決?”

“您剛才反映的問題我們可以受理,相關舉報內容已經記錄,之後將按流程辦理,請您保持電話暢通,以便有關部門與您聯繫。”這是日前,“12388-2”受理群眾舉報時的一段對話。

走進呼和浩特市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筆者看到,前來辦事的群眾有的正在窗口辦理業務,有的坐在休息區耐心等候,有的在向大廳工作人員諮詢,而在每個服務窗口前的顯要位置均擺放著一個“12388-2”舉報電話提示牌。

監督要多向發力,多聽群眾聲音,才知道監督究竟到沒到位。作為強化“放管服”改革領域監督執紀的第一步,市紀委監委明確要求實行“12388-2”舉報電話在全市服務窗口全覆蓋。

“在前期督查過程中,督查組發現有的辦事群眾被多重審批等現象所困擾,卻不知曉對這類問題的舉報途徑。反饋渠道要暢通,首先要將舉報方式‘亮出來’。透過群眾舉報問題線索,結合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十種表現’‘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等專項集中整治工作,為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嚴查不作為、假作為、亂作為、慢作為‘四種行為’擴展了線索舉報渠道。”市紀委常委趙利民說。

“看著攝像機來了,以為是採訪報道呢,沒想到是督查組在明察暗訪。”

今年6月,在呼和浩特市人社局等窗口服務單位辦事的群眾看到,電視臺的攝像機悄悄地對準了各服務窗口……市紀委監委通過和市級主流媒體以及相關派駐紀檢監察組等多方力量聯合開展督查行動,直面窗口單位辦事全流程,嚴查細究影響“放管服”改革實施的根源問題,突擊式明察暗訪,保持曝光力度不減,倒逼解決改革不到位、不銜接、不配套等問題。截至8月份,針對“放管服”開展明察暗訪20餘批次,累計受理相關投訴舉報和諮詢電話715件次,實地糾正存在問題60餘個,責令整改涉及11個部門的突出問題25個。

以“痛”換“惠”,紀律護航

呼和浩特市國土、房管、地稅三部門完善數據庫建設,優化數據共享程序,實現了集交易、稅務和登記為一體的不動產交易登記“一窗式”受理;市人社局積極推行“互聯網+政務”模式,廣泛應用“12333電話核定”“網上社保辦事大廳”等平臺,推行上門辦理、預約辦理、自助辦理等服務;市房管局、市交管支隊車管所清理整頓中介機構,不斷規範中介機構的從業行為……

這一系列的便民、惠民舉措和精準到位的專項整治,不僅是呼和浩特市各相關單位立足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動“放管服”改革工作落地落實所取得的實際成效,也是強化“放管服”改革領域監督執紀工作開展以來,市紀委監委要求各窗口單位推行以“五個服務”(透明服務、規範服務、便民服務、淨化服務、監督服務)為主要內容的“首府陽光服務”行動,切實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有效打通“放管服”改革“經脈”的最佳體現。

“權力-”“服務+”,以簡政放權一時之“痛”謀求群眾利益的長遠之“惠”,在這道改革算術題面前,監督執紀部門應當是牢靠的護航者。長效監督背後,是監督執紀者守衛改革落地,推動服務透明的堅定決心,更是對踐行“放管服”理念的持之以恆。只有“寸步不讓”“動真碰硬”,才能持續喚起群眾意識,真正凝聚起改革的強大力量。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大‘放管服’的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及時糾正‘放管服’改革中不擔當、不作為、不落實等問題,嚴肅查處‘放管服’改革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人和事,對行政效能低下和服務態度冷漠、辦事拖拉等作風方面的問題嚴肅追責,切實推動‘放管服’改革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